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青岛科技大学 社工系 金英爱 Email:yaijin@,青岛科技大学 社工系 金英爱 群:315773298,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现状,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百年历程(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在大西洋两岸同时出版《社会心理学导论》教材,社会心理学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美国学者威廉ㆍSㆍ萨哈金(1991) 欲图创立完整而博大体系 强调方法论的意义,其特点是专门化和诸家学派的竞争 学科的范围、方法论以及研究、理论和应用三者的结合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兰德(1976) 哲学的思辨 经验的描述 实验的分析 中国 孕育时期 形成时期 确立时期 扩展时期,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古代哲学家们围绕“人性”所展开的争论,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与诞生,古代中外思想家们对人类社会现象所作的考察、探究、阐述,为日后独立的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基本上或流于哲学的思辨或只是一些经验的直观描述,尚不是近代严格意义上的真正的科学研究作为社会心理学正式标志的三种意见,德国冯特所著《民族心理学》的出版(1900-1920) 法国学者黎朋的《群众》(1895) 英国心理学家麦孤独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出版《社会心理学》教材(1908),推动社会心理学诞生的直接原因,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大陆社会和科学的发展 工业文明的进步和由此而来的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的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大量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客观上需要有一门学科专门来研究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与繁荣,美国一些学者将社会心理学的薪火传到美国 美国式研究传统的形成:以心理学的实验方法进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为主流 在研究方式方法、研究取向、研究对象上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过渡到社会分析学阶段 将欧洲社会学家所偏重的对社会的宏观分析转换为微观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互动) 左右着社会心理学研究倾向和发展方向的各主要理论流派此时基本发展成熟推动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和走向繁荣的动力,勇于进取、注重经验、强调实用的美国精神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发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服务于在战争中出现的社会心理问题的需要 - 霍桑试验(1924~1932):在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有关士气与生产效率关系的经典研究 - 战地研究(20世纪40~50年代):二战期间关于说服士兵有长期作战思想的态度转变的研究三、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与挫折,1、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危机 - 意识形态的偏见 - 心理学试验的主流研究取向 - 实验研究法与实际情形的距离 - 理论和实践,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分裂脱节 2、社会心理学在苏联和中国的挫折 - 政治意识形态的横加干扰,与政治关系非常密切:为当时政治服务。
重视理论建设: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重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不仅研究个体,还研究群体,并把群体分成几个层次社会心理学发展之初在苏联,在社会心理学引入中国之初 - 介绍西方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和具体实践 - 翻译大量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国外著作 - 进行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工作 新中国建立之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 - 社会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几乎处于停顿状态,社会心理学发展之初在中国,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现状(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欧美社会心理学的重新定向及发展 美国社会心理学正在发生范式的转化: 旧范式-从来自心理学领域的理论概念中形成假设,而用实验室实验来验证假设 新范式-以现实社会问题为根据形成假设,用现场 条件下的实验来验证假设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现状(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欧美社会心理学的重新定向及发展 美国社会心理学正在做如下调整: - 将纯粹研究与应用研究统一起来 - 社会心理学的目标设为帮助人们适应环境 - 发展心理-社会指标,把握时代精神 - 研究行为的稳定性,理清其中的过程和机制 - 考虑政治、经济和体制方面的因素,加强学科间联系 - 对于社会学取向给予更多的重视,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现状(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欧美社会心理学的重新定向及发展 欧洲努力建立本土的社会心理学: - 对自“二战”以来一直统治着欧洲学界的“美国式社会心理学”的实证主义、实验主义、个体主义以及所谓的价值中立展开了批判和清算。
- 对“照搬”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做法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指出要走出“学院式的,特别是美国的特区”,转向关注欧洲自己的社会问题 - 对群际关系的研究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现状(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欧美社会心理学的重新定向及发展 苏联和今日俄罗斯努力建立本土的社会心理学: - 以重点研究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集体为特征 - 相继投入到对新的社会现实问题如选举、民意等政治心理学和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研究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现状(20世纪70年代以来),二、社会心理学在中国内地的恢复及本土化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动力 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现实实践的需要 港台同行的推动 确立自身身份的需要,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现状(20世纪70年代以来),二、社会心理学在中国内地的恢复及本土化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三个阶段 移植阶段(前社会化阶段、非中国化阶段) 中国化的理念探讨阶段 中国化的研究实践阶段,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现状(20世纪70年代以来),二、社会心理学在中国内地的恢复及本土化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成果 对中国人重要而特有的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 对与我国的社会转型相伴的国人社会心理嬗变的研究,本章小结,,本章小结,回顾社会心理学诞生、成长、危机和挫折的历史,可以看到: 社会心理学者们真正面对社会现实,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就能够健康地发展; 如果屈从于自己在象牙塔里从事“纯粹研究”,脱离现实社会,或外界的力量不顾社会现实的需要,就会出现危机和挫折。
思考,通过对社会心理学历史与现状的梳理,自己对社会心理学有了哪些理解?,教学满意度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