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588104 上传时间:2019-05-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 二 历 史 试 卷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西周分封制下等级森严,秩序井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对稳固。春秋战国时期战乱、兼并等事件频繁发生,促使老子“小国寡民”,孔子“克己复礼”思想产生。先秦诸子的这种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A社会变革符合历史潮流 B先秦诸子的思想落伍C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D社会进步与付出代价之间的矛盾2.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 ,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

2、认为有恒产者有恒心,主张保护生产者利益,让他们安居乐业的主旨是()A为实现仁政奠定物质基础 B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D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3.墨子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这一思想()A继承了儒家的仁爱思想B否定了西周的等级制度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D借鉴了无为而治的思想4.董仲舒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这反映出董仲舒A为封建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B把道家、法家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C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D将“无为”思想提升到了天意的高度5.“

3、盖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若其心正、其事善,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上述两种观点反映了()A. 孟子与墨子的对立 B老子与韩非子的统一C朱熹与陆九渊的对立 D陆九渊与王阳明的统一6.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熹的这一做法()A实现了乡村基层自主管理 B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C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D促进儒学的世俗化 7.明末清初,王夫之斥责李贽“不恤君亲,不顾人伦”,其书其人宜“亟诛绝之”;五四时期,李贽被认为是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的时代先驱

4、;改革开放以后,李贽思想研究呈多元化倾向。据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明末清初距李贽所处时代最近,其评价更具可信性 B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C综合多人评价即可还原历史人物 D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观念 8表l呈现的是“纸是谁发明的”这一问题的不同史料,对此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表1 史料出处 史料内容 东汉后汉书蔡伦传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 唐朝书断 “汉兴,有纸代简,至和帝时,蔡伦工为之。” 南宋学斋拈毕 “纸笔不始于蔡伦、蒙恬但蒙、蔡所造精工于前世则有之,谓纸始于此二人则不可也。”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 考古发掘发现了古纸(史称放马

5、滩纸),推断其年代为西汉初年,该纸纸面平滑、质地薄而软。 A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B文字史料不能客观再现史实C考古发现可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D历史结论只能依靠考古证实9.吴承恩塑造了猪八戒这样一个角色:拥有女人、过得去的财富以及可以充分享用的食物是重要的,他也愿意以辛苦的劳作来获得这些;在取经路上一旦发生问题,他总是急于建议“把白马卖了,给师父买一口棺木”。在当时,这一角色()A体现了对黑暗现实的反抗精神 B揭示专制王朝走向败落的命运C符合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 D引发人们美好联想的艺术状态 10鸦片战争后,魏源盛赞瑞士的民主制度为“西土的桃花源”,徐继畬把“打下了天下却不做皇帝的华盛顿与中

6、国的尧舜禹相提并论”,表明这两位近代早期思想家()A反思危机表达新奇之感 B主张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 C受封建思想的羁绊严重 D开始带来西方学术思想11.梁启超为李鸿章作传,说:“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下列材料体现“惜李之识”的是()A.“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身”B“是役也,李鸿章之事,记者不多,即不失机,而亦必无可以兴盛之理”C“以中国今日之国势,虽才十倍于李鸿章者,其对处之策,故不得不隐忍于一时也”D“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 12.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的人物,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

7、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这体现了维新派()A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B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C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 D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13.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中写道:“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以下属于“这场思想变革”的现象是()A“打倒孔家店” B允许“民间自立公司”C兴民权,设议院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14.毛泽东指出:孙中山为我们定下了

8、革命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叫我们反抗帝国主义,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民权主义叫我们反抗军阀,使中国人民自立于统治地位。民生主义叫我们反抗大商买办阶级和地主阶级,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得享有经济幸福。革命的三民主义()A成为了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 B奠定了临时约法的思想基础C推动国民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D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15.老百姓曾朴素地概括邓小平理论:“一块石头两只猫,三个梨儿四只鸡,五十加一百。”所谓“一块石头”,指的是改革开放和搞经济特区前无古人,允许大家摸着石头过河;所谓“两只猫”,指的是“不管白猫黑猫,捉得住老鼠的就是好猫”。那么所谓“三个梨儿”指的是()A三个有利于的检验标准 B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6.“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这段颁奖词是“感动中国”节目组用来称赞()A杨振宁 B邓稼先 C钱学森 D李四光 17.苏格拉底主张:“不论是真理的持有者,还是美德的富有者,最后却必须是法律的服从者。”柏拉图认为:“人们必须为他们自己制定法律并在生活中遵循它们,否则,它们会无异于最野蛮的野兽。”这说明两人都()A崇尚知识美德 B重视道德规范 C尊崇法律权威 D追求政治民主18.著名思想家但丁(126513

10、21)强烈主张通过政教分离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与繁荣,其他思想家还系统论证了世俗政权对教权的独立性,并主张俗权至高无上。这反映了()A文艺复兴时期对民主的追求 B宗教改革家强调“教权高于王权”C世俗统治者对权力的渴望 D人文主义者要求建立主权民族国家19.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下面能够体现马丁路德这一宗教思想的是()A因行称义 B神权高于教权 C人权至上 D信仰得救20. 1791年4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1792年,宣布男女双方可依据同样的法律理由来进行离婚,实现个体的自由,确立起了离婚是人的天赋权利的原则,追求幸福的

11、权利中就包括着离婚权。这说明当时的法国()A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女权运动开始兴起C革命深受启蒙运动影响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21.“它问世后200多年间,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天体的运行、潮水的涨落和彗星的出没,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用同一规律来解释。这确实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它的影响超出了天文学和物理学的范围。”“它”的问世()A揭示了宇宙的基本法则 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22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和其他集团的敌视,但在19世纪后期,其在政治上为各国的民族主义者所赞同;在经济生活中,得到了自由主义者的拥护。据此可知()A社

12、会达尔文主义被普遍接受 B自然科学与宗教信仰不能并存C进化论推动马克思主义诞生 D进化论的社会转化契合时代需求23对以下三次工业革命进程图主旨的准确解读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工业没有突破 B.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新经济的出现C第三次工业革命以第三产业为主 D.产业突破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关键242018年10月30日,著名作家金庸先生逝世,享年94岁。金庸先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金庸小说的艺术价值在于,他以武侠小说的幻景形式和生花妙笔有效地掩盖了现实处境的严峻,完美地连缀了来自现实的矛盾的裂缝,而向世人昭示出一种理想化、和谐化的世界的可能性。世界文学史上与其风格类似的是() 神 曲 巴

13、黎圣母院 老人与海 人间喜剧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52分。25世界各国文化大多不乏人文精神,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彰显。(25分)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关注人的生命和尊严,强调社会中个人道德自律。对政权的迎合也表现出强烈的实践性。同时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去追求和谐社会的建立。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儒学的人文精神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主义烙印,大大损害了儒学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中西方法治进程中人文基础的差异 材料二 当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后,古希腊公民的个人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使人性得到高度尊重,自由成为了古希腊人的追求,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