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二细菌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890006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训二细菌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实训二细菌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实训二细菌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实训二细菌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实训二细菌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训二细菌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训二细菌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训二 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实验内容,病理剖检 细菌分离培养、涂片染色镜检 培养物鉴定 涂片染色镜检 纯化培养、鉴别培养 生化试验,一、目的 掌握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二、器材 动物:病死鸭 器材:搪瓷盘、手术刀、手术剪、镊子、玻片、革兰氏染液、电吹风、酒精棉、酒精灯、接种环、普通琼脂、麦康凯琼脂、鲜血琼脂平板、显微镜、擦镜纸、香柏油、生化培养管,一、病理剖检 记录病理变化 二、细菌分离培养和抹片、染色、镜检 1、细菌分离培养 (1)用火焰灼烧手术刀片,烫肝脏(心脏、脾脏等器官)表面,并迅速划小口 (2)用无菌接种环钩取组织,划线于普通琼脂、麦康凯琼脂,在37温箱培养24h观察。,2、抹片

2、、染色、镜检 (1)抹片:用镊子夹取病变组织肝、脾等,然后以灭菌剪刀剪取小块,将其新鲜切面在玻片上压印或抹涂成薄层,自然干燥。将干燥好的抹片,涂抹面向上,以其背面在酒精火焰上来回通过几次,略做加热固定。 如有多个样品同时需要制成抹片,只要染色方法相同,亦可在同一张玻片上有秩序地排好,做多点涂抹,或者先用蜡笔在玻片上划分成若干小方格,每方格涂抹一种样品。,(2)染色:染色步骤为: 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溶液,经12min,水洗。 加革兰氏碘溶液于抹片上媒染,作用13min,水洗。 加95酒精于抹片上脱色,约051min,水洗。 加稀释的石炭酸复红(或沙黄水溶液)复染1030s

3、,水洗。 吸干或自然干燥。 (3)镜检:,三、培养物鉴定 1、涂片、染色、镜检 先用灭菌接种环取少量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置于玻片中央,然后再用灭菌接种环取少量材料,在液滴中混合;均匀涂布成适当大小的薄层,干燥、固定。染色,镜检。,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2、纯化培养、鉴别培养 从单个菌落调取部分培养物,划线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置37培养箱培养24h观察。 取出上次的病料 用火焰灼烧手术刀片,烫肝脏(心脏、脾脏等器官)表面,并迅速划小口 用无菌接种环钩取组织,划线于血琼脂平板,置37 CO2培养箱或烛缸中培养48-72h观察。,3、生化试验 糖发酵试验:葡萄糖(红)、乳糖(黄)、麦芽糖(蓝)、蔗糖(黑

4、)、甘露醇(白) 靛基质试验(吲哚试验):1%蛋白胨水培养基;靛基质试剂。培养24-48h,沿管壁加入吲哚试剂2ml,变红色为阳性,不变为阴性。 MR试验:培养基:蛋白胨水;甲基红试剂。培养2-7d,加入几滴甲基红试剂,变红者为阳性,不变的为阴性。 V-P试验:培养基:蛋白胨水; V-P试剂甲和试剂乙。培养2-7d,按每毫升培养基加入0.5ml6%a-萘酚酒精,再加入0.2ml40%KOH,混合均匀,静置观察2-4h。5min内变粉红色者为强阳性,数小时内变粉红色者为阳性,隔夜后仍不变色为阴性。,硫化氢试验:含醋酸铅的培养基。用接种针蘸取细菌的纯培养物,沿管壁穿刺接种,培养1-2d,穿刺线周围

5、变黑色者为阳性,不变为阴性。 尿素酶试验:可购买尿素发酵管,操作方法同糖发酵试验,由黄变红的为阳性,不变的为阴性。 柠檬酸盐斜面:为绿色,表面划线。阳性:变兰;阴性:不变。 三糖铁斜面:为红色,先表面划线,再穿刺接种至管底。在斜面生长,产酸,培养基变黄;穿刺生长产酸产气,底部变黄,出现空隙;产硫化氢底部变黑。,根据试验结果判定所分离细菌为何种细菌。,生化试验结果,反应类型 葡萄糖 乳糖 靛基质 M.R V-P H2S 三糖铁 反应结果 大肠 + + - - 斜面黄色,底层变 黄有气泡,不产H2S 沙门 - - + - +/- 斜面红色,底层变 黄有气泡,部分菌株产H2S 巴氏 + - + - - + 底层产酸,斜面产酸 鸭疫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