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高考压轴卷语文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619615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7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上海高考压轴卷语文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上海高考压轴卷语文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上海高考压轴卷语文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上海高考压轴卷语文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上海高考压轴卷语文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上海高考压轴卷语文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上海高考压轴卷语文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绝密启封前 20182018 上海高考压轴卷上海高考压轴卷 语语 文文 一、积累运用一、积累运用 1010 分分 1按要求填空。 (5 分) (1) ,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 (2)黄庭坚登快阁中“ , ”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的超脱和孤傲情怀。 (3) “明月几时有? ” (苏轼 明月几时有 )两句诗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 中的句子:“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2按要求选择。 (5 分) (1) “11.11”购物节小红总是买得停不下来,妈妈想用一句话点醒她,以下句子不合适的一项是( ) (2 分) A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B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C

2、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D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孔子重辞命,他觉得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他称赞宰我、子贡擅长言语, 。辞多指说出来的言语,命多指写出的言语。 (1)言语就是辞命(2)但他教学生却有这一科(3)所以谦虚地说自己很难办到了 A (2) (1) (3)B (1) (3) (2) C (3) (2) (1)D (3) (1) (2) 二二 阅读阅读 7070 分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题。 (16 分)分) 文化的融合将日益重要文化的融合将日益重要 城市发展一方面需要移

3、民,但是移民的确会带来很多相应的问题。移民带来互补性和多样性,这对经 济社会发展是好事,尤其是文化领域,文化和民族多样性有益于产生重大的思想。特大城市的真正挑战在于, 不同的人,习惯、文化、宗教都不一样,如果移民的融合做得不好,多样性就可能转化为冲突。如果移民是 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那么,促进移民在人口流入地的融合就是必需的。未来,在公共服务逐步削弱直至 消除户籍歧视之后,文化融合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一个长期以来缺乏劳动力自由流动,且地域文化非常 2 强的大国来说,社会心理上的排外将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那么,中国各地是不是存在社会心理意义 上的排外现象呢?我们不妨从方言的角度来管窥一

4、下文化融合的问题。 方言能力对人的影响是农业社会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困惑。在农业社会,人们可能世世代代居住在一 个小地方,不同地方的人交流甚少。在现代社会,工业和服务业取代农业成为经济支柱后,人和土地的关系 日益松散,大规模、长距离的人口流动随之出现,不同口音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早已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按理说,汉语有统一的文字,而且普通话已经成了绝大多数中国人通用的交流语言,这时,一个外来移民不 会本地方言,不应该成为影响工作和收入的问题。可是,如果在某个城市中问周围的人:“你觉得说本地方 言有用吗?”恐怕不少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有用。 ” 人口大量流动的现代中国,会说本地方言真的重要吗?

5、最近,我们做了一项有关方言的研究。这项研 究发现,在一个城市中,相对于来自同样方言区的外来人口,那些来自不同方言区的外来人口更难进入本地 收入更高的行业和职业,特别是需要更高语言交流能力的服务业。而且,这种效应主要出现在与普通话差别 比较大的几个方言区,包括吴语区、粤语区和闽语区。 本地方言能力是否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是因为方言能力的确增强了 经济信息的交流,还是因为方言成了一种有关身份的信号呢?由于普通话是绝大多数人共同使用的交流语言, 因此,本地方言主要起的不是交流经济信息的功能。即使一部分本地居民不会说普通话,只要外来居民能够 听得懂本地方言,就不影响信息交流

6、。 于是,我们的研究团队专门做了一项针对“上海话的回报”的案例研究。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谙熟 上海话的确是有回报的。掌握上海话可以提高外来人口进入销售行业的概率。会说上海话显著提高了他们在 建筑业、制造业和销售业的小时收入。无论是在建筑业和制造业中做老板,还是在销售业中工作,都更需要 与人打交道,说上海话的能力产生的作用是显露劳动者的身份,显得在身份和文化上与本地居民更相似,从 而提高本地居民的信任感。 在上海这样的移民城市,移民融入得越好,本地方言的能力越不应该成为人们身份的符号和相互信任 的障碍。对比一下其他的国际大都市,就知道中国的特大城市还有多远的路要走。截至 2008 年,36%的纽

7、约 人是在美国之外出生的, 48%的纽约人在家里使用除了英语以外的其他语言。另外,2011 年在伦敦的常住 人口中,出生在英国以外的居民占 37%,外籍居民占 24%。而在伦敦的常住人口中,白种英国人比例从 2001 年的 58%减少到 45%,不到一半。 我们的研究从方言入手,特别是以上海作为案例,角度虽小,却想由此引出关于大国大城的文化融合 这一大问题。随着中国的经济规模逐步成为全球第一,中国的一线城市都将成为“全球城市” 。 。 “全球城市”的定位决定了中国一线城市的人口将由本地人、中国其他地方的新市民和全球优秀人才共同 构成,而这样的城市文化也必须由传统的本地文化、中国其他地方的文化、

8、国际上所有国家的优秀文化共同 构成。 3 移民带来互补性和和多样性,这对经济社会发展是好事,尤其是文化和科技领域,文化和民族多样性 有益于产生重大的思想。特大城市的真正挑战在于,如果移民的融合做得不好,多样性就可能转化为冲突。 (选自陆铭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年版,有删改) 3作者在第段是怎样逐层推进提出“文化融合”这一论题的?(4 分) 4第段作者认为外来移民不熟悉本地方言不应影响工作和收入;可是不少人认为“说本地方言有用” ,从 上下文看,该现象揭示了 这一现状。 (2 分) 5对第段解说解说和推断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本段段首

9、以问句开始,下文对此做了明确回答:会说本地方言的确重要。 B非吴语方言区和吴语方言区的人到上海郊区农业找工作,难度差别不大。 C北方方言区的人在北京找收入高且注重语言能力的工作,比在上海容易。 D方言对职业的影响主要集中于收入更高的行业,对低收入行业没有影响。 6.第-段写“上海话的回报”案例研究情况,联系前后文,分析分析作者引用该研究结果的作用。 (4 分) 7根据前后文,在第段横线上,补写补写出恰当的内容。 (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8 81111 题。题。 (1515 分)分) 神奇感神奇感 英英 毛姆毛姆 一整天我都在沿江而下。张骞曾追溯过这条河的源头,

10、他行驶无数日之后,才到达一个城镇:他看见 那儿有一个年轻女子在织布,一个青年正牵着一头牛到河边饮水。他问这是什么地方,少女将手中的织梭朝 他扔去,叫他拿回去问星象家严君平,便会明白到了何处。他果然这样做了,君平立即认出那是织女的织梭, 并进而声称,他在张骞手接织梭那天的同一个时辰,看见一颗星宿犯位,闯进了织女星与牵牛星之间。于是, 张骞才明白自己已经上溯到银河尽头了。 自然,我没有行驶那么远。整整七天,我雇的五个划桨手站在船舷边不停地划桨,此刻我的耳边还仿 佛听见桨柄支在木桨架上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单调声音,船不时经过浅水河面,擦着河床的石头轧轧作响,船 身也在晃动。这时两三个桨手把毛蓝裤管直卷到

11、膝盖,从船舷翻身下水,吆喝着把平底船掀过浅滩。有时我 们驶到激流要津,这虽然比不上长江里的惊涛骇浪,但河水湍急,需要召唤纤夫来拖这帆船。我们一齐下船, 帆船在叫喊震天的号子声中突破激流,又进入风平浪静的河面。 现在夜深人静,我雇的船夫一齐挤在我们黄昏停泊后才收拾出来的前舱里,呼呼沉睡。竹席搭在三根 木拱上便构成了我一周来的起居室和卧室。一端用假型板封住,木板草草拼上,板间漏出大条大条的缝隙, 4 吹进嗖嗖的寒风。另一端是船夫住的地方,这些健壮的粗汉,白天划桨不停,晚上呼呼大睡,掌舵人也在其 中,他从早到晚站在一条当作舵的长桨旁边,穿一件褴褛的蓝布长衫,套上一件褪色的灰布棉衣,头上缠一 条黑布帕

12、。除了床,我的舱室内无一物,一只像是盛汤用的浅钵里燃着木炭,因为天很冷;一只装着我的衣 物的箱子当了我的桌子,一盏马灯悬在拱木上,随着水的晃动轻轻摇曳。船舱顶篷很低,连我这样个头不高 的人都只能勉强直起身。(我以培根的话自慰,高人同高屋一样,顶头常遭殃。)沉睡的人中有一个开始更加 大声地打鼾,大概是吵醒了旁人。我听见说话的声音,但很快又归于安静,打鼾的也停了,我周围又陷入一 片寂静。 这时我突然感到,我一向追求的神奇气氛就在面前,几乎逼近我的身躯。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体验, 像是艺术给人的特殊魅力,但这种离奇的感觉只可意会完全没法言传。 我一生中常常遇到离奇的情境;但只在回顾之际,将它们与我认为

13、的神奇事物相比,才会显得不同寻 常。当我和一位倾国倾城的女演员跳过舞,或穿过了挤满伦敦名流的大厅之后,我才会意识到那也许是了不 起的经历。在战斗中,当我不处于巨大的危险,我可以津津有味地观察周围的事态。我曾在月光皎洁的夜晚, 向太平洋上的珊瑚岛驶去,那景色的美妙使我心旷神怡,但只有到后来,喜悦之情才会同神奇之感携起手来。 真正使我感到神奇的境遇,别人会认为没有多少神奇可言。我记得那是一天晚上,我在法国布列塔尼海边的 一间茅屋里打纸牌,隔壁房里一个老渔夫奄奄待毙,女主人说他会随着潮退而断气。屋外是暴风雨,狂风扑 打着窗户,这位在海上饱经风霜的老斗士的最后时刻似乎与此番情景相宜。巨浪冲向岩石,撞击

14、出雷鸣般的 轰响。我忽然感到一阵狂喜,明白那便是神奇感。 而现在,同样的狂喜攫住了我,神奇感又一次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眼前。来得如此突然,真叫我迷惑 不解。我不知道它是从马灯投在竹顶篷上的阴影里爬出来的呢,或是从船舱敞口可以瞥见的河面上飘过来的?我 好奇地走到船尾,想弄明白这不可言喻的欢乐是什么造成的。沿岸停泊着六七条木船,桅杆高耸,表明它们 是上水船。每条船里都静悄悄的。船夫已入睡很久了。夜并不漆黑,尽管天上有云,却是满月之夜,只不过 罩上朦胧月色的河面显得有些阴森。对岸的迷雾模糊了岸上的树木。这的确是一幅令人销魂的夜色,但并没 有什么值得惊奇的,也不存在我所探索的东西。我折身回舱。等我直入竹

15、篷舱内,造成那一切显得非凡离奇 的魅力消失了。唉,我太痴,为了探索蝴蝶的美的所在,竟然将其撕成了碎片。不过,我仍然感到我的船舱, 盛炭火的浅钵,那盏马灯,甚至包括我的行军床,都还残留着一丝儿欢愉。我不可能以完全不同的眼光看待 它们了,因为我曾在一瞬之间体验到它们的神奇。 8有人认为第段与后文关系不大,有人认为这正是一个西方作家在叙述中国见闻时独特的视角。你认为 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作用?(3 分) 9分析分析本文的结构思路。 (4 分) 5 10第段写老渔夫去世时作者感到一种狂喜,推断推断作者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 (4 分) 11结合第段画线句,评析评析本文表现的“神奇感” 。 (4 分) (三

1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2-14 题。题。 (8 分)分) 呈赵晋臣敷文呈赵晋臣敷文 宋宋 辛弃疾辛弃疾 老子平生,原自有、金盘华屋。还又要、万间寒士,眼前突兀。一舸归来轻叶,两翁相对清如鹄。道 如今、吾亦爱吾庐,多松菊。 人道是,荒年谷。还又似,丰年玉。甚等闲?却为鲈鱼归速。野鹤溪边留杖屦,行人墙外听丝竹。问 近来、风月几篇诗,三千轴。 注注 赵晋臣:作者好友,曾在敷文阁任职。“金盘华屋”言其富贵。 “万间” “突兀”语出杜甫诗:“安 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荒年谷:比喻乱世 中的人才。丰年玉:比喻太平盛世的治国人才。出自世说新语 。 12这首词的词牌是( )。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