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港商业综合楼工程二、三期施工组织设计(doc 24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796724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瑞港商业综合楼工程二、三期施工组织设计(doc 2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瑞港商业综合楼工程二、三期施工组织设计(doc 2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瑞港商业综合楼工程二、三期施工组织设计(doc 2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瑞港商业综合楼工程二、三期施工组织设计(doc 2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瑞港商业综合楼工程二、三期施工组织设计(doc 2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瑞港商业综合楼工程二、三期施工组织设计(doc 2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瑞港商业综合楼工程二、三期施工组织设计(doc 24页)(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锡瑞港商业综合楼工程二、三期施工组织设计一、 编制说明:1、 本施工组织设计为瑞港商业综合楼工程二、三期的施工组织设计,因为二、三期工程和一期工程处于同一场地,且项目管理、施工班组和主要施工方法均与一期相同,所以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括的内容如:管理网络、各种技术措施、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等,均在一期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做了部署,在本篇中就不再重复,以下仅对一期工程中未涉及的内容做必要的补充。2、 二、三期工程包括三个单位工程:地下室、酒店和公寓式办公;其概况如下:单位工程名称结构层次建筑面积(m2)建筑高度(m)备 注公寓办公1216859.2943.20酒店112146543.2地下室14

2、563合计52887.29二、 地下室土方开挖的方案:(一)工程概况:1、地下室建筑面积14563m2,地下室底相对标高除游泳池(底标高为-9.10m)及局部集水坑加深处外,主要有两个:-5.85m和-6.8m。本工程0.00的海拔为4.65m,现场自然地坪的平均海拔标高约为4.0m,地下室底板厚度为600-800mm,基础垫层厚度为100mm,所以挖土深度在7.0m-8.0m之间。2、地基土及水文情况如下表:(1)场地各土层工程地质特征如下表:层号土层名称土层厚度(米)层底标高(米)层底埋深(米)土 层 描 述-1素填土0.301.702.444.390.301.70灰灰黄色,松散状,含少量

3、植物根茎。全场分布。-2淤泥质素填土1.003.80-0.552.531.504.60灰灰黑色,流塑,含少量植物腐机质,干强度和韧性中等。暗河区分布。-1粉质粘土0.606.40-3.122.132.407.60灰黄褐黄色,可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切面稍光滑,干强度和韧性高。全场分布。-2粉质粘土0.702.80-3.33-0.675.207.90浅灰黄灰色,可塑,局部夹稍密状粉土,切面稍有光滑,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全场分布。粉土夹粉质粘土1.305.00-6.81-3.578.111.20浅灰色,湿,稍中密,含云母片,局部夹粉质粘土摇震反应中等,切面粗糙,干强度和韧性低。全场分布。粉质粘土夹

4、粉土5.008.20-12.68-11.3515.717.2灰色,软流塑,切面稍光滑,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局部夹少量粉土。全场分布。粉质粘土8.9010.1-22.17-20.6525.226.5黄褐色灰黄色,可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震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和韧性高。全场分布。粉质粘土夹粉土4.8未穿透灰黄浅灰色,可塑,局部夹稍密状粉土,切面粗糙,干强度和韧性中等。全场分布。(2)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内地下水类型属第四系孔隙水,主要为赋存于1层填土中的孔隙潜水和赋存于3层土中的微承压水。前者水量较小,后者对本工程影响不大。地下水位随季节、气候变化而上下浮动。勘察期间,测得与工程有关的上层

5、滞水水位埋深标高为3.443.95米,根据本地区的水位观测资料,潜水位丰水期与枯水期水位年变化幅度1.0米左右。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3、基础底所处土层的性质地质勘探报告显示基础底面基本上均在-1和-2层土上。该层土的相关特征参见下列表格:地基土渗透性评价一览表 层号名 称垂直渗透系数Kv(cm/s)渗透性评价弱透水(各向异性)室内试验建议值-1素填土(1.010-65.010-5)-2淤泥质素填土(3.010-52.010-4)弱透水(各向异性)-1粉质粘土1.98E-082.05E-065.95E-07不透水-2粉质粘土6.

6、25E-073.00E-056.45E-06不透水粉土夹粉质粘土2.98E-077.22E-063.60E-06不透水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 层号名 称含水量重度孔隙比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reWlWpIpIl%KN/m3%-1粉质粘土25.319.50.73036.221.614.60.26-2粉质粘土28.418.80.83032.920.412.50.65粉土夹粉质粘土29.118.80.82328.919.39.60.98粉质粘土夹粉土32.118.40.89032.320.412.00.98粉质粘土24.919.50.73035.921.614.30.23粉质粘土夹粉土3

7、0.418.50.88530.819.711.10.99 土的压缩指标(平均值) 层号名称压缩系数a1-2MPa-1压缩模量Es1-2MPa压缩系数a2-3MPa-1压缩模量Es2-3MPa-1粉质粘土0.237.520.1710.18-2粉质粘土0.296.330.199.67粉土夹粉质粘土0.247.560.1611.34粉质粘土夹粉土0.306.300.1810.50粉质粘土0.208.660.1412.36粉质粘土夹粉土0.296.490.199.9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平均值、标准值) 层号名称直剪快剪固结快剪三轴快剪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度)粘聚力Cq (Kpa)内摩擦角q(度)

8、粘聚力Cuu (Kpa)内摩擦角uu(度)-1粉质粘土平均值6014.46215.9637.5标准值57.812.75714.3596.9-2粉质粘土平均值4015.83320.2519.7标准值2415.1458.6粉土夹粉质粘土平均值1927.11929.63317.0标准值18.124.314282712.9粉质粘土夹粉土平均值2111.21821349.5标准值17.34.31612.4粉质粘土平均值6214.37014.7937.8标准值55.312.4827.3粉质粘土夹粉土平均值2120.32721.1498.1标准值1315324.7(二)开挖方式:1、根据基础的情况和地基土的

9、特性,拟采用大开挖的方式,先用挖土机挖掘,自卸卡车运土,随挖随运走;留25cm厚(承台底板高度)的土由人工开挖。2、 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即整个高度分成两层,每层在3.5m至4m之间,第一层挖出一个工作面后,第一层仍由原来的机械继续进行施工,同时投入新的机械开始第二层的挖掘。3、 挖掘机械选用每层三台0.5m3反斗挖掘机,平行挖掘,流水施工;配置足够数量的翻斗自卸卡车配合运土。具体程序如下图:4、 考虑到现场周围空间较大,且没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同时根据地基土和地下水的情况,我们认为在经过边坡稳定计算可以保持稳定、且在施工上采取适当措施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放坡开挖的施工方法(地质勘探报告也是建议

10、放坡)。根据地基土的特性和有关参考表格,放坡的坡度暂定1:1.0(高:宽),如遇软弱土层,可根据实际情况放缓坡度。5、 考虑到挖土深度较大,拟采取两段放坡的形式,即把7-8m深分成两个3.5-4m高的坡,两个坡之间设一道约1m宽的平台,以加强坡面的稳定性。(如下图)游泳池在大基坑的基础上再加深开挖,放坡的角度按图纸上的构造放。(三) 基坑排水:根据地质勘探报告提供的地下水情况,基坑排水采用明沟和集水井结合的排水形式,即沿大基坑边缘挖排水沟,沟的宽度为40cm,深度最浅处为40cm,以3%的坡度向集水井方向加深,每隔30至40m设一集水井,集水井的深度比接入的明沟深60cm。每一集水井中设潜水泵

11、一台,泵周围设滤水层。 每一承台的基坑角上挖一个凹坑,凹坑的深度和大小以满足一个灰桶舀水为准。 一旦上述集水坑中有积水,就立即排除。雨水处理:为了防止地面雨水流入基坑内,在基坑周围浇筑0.3M宽0.2M高的砼挡水坝,基坑内四周设排水沟每间隔5m设一个集水井,基坑内每隔5m设一道盲沟及基坑中间的雨水通过盲沟排到四周的集水井中保证基础的正常施工。(四)其他保证边坡稳定的措施:一旦某一部分挖土完成,立即浇筑基础垫层;除游泳池外其他加深挖土的部位,均在基础垫层浇筑完成后采用人工挖土地方式进行。(五)边坡稳定计算:利用泰勒的稳定数图表(图表如后附图,图中浅色线条为本方案设计者根据插值法的原理添加的当=8

12、.6时的曲线)和地质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可以算出边坡的安全性(根据-2层土的特征值):1、在正常状态下:C=45kPa =8.6 H=3m =18.8kN 查图表得Ns=9.2稳定高度 H=CNs/=45*9.2/18.8=22.02(m) 所以边坡稳定2、在饱和状态下:H=5.52C/=5.52*45/18.8=13.21(m) 边坡也稳定(六)安全措施1、开挖过程中,应对土质情况、地下水位标高、土体位移、支护体系变形等进行观测测量,做好原始记录,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2、距基坑边3M内不得堆放建筑材料,载重车辆不得靠边行驶。基坑边设置的塔机等大型机械的基础应计算其稳定性,确保安全、

13、可靠。3、土方开挖作业前,应查明施工场地明、暗敷设的线缆、管道的位置及走向,并采用明显记号表示。严禁在离电缆1M以内作业。4、土方开挖过程中,挖土机械严禁接触转动部位和进行检修。在修理工作装置时,应使其降到最低位置,并应在悬空部位垫上垫木。5、配合挖土机械作业的清底、平地、修坡等人员,应在机械回转半径以外工作。当必须在回转半径内工作时,应停止机械回转并制动好后,方可作业。如遇两台以上机械同时施工,机械之间必须保持安全距离(10m以上)。6、基坑周围采用钢管搭设围栏,人员出入基坑利用梯子上下。三、桩基施工 A、基本要求1. 本工程桩基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分抗压桩和抗拔桩两种,其中抗压桩725根,抗拔桩359根。2. 压桩应连续进行,同一根的中间间隙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3. 稳压不少于三次,每次1分钟,记录最后三次稳压时的贯入度;4. 按设计要求送桩,送桩工具的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