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三历史复习之历史阶段特征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625590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三历史复习之历史阶段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高三历史复习之历史阶段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高三历史复习之历史阶段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高三历史复习之历史阶段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高三历史复习之历史阶段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三历史复习之历史阶段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三历史复习之历史阶段特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7 高三历史复习之历史阶段特征高三历史复习之历史阶段特征 一、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先秦、秦汉 先秦(远古公元前 221 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时期;秦汉(公元前 221 年公元 220 年),对真个中国古代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 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 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 经济上: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 形成以家庭为能为的男耕

2、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国古代经济的典型形式;在此基础上, 手工业、商业在先秦、秦汉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3文化上:在学术领域,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问哈 ude 基础; 文学上, 诗经和楚辞分别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科学上, 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 二、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魏晋南北朝(公元 220 年公元 589 年)、隋唐(公元 581 年公元 907 年)、宋元(公元 960 年公元 1368 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 1 政治上

3、:中央集权制度在魏晋南北朝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在隋唐和宋元得到继续发 展,隋唐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证制度的成熟,在此基础上,宋元中 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2 经济上:魏晋时期北方的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隋唐、宋元时期,农耕经济 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3 文化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 术的发展;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宋代,知识 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三、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的转型三、中国古代文明的繁

4、荣的转型明清明清 明清(13681840 年)是中国古代文明走向衰落并逐渐向近代文明转型的时期。 1政治上: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严重 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 2经济上:一方面,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经济总量仍 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相比,中国发展缓慢,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3文化上: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 民文化兴起,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项了新的成就,明清之际

5、的批判思想对君主专制进 行了猛烈地抨击。 4对外政策上:实行闭关锁国,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 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四、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的变革与转型四、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的变革与转型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 年)是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 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1政治上:一方面,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军民不断反抗外国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 中外反动势力。 2

6、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 渐解体,大量了近代企业的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3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巨 大的变革,传统礼仪受到冲击。 4思想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要求逐渐成为主 流思想。 五、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五、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41919 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峰时期,资产阶级 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

7、的舞台上都异 常活跃。 1政治上: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 主政治的道路。 2经济上:资产阶级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民 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形成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 3思想上: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精神,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 的作用。 4社会生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六、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六、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 年)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

8、产阶级及 其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 1政治上: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逐渐走向成熟,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 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共两党 的关系影响了中国的政局。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继续曲折发展,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 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遭到了摧残。 3思想上: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 思想。 4社会生活上: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了一定 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迟缓。 七、社会主义

9、的曲折探索七、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改革开放前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 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 就,也有教训。 1政治上:建国初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社 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 2经济上:1956 年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 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文化上: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建设受到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教

10、训巨 大。 4社会生活上: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 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 八、改革开放新阶段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最突出的时期。 1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 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 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3思想上:以邓小平理论和“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 革开放的思想指南。 4文化上: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 的主要特色。 九、西方文明的源头九、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史古代希腊罗马史 古代希腊罗马史(公元前 8 世纪前 6 世纪)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其文化对近现代西方国 家产生了深渊的影响。 1政治上: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逐渐形成了城邦民主政治,其基本的民主原则被近代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渊源。 2法律上: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被近代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所借鉴,对近现代法制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深

12、刻的影响。 3思想上:希腊出现了世界史上最早的古代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点, 是近代启蒙思想的源头。 十、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十、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5001800 年)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 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 1政治上:在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 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经济上: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航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 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3思想上:近代科技出现,推动了人文主义思

13、想的发展和完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 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十一、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十一、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8001918 年)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历史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政治上: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继续在欧洲大陆发展,社会主义 运动兴起,都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 2经济上: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 代”。 3文化艺术领域: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14、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 文学艺术出现了新的成就。 十二、十二、2020 世纪社会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世纪社会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 20 世纪上半期(19171945 年)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时 期典型的特点。 1政治上: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为人类发展开辟了新的 道路,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经济上: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成功也有失误;面对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模式进行了调整,开始实行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政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3文

15、化上:现代主义艺术兴起,突出表现了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的精神空虚和迷 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 4科学上: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科技诞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十三、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十三、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 二战后至今(1945 年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世界局势发生 了剧烈的变革。 1 政治上: 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 美苏两极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 “冷 战”,给世界和平与安宁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2经济上: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社会主 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文化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 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