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设计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630392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庭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庭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庭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庭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庭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庭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庭设计(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庭,中庭的两种基本生态特性 温室效应:侧重于得热 烟囱效应:侧重于通风,奥地利霍尔茨大街住宅项目,剖面形式基本类型 复合中庭的剖面形式,剖面形式选择 V型中庭适合结合温室效应采集阳光和热量,适用于寒冷地区及冬季。 A型中庭有利于减少得热和强化烟囱效应,适用于炎热地区以及夏季。 矩型中庭应用范围较广,重点在于其高宽比设计。,松下电子公司信息交流中心剖面示意图,中庭重要部位设计 顶部设计 顶部突出屋面有利于强化烟囱效应,并且便于天窗侧面开窗,并有利于自然光控制的构造系统设计。,巴克雷卡德总部办公楼剖面分析图,中庭重要部位设计 底部设计 底部的设计与自然通风关系很大,它可以通过: 设置气室 与地下

2、层连通 架空来进行自然通风控制。,英国考文垂大学图书馆中庭剖图,帕拉第奥设计的圆厅别墅,中庭重要部位设计 端部设计 端部可以有一些特殊的变化来打破建筑的刻板面孔。,复合中庭 垂直叠层式布局 一般采用均质布局,适用于高层住宅和办公楼,为建筑提供均等的空中庭院。 主辅式布局 在高层建筑中常常出现,主中庭发挥其烟囱效应,辅中庭则作为气流出入口并引入自然光线和景观。,空中庭院 主辅式复合中庭,自然采光设计 中庭自然采光的基本方式 侧向采光 顶部采光 干热地区 中庭需要注重遮阳,屏蔽直射阳光,以利用漫射光为主 湿热地区 中庭除了控制直射光之外,还需要与自然通风策略结合加强通风除湿 温和地区 中庭可以大量

3、使用玻璃幕墙采集漫射天光,要兼顾遮阳 寒冷地区 中庭主要考虑冬季的热量收集,也需在夏季滤除多余的高角度太阳直射光,自然通风策略 寒冷地区 中庭应该注重保温性与气密性,其通风量只需满足必要性换气需求即可;通风方式主要为热压通风;必要时应采用机械辅助的混合式通风 干热地区 中庭要注重隔热,避免过量通风,同时要采用增湿策略 湿热地区 中庭不需使用保温隔热材料,重点在于遮阳并诱导通风,以达到除湿,以加强对人体蒸发制冷的效果 温和地区 是最适合使用自然通风的地区,中庭应结合风压与热压两种方式,充分发挥出中庭的“烟囱效应”,自然通风策略-季节性调控 在存在着明显季节变化的地区,中庭的通风策略有必要进行季节

4、性调控 过渡季节(春秋季)自然通风的优势更大,温和地区一般可以考虑全自然通风方式 冬夏两季则需要采用机械辅助式通风,并需要人工制冷和采暖,英国伦敦斯拉夫及东欧研究学院不同季节的通风模式 冬季,通风策略是无辅助的自然通风,但需要局部供暖 春秋过渡季节也是无辅助自然通风,但气流模式发生了变化,这一季节不需要制冷和供暖 夏季是机械辅助式通风,采用下沉式气流冷却模式,围护结构设计 寒冷地区 中庭应该使用绝热性好而且透光性良好的外围护结构材料,并防止冷桥产生;内围护结构应采用反光效果好的浅色材质 干热地区 中庭的外围护结构需要减少太阳光的采集来控制得热;内围护结构需要采用蓄热性强的材料,并结合夜间通风

5、湿热地区 中庭可以相对少的保温隔热,多为多孔隙材料,以有利于通风降温 温和地区 中庭的围护结构需要同时考虑保温与隔热,其围护结构选择需要借鉴寒冷地区和炎热地区的策略,微气候调节 中庭的微气候调节主要侧重环境改造,可以从室内和室外来着手 调节手段主要是通过植物种植与水体设置来增加湿度、降温、降噪和清洁室内空气,热缓冲边庭,缓冲层策略:热缓冲中庭(边庭) 冬季,全封闭的大暖房。在“温室作用”下,成为大开间办公环境的热缓冲层,有效地改善了办公室热环境并节省供暖的能耗。 春秋季,开敞空间,室内和室外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有效的改善了工作室的小气候。 夏天,中庭南窗的百页遮阳板系统能有效的遮蔽直射阳光,使中庭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凉棚。 中庭南侧为全玻璃外墙,上部开设了天窗,从而利用中庭顶部的反射装饰板,保证开敞办公室的天然光利用。,巴克雷卡德总部,该项目较大限度的利用了自然通风和采光,采用多种遮阳方式,并利用了建筑旁边湖水的冷量来降低室内温度。,中庭,深圳大学 同济大学 重庆大学,中庭,清华大学,中庭,集热器,用考虑管道么 还是只考虑集热器的位置,夏天室内温度低,室外温度低,换气,室内岂不更热?,室内通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