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8893298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中物理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中物理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中物理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中物理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实验(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实验总结:实验1: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根什么有关实验3: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4: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实验思路分析与总结:初中物理涉及到大量的实验,把人民教育出版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中出现的一些典型实验进行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一、控制变量法 这是初中物理出现最多的实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理解、应用的实验有:1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2研究物体的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3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的关系。4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大小的关系。 5 研究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材料

2、、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6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即欧姆定律)7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8电流产生热量与电流的大小、导体电阻大小、通电时间。(焦耳定律) 要求:每次实验只能让一个变量变化,其他变量保持不变,就能得出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它的结论必须是:在因素1因素2不变的情况下,物理量某某与因素3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例如,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最容易把前提漏掉,这一点务必要注意。 二、转换法 当我们所研究的物理量不能直接显示、测量时,就要通过其它易于获得的物理量来间接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物理量。包括: 1利用小球的振动

3、来判断发声体在振动。 2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 3通过扩散现象研究分子的热运动。 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通过它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确定。 5判断磁场是否存在时,可用小磁针放在其中看是否转动来判断。 6利用小桌陷入海面的深度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7根据小球将木块推动的远近来判断小球动能大小。 8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通过温度计示数变化量来判断。 注意:这类问题在课本中是很多的,因为要研究的物理量已经转化成为其它量,所以,学生对这类问题的理解往往会偏离主题。现以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为 三、等效替代 1探究多个用电器组成的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2测量不规则小块固体的体

4、积时,用它排开水的体积替代固体的体积。 3托里拆利实验中,利用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相等测量大气压的数值。 4浮力和液体对物体的压力的关系; 5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玻璃板后蜡烛的摆放位置和大小也是通过视觉效果相同进行的 四、实验推理 有一些物理现象,由于受实验条件所限,无法直接验证,需要一步步靠近实验条件,在进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1.闹钟实验:将一只闹钟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当罩内空气被抽走时,钟声变小,由此推出:真空不能传声。 2.运动物体具有的惯性:从斜面上同高度下滑的小球,分别滑动到粗糙面、较光滑面、更光滑面时,其运动的距离会越来越远。由此推出:运动的物体

5、,在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五、理想模型法 1在研究磁场的分布时,引入磁感线; 2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时,引入光线; 3将光滑表面做是没有摩擦的理想表面; 4电流表、电压表也是一种理想模型,在实际应用时,电流表的内阻为零欧,电压表的内阻无穷大。 5杠杆的质量不计且不会弯曲也是理想模型。 六类比法 1用水波类比声波 2用水流类比电流,水压类比电压; 3在研究分子的作用力时,用弹簧的作用力进行类比。 4将电源的作用与抽水机的作用进行对比。 七、图像法 1研究固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2研究水的沸腾过程的特点; 3研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4研究重力与质量的实验1: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

6、关系实验目的:探究流体产生压强的大小与流动速度有什么关系?实验原理:设法改变流体的流动速度,观察处于流体中的轻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的变化,来间接知道流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探究流动的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 实验器材水龙头、玻璃漏斗一个,一米左右长的乳胶管一根,乒乓球一只。实验步骤(1) 取一个干净的玻璃漏斗,用一根乳胶管将漏斗的颈部与自来水水龙头相连。(2) 把漏斗口向下放置,将一只乒乓球放进漏斗的喇叭口中,先用手指托住乒乓球。(3)打开水龙头,让一股细水流从漏斗的喇叭口流出,并将手指移开。实验现象:观察到乒乓球没有被水流从漏斗中冲出,而是被牢牢地“吸”在漏斗的颈部。实验结论:水经漏斗颈部流

7、入喇叭口时,横截面积迅速增大,流速立即变小。水流冲不走乒乓球,这一定是乒乓球受到向上的压强比较大。造成向上的压强比较大的原因,可能是乒乓球上方受到的压强减小造成的,因为乒乓球上方水流的速度大于下方。也就是,在流动的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例题:、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_,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 _.2、在靠近桌面边沿的地方放一枚硬币,在硬币前架一个约2 cm高的栏杆,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能跳过栏杆,这是因为( )A.硬币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大 B.硬币后面的压强比前面的压强大C.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大 D.硬币下方的空

8、气密度比上方的大的压强比前面的压强大C.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大 D.硬币下方的空气密度比上方的大 实验 2 :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器材海绵二块、圆柱形玻璃杯二只、一烧杯水。说明:选择器材时,玻璃杯尽量是圆柱形(上下开口一样大)的,玻璃杯的质量大一点为好,海绵尽量选择软一点的,可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实验原理这个实验所运用的实验方法是常见控制变量法,利用杯子底朝下和倒扣在海绵上来创造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的实验条件,通过比较得出实验结论。利用空杯子和装满水的杯子压在海绵上创造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的实验条件,通过比较得出实验结论。实验过程1、将海绵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玻璃杯倒

9、扣在海绵上,让学生观察此时海绵形变程度。2、将空玻璃杯杯底朝下放在海绵上,让学生观察此时海绵形变程度。3、比较前两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将玻璃杯中装满水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形变程度。并将这次观察到的现象与第二次观察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实验结论: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综合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成正比,跟压力的作用面积成反比。例题: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聪对实验器材做了一些改进,如图所示,在有机透明盒里放入一块

10、海绵和砖块进行实验(1)实验时,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形变大小(或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砖块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a、d两次实验(3)分析比较图中a、b、c三次实验,可得的结论是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解:(1)砖块对海绵的压力可以使海绵发生形变,我们可以通过海绵的形变大小来比较砖块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故答案为:海绵的形变大小(或海绵的凹陷程度)(2)a、d两图都用一块砖来压海绵,砖块对海绵的压力相等,等于砖块的重力,平放和竖放时海绵的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也不同,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故答案为:a、d

11、(3)a、b、c三次实验,分别使用一块、两块、三块砖平放在海绵上,保证了受力面积一定而压力逐渐变大,随着压力的增大,海绵的形变程度变大,说明: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答案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实验3.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目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器材:斜面、小车、毛巾、棉布、木板、刻度尺实验步骤:1、木板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将斜面放固定在木板的一端,将刻度尺零刻度线与木板一端对齐,紧贴木板并固定好;2、观察木板毛巾与棉布的粗糙程度。3、将小车置于斜面顶端,使小车向下滑,小车停下后,记录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S1。4、将棉

12、布铺在木板上,将小车置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使小车向下滑,小车停下后,记录小车在棉布上滑动的距离S2。5、将毛巾铺在木板上,将小车置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使小车向下滑,小车停下后,记录小车在毛巾上滑动的距离S3。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物体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所受阻力越小;平面越粗糙,物体运动的距离越近,速度减小得越快,所受阻力越大例题: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每次必须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2)下表是一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 ,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 ;(3)小丽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

13、,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 。(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答案(1)让小车具有相同的初速度;(2)小;远;(3)A。实验4 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验器材,如、大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小石块、溢水杯、烧杯、水、一次性喝水杯、小塑料袋。还有专门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休教室。设疑:我们已经探究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确定的数量关系呢?要注意引导同学们由定性到定量、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引入:用课件展示阿基米德洗澡的故事。引导学生思维形成“浮力大

14、,排开的水多;浮力小,排开的水少”的定性的认识。入阿基米德洗澡的故事,启发学生进行猜想,有利于激发兴趣和引导猜想的方向。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水的多少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呢?引导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究竟是什么关系?猜想:浸入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相等。学生可能还会猜想与浸入物体的深度有关,教师要注意加强引导。大约用时3分钟设计实验: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测量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如何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放入物体时要注意什么事项?如何测量物体浸入水后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并用课件展示这些问题和可供实验选择的仪器名称。对于浮力的测量,同学们很容易想到“称重

15、法F浮=G-F,但在这里更应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测量物体浸入水中后排开水所受的重力,要注意及时发现学生提出有别与课本的创新实验方法。用时约5分钟方法预设第一种方法:即为教材(沪科版物理八年级P133中)所示方法,这种方法关键在如何在溢水杯中装满水,使浸入物体排开的水能全部流入烧杯中。第二种方法: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将物体浸入水中,读出上升的刻度,即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再根据mV和Gmg计算出物体所排开水的重力。第三种方法:在喝水的杯子里装满水,测出杯子和水的总重量,然后将物体浸入水中,当杯中水不再溢出里,取出物体,测量杯子和剩下的水的总重量,减轻的重量即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第四种方法:进行实验: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