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练习《孙权劝学》《木兰诗》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633528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文练习《孙权劝学》《木兰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文练习《孙权劝学》《木兰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文练习《孙权劝学》《木兰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文练习《孙权劝学》《木兰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文练习《孙权劝学》《木兰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文练习《孙权劝学》《木兰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3分) (1)卿今当涂掌事(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 (3)但当涉猎( )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下列对本文有关肉容的

2、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孙权以读书目的晓之以理,又以自身经验动之以情,真可谓善劝。B、鲁肃“非复吴下阿蒙”的惊讶充分显示了吕蒙学有所成。C、全文写了吕蒙学习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D、本文运用对话来刻画人物,用不多的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二)(10分)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2)见往事耳 ( ) (3)及鲁肃过寻阳(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下列对

3、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描写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B.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C.听了鲁肃的话吕蒙很得意地回答,这表现了他的率真与自信。D.鲁肃和吕蒙“结友而别”,表明他是个善于趋炎附势的人。(三)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2)但当涉猎 ( ) (3)即更刮目相待(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

4、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B. 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C.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D.鲁肃与品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补充: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吕蒙的学问会突飞猛进的原因一是孙权的劝告,二是吕蒙的自身努力。B.本文叙议结合,借事说理,还穿插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C.吕蒙的变化对我们

5、的启示:说明学习的重要性;要成才,关键在于学习。D.孙权告诉吕蒙的两种读书方法是:一是精读细研;二是粗略读书,了解历史。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

6、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一)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3分) (1)问女何所忆( ) (2)愿为市鞍马( ) (3)旦辞爷娘去(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3、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

7、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还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B.结尾以比喻作结,用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地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C.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实动人。D. 诗中的花木兰在战场上征战十多年之久,并且立下了赫赫战功,热情地歌颂了木兰的勇武强悍。(二)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3分) (1)愿驰千里足( ) (2)雄兔脚扑朔( ) (3)双兔傍地走( )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

8、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B.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两个句子,采用了对比手法,反映了战争的紧迫。C.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D. “扑朔迷离”是出自本文的成语,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三)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3分) (1)朔气传金柝( ) (2)赏赐百千强( ) (3)出郭相扶将( )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的意思

9、。(4分)(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 )A.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它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战事紧迫、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也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B.这首诗略写女儿情态,详写英雄气概,在内容上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C.第四段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D.第六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运用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