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626834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1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实验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育才学校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实验班化学试卷高一实验班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35Cl和 37Cl离子结构示意图均可以表示为 B HClO 的结构式:HClO C HF 的电子式: D 质子数为 92、中子数为 146 的 U 原子: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沸点:H2OHF B 热稳定性:HFH2O C NCl

2、3、SiCl4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满足 8 电子结构 D 仅由 N、H、O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离子键 3.我国某物理研究所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研制出由 18O 所构成的单质气体。18O 是一种稳定的同位素,称为重 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8 g18O 构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0.05 mol B 0.1 mol 重氧水O 所含的中子数约为 6.021023 C 0.2 mol18O2气体的体积约为 4.48 L D18O2的摩尔质量为 36 gmol1 4.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合物,其中钠元素是1 价;氢化钠与水反应生成 H2和 NaOH。下列叙述

3、中,不正确的是( ) A NaH 的电子式为 B NaH 中氢元素的离子的电子层排布与氦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相同 - 2 - C 微粒半径 HLi D NaH 与 H2O 反应时,水作氧化剂 5.短周期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3 倍,X、W 同主族。 Y、Z 是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两性化合物。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r(W)r(Z)r(Y)r(X) B Y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氨水反应 C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Z D W 元素的单质在暗处能与 H2剧

4、烈化合并发生爆炸 6.下列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 Mg2CMg2 C B CCa2Ca2 D 2HHH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Cl、Br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7,次外层电子数都是 8 B 从 HF、HCl、HBr、HI 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 F、Cl、Br、I 的非金属性递增规律 C 卤素按 F、Cl、Br、I 的顺序,其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随着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大起主要作用 D 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根据卤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砹易溶于水,难溶于 CCl4 8.X、Y、Z、W、R 是 5 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周期表

5、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 原子最外 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Z、W、R 处于同一周期,R 与 Y 处于同一族,Z、W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 与 Y、R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 Y、Z、W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 元素 X 不能与元素 Y 形成化合物 X2Y2 C 元素 Y、R 分别与元素 X 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 D 元素 W、R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9.如图形象地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3 - A 钠原子易失去一个原子,氯原子易得到一个电子 B 钠离子与钠原子有

6、相似的化学性质 C 钠原子与氯原子作用形成 NaCl 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 D 氯化钠中微粒之间形成离子键 10.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 A NaCl、HCl、H2O、NaOH B Cl2、Na2S、HCl、SO2 C HBr、CO2、H2O、CS2 D Na2O2、H2O2、H2O、O3 11.X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 7 个电子,Y 元素的原子与 X 元素的原子的次外层上都有 8 个电子,X 与 Y 形成的 化合物中两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 YX B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了键 C 两元素原子形成化合物后体系的能量

7、明显升高 D 如果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YX2,微粒之间不只含有离子键 12.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22Y22Z (X、Y、Z 都为气体)。已知 X2、Y2、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 Z 为 0.4 molL1 B Y2为 0.5 molL1 C X2为 0.2 molL1 D Z 为 0.3 molL1 13.如图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一部分,且 X、Y、Z、R 和 W 为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五种元素一定都是非金属元素 B 五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

8、都大于 2 C X 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 Z 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弱 D R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14.在一定条件下,使一定量的 A 和 B 气体混合发生反应 2A(g)3B(g)4C(g)。下列描述中,说明反应已 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各物质的浓度之比c(A)c(B)c(C)234 - 4 - B 混合气体中各物质的浓度相等 C 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 A 物质的同时消耗 2amol C 物质 D 混合气体的体积是反应开始前的 15.已知反应 X2Y2Z (X、Y、Z 都为气体)。把amol X 和bmol Y 充入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X 和 Y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 Z

9、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 Y 的转化率为( ) A100% B100% C100% D100% 16.把 6 mol A 气体和 5 mol B 气体混合充入 4 L 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 2C(g)xD(g),经 5 s 达到平衡,此时生成 C 为 2 mol ,测得 D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1 molL1s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2 B B 的转化率为 20% C 平衡时 A 的浓度为 0.75 molL1 D 恒温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开始的 75%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 17.(8 分)五种短周期元素 A、B、C、D、E

10、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 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 是 5。A、B 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C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B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 层数的 2 倍,A 和 C 可以形成化合物 CA3;B 与 D 的原子序数之比为 34,E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 电子数少 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 A、B 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有多种,其中一种分子含 10 个电子,写出其分子式:_。 (2)化合物甲由 A、B、C、D 四种元素组成,既可以与盐酸反应又可以与 NaOH 溶液反应,且甲为无机盐,其化 学式为_。 (3)胶态磁流体在医学上有重要的用途,而纳米级 Fe3O

11、4是磁流体中的重要粒子,其制备过程可简单表示如下: 将化合物 CA3通入等物质的量的 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中,生成两种碱,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总离子 方程式为_。 上述反应生成的两种碱继续作用得到 Fe3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18.(10 分) 有人设计出一种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让钠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方法以验证反应实质。实验时, - 5 - 往 100 mL 大试管中先加 40 mL 煤油,取 3 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通过长颈漏斗加入 用煮过的蒸馏水配制的硫酸亚铁溶液使煤油的液面至胶塞,并夹紧弹簧夹(如图)。 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

12、钠反应的现象是_。 (2)大试管的溶液中出现的现象是_。 (3)装置中液面的变化:大试管内_;长颈漏斗内_。 (4)写出钠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19.(16 分)有甲、乙两位学生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都使用镁片与铝片作电极,但 甲同学将电极放入 6 molL1硫酸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 6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如下图所示。 (1)写出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 (2)写出乙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 (3)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4)如果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 的金属活泼”

13、 ,则甲会判断出_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活动性更强(填写元素符号)。 (5)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结论正确_。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顺序已过时,已没有实用价值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上述实验也反过来证明了“直接利用金属活动顺序判断原电池中的正负极”这种做法_(“可靠” 或“不可靠”)。如不可靠,请你提出另一个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可行实验方案_(如可靠, 此空可不填)。 - 6 - 20.(18 分)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

14、如下图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 (1)上述 3 个装置中,不能验证“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装置是_(填装置序 号)。 (2)某同学选用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 U 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中加入适量了 Ba(OH)2溶液与稀硫 酸,U 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 说明该反应属于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为探究固体 M 溶于水的热效应,选择装置进行实验(反应在丙试管中进行)。 若 M 为钠,则实验过程中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 若观察到烧杯中产生气泡,则说明 M 溶于水_(填“一定是放热反应” 、 “一定是吸热反应”或“可能 是放热反应”),理由是_。 (4)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验证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4KO22H2O=4KOH3O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法:选择装置_(填装置序号)进行实验; 方法: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 到脱脂棉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