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715634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2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7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7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7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7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17的倒数是()ABC2017D20172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有理数B面积为12的正方形边长是C =2D在数轴上可以找到表示的点3把多项式x2+ax+b分解因式,得(x+1)(x3)则a,b的值分别是()Aa=2,b=3Ba=2,b=3Ca=2,b=3Da=2,b=34科学家在实验中检测出某微生物约为0.0000025米,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2.5106B2.5106C2.5105D251055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x2Bx4C2x4Dx26下列算式=3;=9;

2、2623=4;=2016;a+a=a2运算结果正确的概率是()ABCD7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有P1(x1,2),P2(x2,3)两点,则x1与x2的大小关系是()Ax1x2Bx1=x2Cx1x2D不确定8已知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将这条抛物线的顶点记为C,连接AC、BC,则tanCAB的值为()ABCD29如图,在矩形ABCD中(ADAB),点E是BC上一点,且DE=DA,AFDE,垂足为点F,在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AAFDDCEBAF=ADCAB=AFDBE=ADDF10在ABC中,AB=10,AC=2,BC边上的高AD=6,则另一边BC等于()A10B8C

3、6或10D8或1011宜宾市某化工厂,现有A种原料52千克,B种原料64千克,现用这些原料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20件已知生产1件甲种产品需要A种原料3千克,B种原料2千克;生产1件乙种产品需要A种原料2千克,B种原料4千克,则生产方案的种数为()A4B5C6D7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2)、B(4,0)若在坐标轴上取点C,使ABC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的个数是()A5B6C7D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若式子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14一组数据2,4,a,7,7的平均数=5,则方差S2=15设x1,x2是方程5x23x1=0的两个实数根,则+

4、的值为16如图,直线ab,1=85,2=35,则3为17如图,在RtABC中,C=90,CAB的平分线交BC于D,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E,若BC=3,则DE的长为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x1与x轴交于点A1,如图所示依次作正方形A1B1C1O、正方形A2B2C2C1、正方形AnBnCnCn1,使得点A1、A2、A3、在直线l上,点C1、C2、C3、在y轴正半轴上,则点Bn的坐标是三、解答题(共12分)19计算;(1)2017+2sin60|(2017)020已知4x=3y,求代数式(x2y)2(xy)(x+y)2y2的值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21某地的一座

5、人行天桥如图所示,天桥高为6米,坡面BC的坡度为1:1,为了方便行人推车过天桥,有关部门决定降低坡度,使新坡面的坡度为1:(1)求新坡面的坡角a;(2)原天桥底部正前方8米处(PB的长)的文化墙PM是否需要拆除?请说明理由22某校开展了“互助、平等、感恩、和谐、进取”主题班会活动,活动后,就活动的5个主题进行了抽样调查(每位同学只选最关注的一个),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名?(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出“进取”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3)如果要在这5个主题中任选两个进行调查,根据(2)中调查结果,用

6、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恰好选到学生关注最多的两个主题的概率(将互助、平等、感恩、和谐、进取依次记为A、B、C、D、E)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23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CE平分BCD且交AD于点E,AFCE,且交BC于点F(1)求证:ABFCDE;(2)如图,若1=65,求B的大小24早晨,小明步行到离家900米的学校去上学,到学校时发现眼镜忘在家中,于是他立即按原路步行回家,拿到眼镜后立即按原路骑自行车返回学校已知小明步行从学校到家所用的时间比他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多10分钟,小明骑自行车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1)求小明步行速度(单位:米/分)是多少;(2)下午放学后,

7、小明骑自行车回到家,然后步行去图书馆,如果小明骑自行车和步行的速度不变,小明步行从家到图书馆的时间不超过骑自行车从学校到家时间的2倍,那么小明家与图书馆之间的路程最多是多少米?六、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25如图,在RtABC中,C=90,BD是角平分线,点O在AB上,以点O为圆心,OB为半径的圆经过点D,交BC于点E(1)求证:AC是O的切线;(2)若OB=10,CD=8,求BE的长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2过B(2,6),C(2,2)两点(1)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记抛物线顶点为D,求BCD的面积;(3)若直线y=x向上平移b个单位所得的直线与抛

8、物线段BDC(包括端点B、C)部分有两个交点,求b的取值范围2017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17的倒数是()ABC2017D2017【考点】倒数【分析】依据倒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2017的倒数是故选:A2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有理数B面积为12的正方形边长是C =2D在数轴上可以找到表示的点【考点】实数【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实数或者无限不循环小数或;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A、是无理数,原来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面积为12的正方形边长是,原来的说法正确,不符合

9、题意;C、=2,原来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在数轴上可以找到表示的点,原来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3把多项式x2+ax+b分解因式,得(x+1)(x3)则a,b的值分别是()Aa=2,b=3Ba=2,b=3Ca=2,b=3Da=2,b=3【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分析】运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求出(x+1)(x3)的值,对比系数可以得到a,b的值【解答】解:(x+1)(x3)=xxx3+1x13=x23x+x3=x22x3x2+ax+b=x22x3a=2,b=3故选:B4科学家在实验中检测出某微生物约为0.0000025米,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2.5106B2

10、.5106C2.5105D25105【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0025=2.5106,故选:A5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x2Bx4C2x4Dx2【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口诀:大小小大中间找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解答】解:解不等式x31,得:x4,解不等式3x+24x,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4,故选:C6下列算式=3;=9;2623=4;=2016

11、;a+a=a2运算结果正确的概率是()ABCD【考点】概率公式【分析】分别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判断,再利用概率公式求出答案【解答】解:=3,故此选项错误;=9,正确;2623=23=8,故此选项错误;=2016,错误;a+a=2a,故此选项错误,故运算结果正确的概率是:,故选:A7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有P1(x1,2),P2(x2,3)两点,则x1与x2的大小关系是()Ax1x2Bx1=x2Cx1x2D不确定【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判断出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根据增减性判断x1与x2的大小

12、即可【解答】解:由反比例函数的k的值为负数,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23,x1x2,故选C8已知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将这条抛物线的顶点记为C,连接AC、BC,则tanCAB的值为()ABCD2【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先求出A、B、C坐标,作CDAB于D,根据tanACD=即可计算【解答】解:令y=0,则x22x+3=0,解得x=3或1,不妨设A(3,0),B(1,0),y=x22x+3=(x+1)2+4,顶点C(1,4),如图所示,作CDAB于D在RTACD中,tanCAD=2,故答案为D9如图,在矩形ABCD中(ADAB),点E是B

13、C上一点,且DE=DA,AFDE,垂足为点F,在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AAFDDCEBAF=ADCAB=AFDBE=ADDF【考点】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判定AFDDCE(AAS),再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矩形ABCD,AFDE可得C=AFD=90,ADBC,ADF=DEC又DE=AD,AFDDCE(AAS),故(A)正确;(B)ADF不一定等于30,直角三角形ADF中,AF不一定等于AD的一半,故(B)错误;(C)由AFDDCE,可得AF=CD,由矩形ABCD,可得AB=CD,AB=AF,故(C)正确;(D)由AFDDCE,可得CE=DF,由矩形ABCD,可得BC=AD,又BE=BCEC,BE=ADDF,故(D)正确;故选B10在ABC中,AB=10,AC=2,BC边上的高AD=6,则另一边BC等于()A10B8C6或10D8或10【考点】勾股定理【分析】分两种情况考虑,如图所示,分别在直角三角形ABD与直角三角形AC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与CD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