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文科)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629775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0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文科)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文科)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文科)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文科)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文科)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文科)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龙岩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文科)含答案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福建省龙岩高级中学福建省龙岩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文科)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60.0 分) 1.设2,3,且,若,则实数 P 的值为 = 1,4 = |2 5 + = 0 = 2,3 () A. B. 4C. D. 6 4 6 【答案】B 【解析】解:由全集2,3, = 1,4 = 2,3 得到集合,即 1 和 4 是方程的两个解, = 1,42 5 + = 0 则实数 = 1 4 = 4 故选:B 由全集 U 和集合 M 的补集确定出集合 M,得到集合 M 中的元素是集合 M 中方程的解

2、,根据韦达定理利用两 根之积等于 P,即可求出 P 的值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掌握补集的意义,灵活利用韦达定理化简求值,是一道基础题 2.若,且,则 在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答案】B 【解析】解:, 在第 2 象限 故选:B 利用各象限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各象限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考查转化思想与运算能力,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 3.如果命题“或”是假命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p、q 均为真命题B. p、q 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C. p、q 均为假命题D. p、q 至少有一个为假命题 【答案】B 【解析】解:命题“或”是假命题

3、, ( ) 命题“p 或 q”为真命题, 则 p、q 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故选:B 由已知可得命题“p 或 q”为真命题,则 p、q 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本题考查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是基础题 2 4.已知命题“,是假命题,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22+ ( 1) + 1 2 0 () A. B. C. D. ( , 1)( 1,3)( 3, + )( 3,1) 【答案】B 【解析】解:“,”的否定为“,“ 22+ ( 1) + 1 2 0 22+ ( 1) + 1 2 0 “,”为假命题 22+ ( 1) + 1 2 0 “,“为真命题 22+ ( 1) + 1 2 0 即恒成立 22+

4、 ( 1) + 1 2 0 解得 ( 1)2 4 2 1 2 0 a 的范围 本题考查含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形式:将量词” ”与“ ”互换,同时结论否定、考查命题与其否定真假相反、 考查二次不等式恒成立从开口方向及判别式两方面考虑 5.函数的图象是 = 1 3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函数的图象过点, = 1 3 (1,1) 在时,是凸函数,是增函数, 0 故选:B 根据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分析出函数的单调性,凸凹性及所过定点,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的图象,幂函数的性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3 6.已知角的顶点在原点,始边与 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经过

5、点,且,则等于 2 ( 1 2, 3 2)2 0,2) () A. B. C. D. 33 3 3 3 3 【答案】B 【解析】解:由角的终边经过点,且,可得, 2 ( 1 2, 3 2)2 0,2) 2 = 2 3 故,可得, = 3 = 3 = 3 故选:B 根据题意求出,可得,由此求得的值 2 = 2 3 = 3 本题主要考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本题从角的角度求解,比 2 = 2 3. 较简练 7.若,则的定义域为 () = 1 1 2 (2 + 1) ()() A. B. ( 1 2,0) ( 1 2, + ) C. D. ( 1 2,0) (0,

6、+ ) ( 1 2,2) 【答案】C 【解析】解:根据题意有: 2 + 1 0 2 + 1 1 ? 解得:, 1 2 0 C. D. 的符号不确定 (0) 0 2 ? = () A. B. C. D. (0,2)(0,2(2, + )2, + ) 【答案】D 【解析】解:作出实数 x,y 满足表示的平面区域, + 1 0 0 2 ? 得到如图的阴影区域, 设为区域内点,定点 (,)(0,0) 可得表示 P、O 两点连线的斜率,显然 OA 的斜率最小,由 = ,可得 = 2 + 1 = 0 ? (1,2) 可得 2 1 = 2 5 故选:D 作出题中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得到如图的阴影区域 设

7、为区域内一点,定点,可得目标函 .(,)(0,0) 数,表示 P、O 两点连线的斜率,运动点 P 并观察直线 PO 斜率的变化,即可 z 的取值范围 = 本题给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求目标函数的最值,着重考查了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和直线 = 的斜率等知识,是中档题 11. 已知,且,则 ( + 4) = 1 2 2 0) (,) = 2 + 1 2( )2+ ( )2 小值为 () A. B. C. 9D. 3 9 5 3 5 5 【答案】A 【解析】解:, = 1 2 2 + 3( 0) 设,则有:, = = = 3 1 2 2 就是曲线与直线之间的最小距离的平方值, ( )2+ (

8、 )2 = 3 1 2 2 = 2 + 1 2 对曲线,求导:, = 3 1 2 2 () = 3 与平行的切线斜率,解得:或舍 , = 2 + 1 2 = 2 = 3 = 1 = 3() 把代入,得:,即切点为, = 1 = 3 1 2 2 = 1 2 (1, 1 2) 切点到直线的距离:, = 2 + 1 2 |2 + 1 2+ 1 2| 4 + 1 = 3 5 5 6 的最小值就是 ( )2+ ( )2 ( 3 5 5 )2= 9 5 故选:A 根据;以及,所以就是曲线与直线之间的 = 3 1 2 2 = 2 + 1 2( )2+ ( )2 = 3 1 2 2 = 2 + 1 2 最小距

9、离的平方值,由此能求出的最小值 ( )2+ ( )2 本题考查对数运算法则的应用,是中档题,解题时要注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合理运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0 分) 13. 已知 x,y 为正实数,且满足,则 xy 的最大值为_ 4 + 3 = 12 【答案】3 【解析】解:因为:x,y 为正实数 , 4 + 3 = 12 2 4 3 = 2 12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12 6 3.( = 3 2 = 2.) 所以:xy 的最大值为 3 故答案为:3 直接根据 x,y 为正实数,且满足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到答案 4 + 3 = 12 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基本不等式解决最值问题的

10、能力,属基本题 14. 已知,则_ 3( + ) + ( ) 4( ) (9 + ) = 2 = 【答案】 1 5 【解析】解:, 3( + ) + ( ) 4( ) (9 + ) = 3 + 4 + = 2 3 + = 2( 4 + ) , 5 = = = 1 5 故答案为: 1 5 利用诱导公式,把等式化为,即,故 3 + = 2( 4 + )5 = = = 1 5 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的应用,推出 是解题的关键 5 = 15. 已知点及其关于原点对称点均不在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则 b 的取值范围是 (1, 2)2 + 1 0 _ 【答案】 【解析】解:点关于原点的对

11、称点为, (1, 2)(,) 则,解得; + 1 2 = 0 2 2 = 0 ? ( 1,2) 点及其关于原点的对称点 Q 均不在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内, (1, 2)2 + 1 0 把点 P,Q 的坐标代入代数式中,应满足, 2 + 1 2 + 2 + 1 0 2 2 + 1 0 ? 7 解得,即 b 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先求出点 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 Q,把点 P、Q 的坐标代入不等式中不成立,从而求出 b 的取值 2 + 1 0 范围 本题考查了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 16. 已知,则方程的根的个数是_ () = 2 + 1, 0 |, 0 ? () = 3 【答案】5 【解析】解:由题意得, 或, 2() + 1 = 3|()| = 3 即舍去 或或; () = 1()() = 3() = 3 若, () = 3 则或, 2 + 1 = 3| = 3 故舍去 或或; = 3 1 2 ( ) = 3 = 3 若, () = 3 则或, 2 + 1 = 3 | = 3 故或或; = 3 1 2 = 3 = 3 故方程共有 5 个解, () = 3 故答案为:5 由题意得或,从而解得或;从而再讨论即可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