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道路铺装施工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634486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工程道路铺装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园林工程道路铺装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园林工程道路铺装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园林工程道路铺装施工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园林工程道路铺装施工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工程道路铺装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工程道路铺装施工(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路与景的设计方法,路,泛指各种路,尤指公路与城市道路,园路则特指园林中的路。路是人走出来的,走的经验多了,路可以预先设计好,所以路与园路有一类是人走出来的,是经过许多人长期选定而被认可的路,包括天然风景中的园路,通常这种路总是合情合理的。另一类是事先设计好的路,如设计设想符合客观条件时,其效果也是良好的,反之则必有缺陷,故而设计者必须懂得第一种路后,才能设计好第二种路。这是本文想要说的第一要点,另外时代的发展,路与园路正在互相交融,许多公路和城市道路都要求具有良好的景观,向着园路靠拢,而园林中的路,也要适应新的交通状况,吸取公路或城市道路的经验,这是本文想说的第二要点。,路与园路的作用,交通

2、的作用凡路首先是用作交通的,所以人走出来的路必以便捷安全为首要目标。从便捷来说,自甲点到乙点,最近的路应是一条直线,但实际上往往会有障碍,如河流、山地、树木、建筑等必须避让,便成了折线,然而由此却又增加了许多景观的机会,可以采用园林的手法。从安全讲,路面要平整、流畅,能全天候行驶,还要设立交通引导和指示的统一标志。在大型园林中的主路上,也需要类似的这种设施,以方便游人能迅速、顺利地到达某一景点。 大型园林中如有游览车时,也可设计成二板或三板式的道路,中间走车,两旁走人,沿路应有具艺术性的指示牌,以引导游人。,大型园林中主路的交接点上,可以布置幽雅的小型广场,配置必要的服务设施,如各种停车场、小

3、卖部、垃圾箱、厕所等。说起厕所,过去总以为是藏垢纳污之处,不登大雅之堂,故多在偏角之地。当今之厕所已大有改观,完全可以堂而皇之,这样既方便游人,也便于管理和减少设置的数量。 国外的大型园林还有用色彩标志的导游路线,以满足半天、一天等不同游览的时间,下次再来时又可更换不同色彩的路线。 目前,我们的园林中引导指示设施常由养管部门自行安排,好处是比较切合实情,但有时还缺少艺术性和科学性,尚未引起各方面足够的重视。而且随着开放度的加大,在一些地区的园林中,似宜将引导标志统一起来。 赏景的作用园路除了交通的作用外,还有游赏的需求。天然风景中人走出来的园路,凡有景可赏之处,必有停留之处,让人们徘徊品赏,或

4、驻足小憩,细细玩味,不会一掠而过。下面按不同类型的园路与景观的关系作些分析。,直线型的园路,如从空间的中部通过时,人们在路上行进的视线对着对景的方向,首先看到对景的全貌,然后再看到对景的主体,最后是对景的细部,也即从整体到局部到细部的赏景过程,使人们获得赏景的满足。故此路段的长度与对景画面的宽度及高度,要适合人们行进时赏景的距离和速度,太短则不能满足,太长又觉得不够紧凑。而路两侧的景观常作对称的布置,以衬托作主景,显示主景雄伟庄重的气氛。直线型的园路如从空间一侧通过时,则视线被引向空间开阔的一方,一般常作自然式的景观,呈长卷连续式的构图。为了控制好画面,沿路有时设上一些平淡的树木作框架,以勾勒

5、出美好的对景。从空间中部通过的园路,从起点到终点,其赏景的顺序是不能逆转的,后者从空间一侧通过的园路则可逆转,起点和终点可以互换,故前者的主景是明晰、固定的,而后者则是多变化、多趣味的。 曲线型的园路,可分为规则式与自然式两种。,规则式曲线是由圆弧所组成,它有一个圆心存在,对景就设在圆心上,因此赏景者是等距离地围着对景转,看到不同角度上的对景的画面,比单纯的直线多变化,且多趣味。 自然式的曲线多呈S形,实际上是由几个长短不同的直线连续构成的,所以每一段直线的视线终端要有一个对景。在一个空间里的自然曲线,有几个曲折,就有相同数量的对景。这些对景组合成该空间的主体景观。 曲线型的园路,其起点与终点

6、可以逆转互换,故景观更多变化,且更多趣味。,以上的分析可以体会到几种设计方法。 在有景的地段,园路的走向应服从赏景的需要,也即把最好的画面分别展示在园路的对景上。可以采用摄影机拍下来,多次反复推敲后,选定园路的位置。 在少景的地段,一般先定路后设景,故完全可以将设计的景观用立面图或透视图表达出来。 赏景路线的减速与增留,也即园路的降速设计和增加停留的时间,前面说过景色美好之处要满足人们欣赏的要求。此时园路的设计就要辟设滞留的空间,例如路边设置地坪,设上座位,供人们赏景和小憩,也可以在路边设亭、廊等建筑供人们停留。现在不少园林中常常不注意这个问题,常使流通的园路又作停留的空间,当游人众多时,这种

7、矛盾十分突出,正好像人行道上挤满了摊贩,妨碍行人一样。,为了放慢赏景的行进速度或延长赏景的时间,可以采用多曲折的道路,例如湖面上的九曲桥,就使通过湖面的时间延长了许多,又能增加游人的容纳量。还有拱桥和高差的台级也可放慢赏景的速度,地形有高差处设台级,既为安全行走,又可放慢行进的速度。但是有些设计中故意添加台级,就没有必要,特别是外形上不显见时,例如只有半级或一级,游人不易注意,反而造成不安全因素,同时对于清扫和养管工作也增加了困难。特别是老弱残疾的人群,需要更多的无障碍园路,所以园路的设计应将安全、方便放在首位。, 园路的整体构图美。上面所谈路与景的关系,只是从一个空间来说的。作为一个园林总有

8、多个空间构成,因此各个空间园路的联络,便构成了该园林的导游路线,比如作曲,要有序曲,要有高潮,要有尾声;要有起承转合;要有主旋律,要有和声等,最终组成一首优美的乐章。今假定某园有A、B、C、D、E、F6个空间(图5),以A为起点空间,B为展开空间,C为附属空间或过渡空间,D为主体空间、全园的高潮,E,经F为过渡空间或收尾空间,则园路可以从A进入,经B到D,再到E、F回到A而出园,即ABDEFA,也可换一种走法,从AFEDCBA,有多种走法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路与景的配合就更为复杂。园路的设计要做出多个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优,最后还要看园路整体构图的形象效果。特别是建成初期,树木尚未覆盖路面,

9、从高处完全可以俯视其平面构图的效果。这种效果也会反映在导游图上,使游人一看以后就能记住其园路构图的骨架,能顺利地到达各空间。所以道路的主次关系要明晰,主路所形成的骨架要简洁明快。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其园路的构图效果常常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园路与种植,(1)与园路、广场有关的绿化形式有: 中心绿岛、回车岛等; 行道树; 花钵、花树坛、树阵; 两侧绿化。,(2)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和两旁绿化种植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这不妨称之为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 形成阻隔,是障景。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栖口暗花明又一

10、村“的意境。城市绿地则要多几种绿化形式,才能减少人为的破坏。在车行园路,绿化的布置要符合行车视距、转弯半径等要求。特别是不要沿路边种植浓密树丛,以防人穿行时刹车不及。,(3)要考虑把“绿“引伸到园路、广场的可能,相互交*渗透,最为理想: 使用点状路面,如旱汀步、间隔铺砌; 使用空心砌块,目前使用最多是植草砖。波兰有种空心砖,可使绿地占铺砌面23以上。 在园路、广场中嵌入花钵、花树坛、树阵。,(4)园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 设计好的园路,常是浅埋于绿地之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是山麓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因此设计者往往要求路比“绿“低,但不一定是比“土“低。由此带来

11、的是汇水问题,这时园路单边式两侧,距路l米左右,要安排很浅的明沟,降雨时汇水泻入的雨水口,天晴时乃是草地的一种起伏变化。,园路标准图集,园林道路工程铺装设计施工,当今城市建设正飞速发展,在城市设计中和园林设计中,路与景的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不少成功的实例,也难免有缺陷之处。愿本文能有助于实例的分析,并引起深入的思考,使我们的设计好上加好,景观设计基本元素园路,园路这里所说的园路,是指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网络。园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例如,我国苏州古典园林,讲究峰回路转,曲折迂回而西欧古典园林凡尔

12、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下面是笔者在设计公园、人工森林所考虑的几方面问题,供读者参考讨论,园 路 这里所说的园路,是指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网络。园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例如,我国苏州古典园林,讲究峰回路转,曲折迂回而西欧古典园林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下面是笔者在设计公园、人工森林所考虑的几方面问题,供读者参考讨论。,园路的功能,园路和多数城市道路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景观上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园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园林景观一部分。总之,园路引导游人到景区,沿路组织

13、游人休憩观景,园路本身也成为观赏对象。 回想杭州胡绪渭先生在讲解花港观鱼牡丹园时,对“梅影坡“的分析论述是极有启发意义的;对着梅桩,铺砌其倒影的地面。此情此景,让人浮相联翩,流连忘返。,园路的类型和尺度,一般绿地的园路分为几种: 主要道路。联系全园,必须考虑通行、生产、救护、消防、游览车辆。宽78米。 次要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通轻型车辆及人力车。宽34米。 林荫道、滨江道和各种广场。 休闲小径、健康步道。双人行走1215米,单人06一l米。健康步道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足底按摩健身方式。通过行走卵石路上按摩足底穴位达到健身目的,但又不失为园林一景。,这里要强调的有三点:,一是,园路的铺装宽度和

14、园路的空间尺度,是有联系但又不同的两个概念。旧城区道路狭窄,街道绿地不多,因此路面有多宽,它的空间也有多大。而园路是绿地中的一部分,它的空间尺寸既包含有路面的铺装宽度,也有四周地形地貌的影响。不能以铺装宽度代替空间尺度要求。 一般园林绿地通车频率并不高,人流也分散,不必为追求景观的气魄、雄伟而随意扩大路面铺砌范围,减少绿地面积,增加工程投资。倒是应该注意园路两侧空间的变化,疏密相间,留有透视线,并有适当缓冲草地,以开阔视野,并借以解决节假日、集会人流的集散问题。园林中最有气魄、最雄伟的是绿色植物景观,而不应该是人工构筑物。,二是,园路和广场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合理的反映。上述的

15、路宽,是一般情况下的参考值。“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是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相反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求,绿地就极易损坏。6070年代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公园草地,被喻为金子铺出来的,就是这个原因。现在很多规划设计,反过来夸大第五立面、铺砌地坪的作用,增加建设投资,也导致终日暴晒,行人屈指可数,于生态不利,不能不说是一种弊病。,当然,这也和园林绿地的性质、风格、地位有关系。例如,动物园比一般休息公园园路的尺度、密度要大一些;市区比郊区公园大一些;中国古典园林由于建筑密集,铺装地往往也大一些。建筑物和设备的铺装地面,是导游路线的一部分,但它不

16、是园路,是园路的延伸和补充。 三是,在大型新建绿地,如郊区人工森林公园,因为规模宏大,几千亩至万亩,要分清轻重缓急,逐步建设园路。建园伊始,只要道路能达到生产、运输的要求,例如,每200500米,其密度就可以了。随着园林面貌的逐步形成,再建设其他园路和小径、设施,以节约投资。初期建设也以只建园路路基最为合理有利,如南汇的滨海人工森林公园。,园路的线型,(1)规划中的园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当然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补充。仔细观察,上海杨浦公园整体是自然式的,而入口一段是规则式的;复兴公园则相反,雁荡路、毛毡大花坛是规则式,而后面的山石瀑布是自然式的。这样相互补充也无不当。不管采取什么式样,园路忌讳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2)园路并不是对着中轴,两边平行一成不变的,园路可以是不对称的。最典型例子是浦东世纪大道:100米的路幅,中心线向南移了10米,北侧人行道宽44米,种了6排行道树。南侧人行道宽24米,种了两排行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