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世界的20个故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751055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33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t世界的20个故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it世界的20个故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it世界的20个故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it世界的20个故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it世界的20个故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t世界的20个故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t世界的20个故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T 世界的成长本身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大戏,而组成这部大戏的是无数个值得留存和记 忆的故事,或辉煌、或悲情、或精彩、或无趣。在此选择了其中的 20 个与您分享,它们有的出 于产品、出于技术,也有一些出于企业、出于人物、出于用户,这些故事中的很多多是始于 85 年代,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在诉说着 IT 的成长历程,值得我们回味。 1.PC 的诞生的诞生 “我们的苹果在哪里?”1980 年美国国庆节前夕的周末,一向以高度冷静著称的 IBM 公 司董事长弗兰克卡里在管理委员会(IBM 的最高决策机构)上怒吼着。他实在搞不明白,为什 么一些小公司在个人电脑市场上弄得热火朝天,而早就看到这个市场前景并且在不

2、断投入的 IBM 却没有结果。 一个人甚至提出向 Atari 公司购买个人电脑,然后贴上 IBM 的商标。 卡里称这是他听过的 最蠢的事情。当有一个可行的计划时,人们又说有太多的项目在进行,实在是拨不出经费来支 持这个小家伙。最后的结果是卡里决定自己给它找钱,并且让这个开发小组在佛罗里达州博 卡拉顿单独呆着,不受 IBM 公司的任何干扰。 项目的负责人提出在公司以外采购几乎所有的零配件,这样就可以保证不到一年,就能做 出比苹果还强大的机器。 为了避免重蹈以前项目夭折的覆辙,开发小组决定找外人来开发操作系统。当盖茨被叫 到博卡拉顿时,这个 24 岁的年轻人和鲍尔默一起被质问了整整一天。 在一个社

3、交场合,当盖茨 的母亲对 IBM 公司总裁约翰 奥佩尔说,她肯定 IBM 会乐于同她儿子做生意时,奥佩尔点了点 头。后来当被后人尊称为“个人电脑之父”的唐埃斯特利奇对管理委员会说,把操作系统 包给西雅图的一家小公司实在太冒险时,奥佩尔说“那不就是玛丽盖茨的儿子比尔,不是吗?” 所有的人都明白微软将会成功。 1981 年 8 月 12 日,在纽约曼哈顿中心区沃尔多夫饭店的礼堂里,采用 Intel 处理器等外购 零件、微软操作系统的 IBM PC 发布了。 “你真认为会有人来参加发布会吗?”此前埃斯特利 奇问一位助理。然而,所有重要的新闻媒体都来了,但人数并不多。IBM 拒绝微软的人参加发 布会,

4、他们把这些年轻人仅仅看成是一个项目中诸多合作伙伴之一,而这被盖茨的那帮人看成 是一种公然侮辱。 发布会非常简短,第二天媒体的报导也很平淡,只是认为 IBM 如预期地那样进入了个人电 脑领域,但几个月后整个世界都为之疯狂了。 2.勾划摩尔定律勾划摩尔定律 1965 年第 35 期的Electronics杂志上,刊登了戈登摩尔先生的一个猜测,这个猜测认 为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每年翻番,呈几何级数增长,而价格则逐年递减。当时集成电路只 不过刚走出实验室、开始量产了 4 年,每个集成电路也只有几十个晶体管而已,而那个猜测也 只是戈登摩尔先生在半导体生产车间外休息时信手拈来的一个草图而已。 然而事情的

5、发展让摩尔先生自己也惊讶不已,当时的那个简单猜测竟然神奇地延续至今 已经主导 IT 产业发展了数十载,改变了全人类的生活。 摩尔是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而微处理器又是英特尔的灵魂,人们很自然地会认为, 微处理顺才是摩尔定律的舞台。 现在确实如此,不过在摩尔定律提出的最初 10 年,当处理器还 没有成为半导体行业的主角时,成功演绎摩尔定律的是存储器。 1975 年,摩尔根据存储器主导 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轨迹第一次正式修正摩尔定律,将集成电路上晶体管数量翻番的周期调整 到了 2 年。 然而,1975 年以后摩尔定律的主导产品发生了变化,那就是微处理器的发展以及 PC 工业的诞生,这加快了半导体产业

6、进步的速度。实际上,此后数年间集成电路上集成的晶体管 数量大约每 18 个月翻一番。 1995 年,摩尔根据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发展遇到的艰难状况再次修正了自己的预言,认为 集成电路的晶体管数量提升速度将有所减慢,减慢为每 18 个月至 24 个月翻一番。事实上,当 时摩尔已经预见到了半导体产业发展必然面临的技术和资金问题,并且对自己的预言已经失 去信心。早在 1993 年,摩尔就开始预言摩尔定律将走向终结。2003 年,摩尔再次表示,摩尔定 律即将走向终结。 摩尔老了,但是 IT 界的技术创新精神却并没有老,技术创新承载了摩尔定律,并不断推动 着整个 IT 产业继续沿着摩尔定律的步伐前进。 3.

7、微软的秘密微软的秘密 Anders Hejlsberg是个软件天才,但没有高学历,也没有获得过IT界最高荣誉奖项图灵 奖(Turning Awards),但是他在软件技术方面的实力和贡献并不输于任何一位图灵奖得主。 Anders 是 Borland 公司的技术灵魂人物之一,也是 Borland 公司的共同创始人。 对于 Anders,视才如命的盖茨垂涎已久。1996 年,盖茨派人找到 Anders,开出了年薪百万美元 的条件,Anders 没有回应。盖茨并不甘心,很快就派人再次找到 Anders,条件翻番,不过 Anders 仍然不为盖茨提出的优厚条件所诱惑。 最后盖茨亲自出马,请 Ander

8、s 吃饭,开出了年薪三百万美元外加数万股微软股票的天价。 不过这还不算是盖茨的王牌,毕竟盖茨也是一个技术天才,深知 Anders 想要的是什么。 盖茨答 应 Anders,给 Anders 一个开发小组和大量的资源,让 Anders 尽情地自由发挥。每个技术狂人 都有着自己的执著追求和理想,Anders 也不例外,而自己与人共同创办的 Borland 却不能给自 己这个空间。 Anders 到微软之后,使微软的编译器技术精进如斯,软件运行效率获得提升。他后来又奠 定了.NET 的基础架构,成为微软新一代开发工具的领军人物。 微软为什么能长盛不衰?软件业没有什么摩尔定律,或许,只有比尔 盖茨最清

9、楚微软的秘 密。从这样一个简单故事背后,我们就可以或多或少地了解微软成功的秘密。如果说微软最 初的成功也许只是一个偶然,那么微软今天的成就决不是偶然。打造一个软件帝国,需要真正 的天才,天才的大脑似乎可以迅速在数千行十六进制代码中解读出软件执行的效率与缺陷,而 普通人只是一片茫然。微软像 Anders 这样难得一见的天才并不多,但是微软的天才人物确实 数以千计。网罗到这些天才并不容易,管理并调动这些天才的积极性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尤 其当这些天才同时也是百万富翁的时候。随着微软的迅速发展,微软不知造就了多少百万富 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今天,微软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难怪有了“

10、中年 微软”这个说法。 4.数码相机艰难的诞生数码相机艰难的诞生 1986 年夏天,全世界都把眼光锁定在洛杉矶奥运会上。日本读者忽然发现报纸上出现了 一张举重比赛的照片,这可是当天刚刚进行完的比赛。这张照片可以称为数码相机在新闻报 道领域的初次尝试,它采用了佳能RC-701静态视频相机,在拍摄后30分钟之内就传回了日本。 而同样的时间内,传统银盐相机才刚刚冲印出照片。 RC-701 是佳能在 1986 年 7 月推出的第一台量产的静态视频相机,它采用摄像机的 CCD 和视频记录方式,2/3英寸CCD可以记录垂直780线的图像信号,在一张软盘上可以记录50幅。 其连拍速度达到 10fps,而且可

11、以更换镜头,被应用于体育和新闻摄影中。 虽然第一台投入应用的数码相机出现在佳能,但真正启蒙这个行业的原型产品则来自柯 达和索尼。1976 年,柯达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的原型产品。其影像获取部分和记录 部分是分开的,而且记录和图像处理部分的设备可以摆满一间屋子。1981 年 8 月 25 日,索尼 展示了 MAVICA(Magnetic Video Camera)原型机,它采用了 CCD,第一次摆脱了银盐的束缚。虽 然只是原型机,但这次发布给行业带来了“MAVICA 冲击”,大量企业就此确定了发展数码相 机的信念,并成就了今天的数码影像行业。 由于最初的数码相机价格昂贵,而且图像质量只相当

12、于视频截图,虽然吸引了大量厂商的 关注,但还有很多冷水泼过来,有的传统相机厂家冷笑一声:“这也叫照相机?”依旧埋头自己 的传统相机研发生产。有趣的是,最初打下数码相机技术基础的几个厂家在普及的道路上也 都有所游疑,并没有成为打开数码相机市场的先锋。 索尼在 MAVICA 展示后的十几年间几乎没有推出任何数码相机,佳能与柯达合作,把大量 精力放到了专业级数码单反相机上,柯达则一路领先,1990 年推出第一款实用的数码单 反,1994 年和苹果联手推出了市场上第一种价格低于 1000 美元的数码相机 Quick Take 100。 真正开始普及的数码相机是卡西欧公司 QV-10,它在 1995 年

13、让大量用户知道了什么是数 码相机。它具有可以迅速回览照片的彩色液晶屏、小巧的体积、25 万像素 CCD 和低廉的价 格(6.5 万日元),迅速打开了数码相机的普及市场,也制定了民用数码相机的发展要素。 此后,数码相机开始沿着这条轨道迅速发展,CCD 像素数攀升、产品更加时尚化、产品细 分明确。挑战传统银盐感光工艺的梦想终于开始实现了。 5. 苹果归来苹果归来 1985 年夏天,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及董事长斯蒂夫乔布斯跑到投资人马库拉那里痛哭流 涕,这可能是他人生第一次失利,好像已经全盘皆输。每位董事都投票同意将乔布斯从管理职 位上拉下来,并进行公司重组,乔布斯将不得不从苹果滚蛋。愤怒的乔布斯一气之

14、下卖掉了所 有的苹果股份,只保留了一股以便获得年度财报。苹果的诞生是车库创业的另一段神话,苹果 大获成功,Lisa 和 Macintosh 所用的图像界面和鼠标让个人计算机非常可爱。 然而经营的失 误使苹果江河日下,于是乔布斯被苹果公司无情驱逐。然而此举并没有给苹果带来任何好转, 到 1996 年亏损高达 10 亿美元,看上去苹果要玩完了。 乔布斯创建了 Next 公司以求复仇却未成功,反倒是以求消遣的 Pixar 公司因为玩具总 动员一举成名。Pixar 的成功使乔布斯恢复了以往的高傲,动了重回苹果公司的念头。12 年 过去了,乔布斯归来的时机似乎已经成熟了。这个经过了事业沉浮、娶妻生子的年

15、愈不惑的 男人,开始不断地打电话骚扰苹果公司的管理层。而 Oracle 老板埃里森也在煽风点火,称“乔 布斯是惟一能拯救苹果的人。 ”最终的结果是,他如愿以偿了,1997 年,乔布斯对苹果的全部热 情重新燃烧起来,乔布斯连续召开会议以制定出公司新的产品策略。 苹果重新找到了自己的魂,iMac、iTunes、iPod这一系列的产品让世界为苹果而疯狂, 而一切都是因为那个 25 岁即成为亿万富翁的乔布斯,他的归来直接导致了苹果的归来。 6.Netscape 与与 IE 1997 年,当我在学校上计算机课时,老师教我们上网,那时我觉得桌面上那个类似于船舵 的小玩意神奇极了,只要点一下,就可以看到很多

16、东西。再后来,朋友教我,用 Windows 里的 IE 也可以上网。后来好像点击 IE 是上网的“自古华山一条路” 。在 IT 史上,有很多血淋淋的故 事,其中 Netscape 和 IE 的纠葛则是一个经典。1994 年 10 月 13 日,Netscape 浏览器正式诞生, 很快就以其强大的功能、友好方便的用户界面获得了广大用户的好评,成为极盛一时的浏览 器。其实就在 Netscape 推出的同时,微软也在 1994 年 10 月推出了自己的 IE,但由于忙于 Windows 95,IE 在微软当时的战略中只不过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应用软件而已。1995 年 Netscape 公司的股票上市时,Netscape 浏览器几乎拿下了整个浏览器市场,其市场地位就像今 天的 IE。这时微软觉察到了自己的战略失误,并下大力气力挽狂澜,迅速调整了自己的互联网 业务战略。1995 年 11 月,微软发布了 IE 2 浏览器。IE 2 虽然没有 Netscape 好用,但它是一个 免费的软件,而当时 Netscape 是收费的,这就使得微软利用免费的战略,迅速在浏览器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