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区2018年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796085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长宁区2018年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海长宁区2018年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海长宁区2018年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海长宁区2018年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海长宁区2018年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长宁区2018年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长宁区2018年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终质量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27题。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秋风萧瑟, 。(观沧海)2. ,阴阳割昏晓。(望岳)3.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胡未灭, , 。(诉衷情)5. ,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考查内容】理解把握古诗内容。【评析】默写题型比较正常,均出课内。只要学生认真背诵,不写错别字就没什么问题。(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

2、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6.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1分)A.何所营:做什么用B.翩翩两骑:轻快洒脱的两位骑兵C.驱将:赶着走D.充炭直:抵充一车炭的价格【考查内容】熟记古诗词语含义。【评析】题型简单,属于常规题型。课下词语解释要牢记。选择中选项错误也比较明显。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仔细理解诗句的意思。7. 作品描述了卖炭翁 的经历,揭露了 的弊端,表达了诗人

3、对 的深切同情。(3分)【考查内容】了解文学常识,能理解和把握诗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评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内容理解及诗词表达作者感情倾向,但只要理解诗歌的内容,问题不大(3)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愚公移山(节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C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

4、,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8. 愚公移山选自 ,作者是 (朝代)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分)【考查内容】掌握课文的重要作家,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评析】这道题目是基础题型,难度系数不大。9.对选文划线句翻译最正确的的一项是( )(3分)A.北山愚公九十多岁了,面对大山居住。B.(二山挖平后可以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北岸,好吗?C.纷纷地表示赞同。D.凭您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平(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考查内容】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评析】这道题目是句子翻译的变式,难点在于句子的翻译。10.多年前,有一场大学生电视辩

5、论赛,辩论的题目是: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如果你参加辩论,你持什么观点?理由是什么?(4分)【考查内容】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够把握文章主旨。【评析】这道题目是主观题,需要理解文章内容,需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揣摩人物的心理,把握中心思想,理由阐述合理即可。(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论“论失” 钱大昕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郝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

6、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矣!【注释】 嗤(ch):讥笑 赧(nn):羞愧脸红 訾(z):诋毁 居:相处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1)辄欲易置之( ) 局将半予思益苦( )【考纲考点】考查实词。结合课内文言文知识积累答题,属于较容易的题目。【参考答案】(1)更换 (2)更、更加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

7、是( )(3分)A我找自己的过失都来不及,又为何找空闲去议论别人的过失呢?B我找自己的过失尚且都来不及,又何必去议论别人的过失呢?C我找自己的过失尚且都来不及,又哪有空闲去议论别人的过失呢?D我找自己的过失都来不及,又何必去议论别人的过失呢?【考纲考点】考查句子的翻译。注重“暇”字,以及结合整个语境来理解,就不难得出“何暇”指哪里有时间。【参考答案】C13.“予对局”之后的表现是(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_【考纲考点】理解概括题。把后文中的几句话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概括,这里的表现应该认为是其心理表现。【参考答案】我非常羞愧脸红,说不出一句话来。14.对短文的主旨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8、A.人贵有自知之明。B.要经常反思,善始善终。C.多求己过,少论人非。D.不要妄自尊大,主观臆断,轻视别人。【考纲考点】文言文主旨的理解。该文的弈喻,非常生动地说明了一个人观他人之失易,观自己之失难,应当“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客观事物的哲理,这个学生需要多结合人物事件来提炼。【参考答案】B【整体分析】整体来看,2018年长宁区一模语文课外古文部分是近年来篇幅最长的一篇,字符达到了290多,所以,对于学生耐心是一种考验,尤其是未读懂文章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但是,文本内容倒不是很难理解,结合上下文,文章整体的意思基本上可以推断出,难点主要在于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概括。很多学生可能

9、会局限于事件而没有从事件中去提炼文章的主旨,此外,这篇古文的主旨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所以,要逐个去比对分析。【参考译文】我在朋友家里看下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代替他下棋,认为他不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但是客人却轻松有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惭愧,不能够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只默默地坐着看。 现在的读书人读古人的书,常常诋毁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人本来就不能够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客观地衡量

10、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失误吗?自己能够知道别人的过失却不能看到自己的过失,自己检查自己的失误尚且没有闲暇,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 棋艺的高低,是有标准的,下错了一步棋,人们都看得见,即使想回护以前的错误也是隐瞒不了的。事理方面的问题,人人都赞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人人反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现在世间没有孔子那样圣人,谁能断定真正的正确与错误?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没有失误未必不是大失误,但是人们彼此互相讥笑,没有停止的时候,简直连看棋的人都不如了!(1) 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8分)二十一世纪潜在的新能源可燃冰 可燃冰一直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虽然多个国家努力研究,但是因为

11、各种原因,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尚不可行。2 017年5月18日,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让世界看到了希望。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由于它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以直接燃烧,因而俗称可燃冰。可燃冰通常存在于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呈分散状、结核状、层状或块状产出,其颜色随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白色、淡黄色、琥珀色和暗褐色等多种。形成可燃冰,第一是低温,一般要求温度低于10;第二是高压,一般要求压力大于10兆帕;第三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天然气供给;第四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孔隙空间。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即高纬度的永久冻土带或大陆架上的永久冻土带,它们主要是在低温和较低压力条

12、件下形成的。已发现的极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带。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海底,主要蕴藏于大陆边缘水深较大的大陆坡、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据透露,中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由于海洋的面积大于永久冻土带面积,而且气源供给更为充分,因此海底可燃冰的资源总量大于极地可燃冰资源量。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中国科学家从水深1.2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计算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

13、价格“崩溃”。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以目前的消费速度,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然而,专家担心可燃冰产业化开采,会造成甲烷泄露。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同时,可燃冰分解引起的海底地质灾害还会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根据2017年5月25日中国产经新闻报等资料改编)15. 文章第段分别介绍了可燃冰的物理性质、_和_。第段画线句除了列数据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考点】主要考查说明对象的特征概括及说明方法的作用【评析】主要考察学生的筛选与组织能力及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题型较常规简单。能够掌握平时阅读技巧,找到首句关键词,得分比较容易。16. 现阶段开采可燃冰的危害是(4分)(1) 可能造成可燃冰分解,泄漏大量甲烷。(2) _。(3) _。【考点】考查学生的筛选能力【评析】题型简单,只要根据已知答案,确定答题区间,做题时注意“同时”这个表示并列的词语。17. 文章第段与第段不能调换的理由是(4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