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二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88683276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的一般过程教学设计教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通用技术(必修1)文档内容:设计的一般过程章节:第三单元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第一节 设计的一般过程课 时:第2课时作 者: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知道设计是动态而有章可循的过程。(2) 知道进行设计时,需要有供筛选、整理的多个方案,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在案例的引导下经历设计的一般过程,在经历中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和分析研究问题,初步学会多角度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2) 在阅读、思考、讨论和合作实践中,培养技术实践、交流、表达、评价的能力和协作

2、意识。(3) 初步学会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地开展设计活动。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在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实践中,初步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社会的需求和技术的新发展。(2) 在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创新的、批判的、开放的思维和认识,培养一定的经济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二、教学重点设计是动态而有章可循的过程,设计的一般过程。三、教学难点设计方案的构思和呈现。四、教学方法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多媒体教学。五、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设计的一般过程”主要阐述了设计是一个有计划的创新活动,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基本程序,即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

3、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本节内容与后继各章节(第四至第八章)形成总分关系,为深入学习后面各章节作铺垫。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体验到科学合理的设计过程有助于设计活动的顺利开展,理解遵循设计的一般过程的重要作用,从而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和技术素养。设计的一般过程这一模块在高考说明中,要求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具体设计要求的列出”、“设计分析的基本思路”等九个方面的内容掌握程度为层次,是八个模块中 层次内容数量最多的,而且这九个方面的内容间的联系也是很紧密的。这块内容无论从在教材的地位还是在高考说明中的份量来看,它们都是既重要又联系紧密的。根据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

4、能力。我们可以从通用技术学科立足于实践本身的特点出发,举贴近生活和时代的实例去逐个突破对各个知识点理解,并要求学生从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去理解设计过程中蕴含的技术思想和方法。2. 教学策略设计(1)借助多媒体室展示课件及设计实物,以扩充课堂容量,获得直观效果和真实体验。(2)按课本内容顺序,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过程的案例分析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把知识点的学习置于具体的情景当中,通过具体的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对设计过程从模糊认识升华至理性分析。本课虽然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分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但是,为了使学生有更多体验,拉近学生与设计的亲近感,使他们认识到设计人人可遇、人人可为,我提供了许多自己

5、的设计作品作为辅助案例。尤其小板凳的实物教学,具有典型性,通过展示、简介、评价、交流,获得直观生动的教学效果。(3)教学中注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交流、总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发展。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设计的一般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知道设计过程可能产生多种方案,必须有优化方案的意识。3.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是初中的劳技课中的动手制作,不过一般都时教师指导下的模仿制作过程,没有上升到一个技术指导思想和方法的高度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技术思想。所以,学生在学的时候,及易松弛不学,认为很简单。再则,学生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却缺少发现

6、技术问题的意识。学生学习的困难在于深化同学们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五个步骤印象及其蕴含的道理,而不是简单的记忆住五个步骤。设计过程可能有多个构思方案;设计过程也需要不断优化。针对普通高中学生以前很少有设计认识的基础这一情况,如何让学生能较完整的掌握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呢?这涉及到学生能否对本教材有一个完整认识的关键。因此,让学生尝试先实践后理论的方式,从模仿制作的便携式小凳子的实践中获得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感性认识,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知识。这有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达到新课标的理念。六、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的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通用技术专用教室、教学课件PP

7、T等。2. 教学课件的准备教学课件比较简洁,多以直观的图片来说明,抓住关键知识点,突出中心。七、教学过程一、作品展示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同学们对设计的一般过程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老师布置了作业要求你们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制作出便携式小板凳,现在,我们有请每个小组,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学生汇报,汇报要求:设计目标明确、问题来源、信息收集、材料调查、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方案筛选、制作模型、初步优化。作品展示:组装好放在展示台上。(介绍从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到制作模型的过程,重点挖掘学生的创意以及遇到的困难。)我们设计的产品,要想最终能够被人们使用,就

8、要对所设计的产品进行一定的测试、评估及优化等工作。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上的设计的一般过程的第四个阶段测试、评估及优化。只有对产品进行测试、评估及优化,才能知道我们设计出来的产品是否达到用户的要求。二、讲授新课1. 测试、评估及优化(1)测试测试的目的是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和技术性能等方面能否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测试是检验产品能否正常工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重要措施。测试的内容有对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强度、载重等方面的测试。(2)评估在测试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对设计方案和产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通过评估我们可以得到较理想的设计方案和产品。这种评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案例分析:对便

9、携式小凳的评估(3)优化设计方案的优化是在对设计方案进行测试与评估的基础上,对设计方案的改进和完善的重要环节。我们都知道小凳子最大的功能就是坐,但是要把小凳子作为一个产品拿去销售,那么除了坐的功能之外,还要坐的舒适、携带方便、美观大方等等功能,就是要对产品进行优化。案例分析:对便携式小凳的优化交流各组设计作品交流内容:(1)各组展示“便携式小板凳”原型或模型及示意图,并作自我评价。(2)设计过程的介绍与自我评价(展示设计图)。(3)对作品的自我评价。(4)教师引导学生互评。(5)教师点评、归纳。让学生分组交换作品并给与测试评估,提出优化的建议。要求学生课后根据这些建议进行改进(教师要介绍相关的

10、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相邻小组交换作品并进行测试,并指出所测试作品的好的地方与要改善的地方。通过作品交换测试、学生互评以及评估表,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改进。2. 产品的使用和维护如果别人要使用我们的小板凳,我们就要向使用者介绍我们设计的产品的使用方法和特点。同时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既可以使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为此,我们通常要设计一份产品使用说明书。就产品说明书是指导用户选择产品、使用产品的“路标”和“向导”,可以帮助用户了解产品特性,使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产品,像我们在家使用电视、在学校使用多媒体电脑一样。案例分析:便携式小凳使用说明书以小组为单位参考课本6

11、1页为自己的作品设计一份产品说明书。(要求尽可能得全面、富有特色,必须包含介绍、构成、指标、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使用范围)通过产品说明书的设计,培养学生技术服务人的技术素养。3. 课外案例分析:家用餐厅装修的设计过程和生态垃圾桶的设计过程。4. 小结:引导学生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给予回顾。指出设计的过程就是按照一定的科学合理的程序行动的过程,但绝非固定模式,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的过程。回顾作品设计的一般过程,知道设计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多个方案,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总结设计的一般过程,让学生形成开放的过程观。三、课后作业:作业:进一步对模型进行优化。八、教学反思学生积极参与;虽然做

12、的不是高科技的产品,但是从设计的产品活动过程中,学会了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去发现周围的问题,做了些实用而具有革新的物品;学会了设计方案的构思大家各式各样;学会了动手制作的过程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简单;制作成果也可以不断的优化达到自己满意的地步。当然,还有很多深度的问题没开发出来,在实际设计活动中,理想的设计与现实可行性有很大区别。理论部分讲的具有可操作性,也能凸现设计的一般过程在课本中的主导作用。实践部分操作能让学生重视设计的一般过程的五个步骤,不是老师讲讲,学生记记,过两天就忘了。实践部分交流能让学生知道设计需要优化,好的设计方案不只一个等思想。设计的经历和物品对于后续课的上课也有很大的帮助。不过

13、实践整体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普通高中的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弱些,不能真实行动起来认真去设计一物品,就无法完成设计问卷中的繁琐问题,设计的问卷超过普通学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范畴,只有少数学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节课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过程的案例分析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把知识点的学习置于具体的情景当中,通过具体的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对设计过程从模糊认识升华至理性分析。本课虽然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分析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但是,为了使学生有更多体验,拉近学生与设计的亲近感,使他们认识到设计人人可遇、人人可为,我提供了许多自己的设计作品作为辅助案例。尤其小板凳的实物教学,具有典型性,通过展示、简介、演

14、练、评价、交流及图解展示,获得直观生动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注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交流、总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发展。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设计的一般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知道设计过程可能产生多种方案,必须有优化方案的意识。本节内容属于事实性知识,采用单纯的讲解法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采用通过学生在设计制作活动中的体验并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出结论的教学方法,既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又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生成。本节与后续各章节形成总分关系,目的是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对于各过程中完成的任务并不需要详细介绍,所以,教学中要掌握“度”。 采用这样的课堂教学,能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的结合,让学生真正达到“学中做,做中学”,体现了本课程的特色。通过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创造潜能得到引导和开发,实践能力也得到培养。通过学习,学生能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自身的技术素养也得到了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