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904477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9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陈 桦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重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的理解; 难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原则的运用、方法与途径的选择。,第一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1、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2、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学前儿童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 3、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第一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一、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特点 (一)随机性和无意性 对幼儿来说,系统的、有计划与有目的的学习还不是一个主要的学习方式,他们的学

2、习带有更多的随机、无意的特点。 根据这一特点,教育要注意为幼儿提供值得模仿的环境。,为何存在随机性和无意性?,这与幼儿本身的具备的无意注意有很大关系。 幼儿此时的对周围环境的注意,大部分由外界事物的特点引起,因此,看到什么便学到什么,学到什么便养成什么样的行为。,(二)长期性和反复性 幼儿的社会性情感与行为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反复的体验与练习而形成的,具有长期性与反复性的特点。 从这一特点出发,教育者需要确立持久和耐心的教育态度。,为何存在长期性和反复性?,两大因素: 1、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水平。 2、成人对幼儿的教育。,(三)情感驱动性,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

3、唤醒和鼓 舞。 第斯多惠,(三)情感驱动性 情感是幼儿与这个世界产生联系的纽带,儿童常常是因为信任与爱这个世界才愿意参与和学习这世界中新奇的一切,因而,他们的学习具有明显的情感驱动性。 从这一特点出发,教育要注意良好情感氛围的营造。,(四)实践性 社会学习的内容大多是情意性与操作性的知识,它们只有通过亲身体验与实践的知识才能成为真知。 从这一特点出发,教育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实践学习的机会,才能使这些知识与态度内化为儿童自己的体验。,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一)情感支持原则 (二)生活教育原则 (三)正面教育原则 (四)实践性原则 (五)一致性原则,(一)情感支持原则,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

4、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巴特尔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卢梭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一)情感支持原则,内涵: 情感支持原则是指通过爱与关心来建立教师与学前儿童间的双向接纳关系,为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促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依据: 学前儿童的社会学习具有强烈的情感驱动性。,应用要点: 1、投入积极情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关爱;有限制、有要求。 2、激发良好的社会情感 情感共鸣、共情; 以情促知、以情导行。,(一)情感支持原则,(二)生活教育原则,社会即学校,生活即

5、教育。陶行知 幼儿在家庭、在社区、在幼儿园。,(二)生活教育原则,内涵: 生活教育原则是指要把学前儿童还原到真实的生活中开展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于日常生活,并且为了日常生活而进行的。 依据: 学前儿童的社会学习是在生活中随时进行的,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二)生活教育原则,应用要点: 1.善于抓生活中的细节 2.长期一贯地坚持 “润物细无声”,内涵: 正面教育是一切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其核心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在肯定的前提下对学前儿童的行为做出补充和修正,在维护学前儿童的自主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渗透课程的要求。 依据: 幼儿的学习具有模仿性的特点。,(三)正面教育

6、原则,应用要点(p136): 1.以积极的方式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 具体告诉孩子如何去做和做什么。 优点: (1)避免情绪对抗 (2)一举两得 (3)它可以改善教师的心境,(三)正面教育原则,应用要点(p137): 2.创设积极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包括消极(熏染)意义的良好和积极(生成)意义上的良好。 消极意义上的良好环境:是指教师言行举止的表率作用, 积极意义指教师创设的条件、机会能够影响学前儿童活动的方式,通过学前儿童的活动方式间接地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社会行为。,(三)正面教育原则,应用要点(p137): 2.创设积极的环境 积极意义的良好环境应具备的特征: (1)在物质上是丰富和多样的

7、(2)在气氛上是宽容的和接纳的 (3)在制度上是明确的和必要的 规则;避免主观任意p137。 (4)在设计是具有某种倾向性或暗示性,(三)正面教育原则,应用要点(p138): 3.树立榜样 (1)同伴榜样 主客观条件相似或相近 (2)成人榜样 权威人物 (3)象征性榜样 故事人物,(三)正面教育原则,应用要点(p139): 4.以鼓励表扬为主 批评要以尊重和肯定为前提 如何表扬孩子?,(三)正面教育原则,内涵: 所谓实践性原则是指在社会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和创设各种情景,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前儿童参与其中。 依据: 活动和交往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四)实践性原则,应用要点: 1.

8、为学前儿童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 实践形式:生活实践+游戏 2.教给学前儿童正确、具体的行为方式 (但不等同为包办代替) 3.允许学前儿童犯错 目的形成孩子实践的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四)实践性原则,内涵: 所谓一致性原则是指教育者要尽力为幼儿的社会学习营造一个连续与统一的影响环境。这个环境既包括教育者自身影响的连续性与统一性,也包括各方面力量的连续性与统一性。 依据: 学前儿童的社会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模仿学习的对象与环境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一致性,才有利于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建构。,(五)一致性原则,应用要点: 1.教育者自身要做到言行一致,始终一贯。 2.协调统一幼儿园内部的力量。 3.协

9、调统一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之间的力量,(五)一致性原则,第二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一、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方法 二、以观察、实践为主的方法 三、以语言引导为主的方法,一、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方法,1、陶冶法 2、共情训练法 3、角色扮演法,一、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方法,1.陶冶法 内涵: 陶冶法是指利用环境条件、生活气氛以及教育者自身的言行举止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方法。 依据: 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一大特点是随机性和无意性,陶冶法的特点就在于在潜移默化中“陶情”、“冶性”,是学前儿童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1) 陶冶法利用的是整个环境条件、生活氛围,因此幼儿园协同每个成员,步调

10、一致地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温馨和谐、互相关爱、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以形成良好的幼儿园文化。,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几点:,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几点:,(2) 教师在创设良好环境时应当有明确的目的,要制定计划,使整个幼儿园环境氛围具有整体性,而不能零敲碎打。 (3) 陶冶法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因此,要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言语说教,2.共情训练法 内涵: 共情训练法是指通过一些形式让学前儿童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学前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自然理解和分享的方法。 依据: 情感支持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特点。,2.共情训练法 运用要求: (1

11、) 提供的情境必须是学前儿童熟悉的社会生活或是学前儿童看得懂的,这样学前儿童才可能产生共情,否则可能出现误解。,2.共情训练法 运用要求:,(2) 共情训练的基点应是唤起学前儿童已有的类似体验,使学前儿童已有的体验与当前情境相关联,从而理解与分享。 (3) 注重学前儿童表现共情,使他们不仅仅停留在同情与共鸣上,更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4) 教师应与学前儿童一起真正投入情感,不能成为旁观者。,案例,书上p143,鼓励儿童发展共情能力的方法,书上p144 9个方法掌握共情,3. 角色扮演法 内涵: 角色扮演法是指模仿现实社会中的某种情境,让学前儿童扮演其中相应的社会角色,使学前儿童体验角色的情绪情

12、感,并表现出与该角色一致的社会行为的方法。 依据: 角色承担是儿童积累社会认知与理解的重要方式。,使用角色扮演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 创设学前儿童熟悉、理解和喜欢的角色活动情景,以使学前儿童具有相应的经验储备和情境理解力。 (2) 教师要尊重学前儿童选择角色、变化角色和创造角色的愿望,教师只可指导活动,不应经常分配角色,最好能够尽量提供儿童自由游戏的机会,让他们自由模仿表演,这能更好的发挥儿童的自主性。,(3)由于学前儿童好模仿,因此扮演的角色要以正面形象为主,特别要避免出现经常由某几个人扮演反面角色的情况,这容易形成负面的刻板印象,影响儿童在群体中的身份。 (4)角色扮演中,如果需要时老

13、师也可以以平等的角色身份参与到活动中,这有助于建立和儿童的亲密关系,使用角色扮演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二、以观察、实践为主的方法,1、参观法 2、实践法 3、行为练习法,1. 参观法,含义: 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带领学前儿童观察某一综合性的社会设施或机构,促使他们加深对这些设施和机构的了解,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并使他们获得某些社会技能的方法。,(1) 参观场所要安全、卫生,无危险因素,以保证学前儿童的健康和安全。一般来说参观地不宜离幼儿园过远。 (2) 参观前要有详细而周密的计划。包括联系参观单位,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合作,要精心设计参观路线及提问等。 (3) 参观单位的介绍要简练易懂,适

14、合学前儿童的理解水平。,运用观察法需要注意的以下问题:,(4) 参观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要通过提问有步骤地引导学前儿童观察。 (5) 参观结束回到幼儿园后,教师要对参观进行总结,以提升学前儿童的经验。同时可以引导学前儿童将活动延伸到区域游戏中,运用观察法需要注意的以下问题:,含义: 教师创造一定条件,组织学前儿童亲自参与某项活动,感知、体验或学习某种社会实践技能的社会教育活动。 实践法有助于学前儿童学习社会实践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能满足学前儿童参与成人活动的愿望,形成学前儿童对劳动的正确认识。,2. 实践法,(1) 实践内容和要求要适合学前儿童的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难度过高的内容既会让儿童产生

15、挫败感,也容易产生诸多纪律问题。 (2) 实践法重在让学前儿童参与活动,因此,要重视实践过程中学前儿童参与的态度与积极性,至于结果如何不要强求。,运用实践法需要注意的以下问题:,(3) 实践过程中要教给学前儿童做事的方法,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避免只会简单模仿。 (4) 要鼓励学前儿童勇于克服困难,以培养他们的毅力。,运用实践法需要注意的以下问题:,含义: 行为练习法是指组织学前儿童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要求反复进行练习,促使学前儿童掌握和巩固某种社会行为技能的方法。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儿童的良好行为是在不断的试误与练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所以,对良好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强化练习,是行为

16、习得的根本途径。,3. 行为练习法,(1) 行为练习要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即教师首先要示范正确的行为,以供幼儿学习与模仿。 (2) 行为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以引起学前儿童练习的兴趣和愿望,避免简单枯燥。,运用行为练习法需要注意的以下问题:,(3) 由于学前儿童社会学习具有反复性的特点,行为练习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以使其行为得以巩固。持之以恒的要点就是要尽量形成规律的活动节奏与规范的活动形式。,运用行为练习法需要注意的以下问题:,三、以语言引导为主的方法,1、谈话法 2、讲述法 3、讨论法 4、行为评价法,1. 谈话法,含义: 谈话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前儿童围绕一个生活中的主题,回忆已有生活经验,进行交流的方法。,运用谈话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1) 谈话的主题要来源于学前儿童的生活,适合他们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感兴趣的。 (2) 谈话是双向交流活动,因此要避免教师单方面讲述。 (3) 谈话结束时应有总结,但总结的方式避免单一化,可以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