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决定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79255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决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决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决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决定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决定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决定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决定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决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者通过自己的货币选票来选择他们需要的产品,而厂商根据产品能够获得的货币选票数量决定自己的产出。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由货币选票来选择;如何生产,则由厂商的生产成本情况决定;产品的分配,则由货币的占有情况决定。 因此,在商品交换关系市场中,交易的价格既决定于消费者的选择,也决定于厂商的成本,要由供需双方共同决定。在某种商品市场中,需求和供给两股力量的作用和平衡结果决定了交易的价格和交易量。对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第一节 需求的一般原理 经济学中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准备、愿意和能够购买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这里的需求是有支付能力

2、的需求。 一、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可以得到价格变化和需求量的直观关系:二者成反比例变化。 需求表与需求曲线反映了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1、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不同的消费者,由于消费偏好和收入水平的不同,对一种商品在不同的消费水平上有不同的保留价格。对于一种正常商品,较大的消费量往往对应较低的保留价格。因此,个别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具有向下倾斜的特点(图中,蓝色为高收入者,绿色为低收入者的需求曲线)。,加总的需求曲线,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为所有消费者对该种商品需求的加总(红色为两个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相加)。 如果假定某商品市场中有无数消费者,且商品的数量无限可分,则可以得到

3、连续的个人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P,Q,O,市场需求曲线,3、需求曲线与时间 需求曲线表现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果时间的变化足以使这些条件发生变化,需求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将发生变化。 一定时期的需求曲线只反映了该时期内需求量与价格间的平均对应关系。商品的需求曲线的“适用期”取决于商品的性质,即在该时间段内,其他因素是否足以产生较大影响。,2、市场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 在商品交易中起作用的是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为向下倾斜的曲线。原因(?)。 需求定理:商品的需求量随商品价格的上升而下降,随商品价格的下降而上升。,P,Q,O,市场需求曲线,二、影响需求

4、的因素:需求函数,除了商品自身的价格以外,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1、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偏好表现了消费者愿意消费各种商品的程度。具有相同收入的个人,面对共同的商品价格,愿意消费的商品组合的差异反映了他们各自的消费偏好。这种偏好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年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以及人为的引导等等。 消费偏好的变化将导致相同价格下的不同需求量,即需求曲线的移动。,如左图所示,当消费者的偏好发生变化时,需求曲线可能从D1的位置和形状变为D2的位置和形状,或相反。在价格水平P下,需求量发生变化。,需求量,O,价格,P,Q1,Q2,D2,D1,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

5、的另一因素。 在商品价格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收入水平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称为恩格尔曲线。如左图所示。 正常商品的需求随收入水平的上升而增加,低档商品则相反。,正常商品,低档商品,收入水平,需求量,3、其他商品的价格 与一种商品相关的其他商品,包括该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 互补品:一种商品在消费时,将引起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互补关系,需求量也将同向变化。 替代品:在消费时,能为消费者提供类似满足的两种商品。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呈反向变化。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将随其替代商品的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替代商品的价格的下降而下降。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将随其互补商品的价格的上升而下降,随替代商

6、品的价格的下降而上升。,4、预期的商品价格 消费者对一种商品及其相关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影响当期的需求。 如果预期商品的价格将上升,则相同价格水平下,当期的需求将上升,反之,则下降。 如果预期互补品的价格将上升,则相同价格水平下,当期的需求将下降,反之,则上升。 如果预期替代品的价格将上升,则相同价格水平下,当期的需求将上升,反之,则下降。 5、消费者的数量 由于市场需求是个别消费者需求的加总,消费者的数量将影响需求水平。消费者数量越多,市场需求量就越大。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用公式来表示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需求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即需求函数:,其中各项分别为:商品价格、消费偏好、收入水平、相

7、关产品价格、预期商品价格、消费者数量。,三、需求量变化与需求水平变化,需求的变化包括需求量和需求水平的变化。 1、需求量的变化 需求量的变化指在其他条件(收入、偏好、相关产品价格和预期等)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自身价格对其需求量的影响。此时的需求函数为:,2、需求水平的变化 指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条件变化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 这些因素包括收入、偏好、相关产品价格、预期、消费者人数等。也可用公式表示为,需求水平的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在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变动后对应的需求变化。,P3,Q2,P1,Q2,D,D,四、需求的弹性分析,为了得到各因素对需求的影响程度,可

8、以定义弹性来进行分析。 弹性:因变量变化的百分比,与引起因变量变化的自变量变化百分比的比率,衡量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或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 根据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可以定义出以下各种需求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对商品自身价格的反映程度。定义为:,显然,弹性的值小于或等于0(需求定理)。,注意:有的教材在弹性定义前加上负号,使弹性值为正。,这个弹性公式,表示的是在一定价格和对应的需求量下(需求曲线上的某一点)价格发生轻微变化对需求的影响。因此,计算的是需求的点弹性。需求曲线上的各点处,价格弹性不同(水平或垂直的需求曲线例外)。,由于观测数据不是连续的,基数

9、的选择将影响到弹性的值。因此,可以用价格的弧弹性来计算需求对价格的反应程度。 弧弹性的基数选择,为需求与价格变化区间内的平均值,定义式为:,Q,O,P,P,Q,Q+ Q,D,Q,O,P,P1,Q1,Q2,D1,Q,P- P,P,P2,由于弧弹性表示的是两点间的需求与价格的变化比率,而通过这两点有无数条可能的需求曲线,不利于表达特定需求曲线的特征。因此,在经济学中,点弹性具有更大的分析价值,能表示不同需求曲线的弹性。,A,B,根据弹性值的大小,可以把弹性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注意:价格弹性不等于需求曲线的斜率!,2、需求的收入弹性 表示需求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收入弹性符号是不确定的,依赖于商品

10、的性质。,收入弹性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下,值和符号都可能发生变化。 其他分析与价格弹性硻似。,3、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表示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一种商品需求的影响程度。 下式为x商品的需求量对y商品的反应程度。,若EX,Y0,则x商品与y商品为替代关系,若EX,Y0,则x商品与y商品为互补关系,4、需求的预期价格弹性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对预期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5、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以及互补品的数量和互补程度。 (2)时间因素。 (3)商品用途的多寡以及使用寿命。 (4)消费支出占总支出预算的比重。,五、弹性的计算,1、需求价格弹性的几何测量 对于需求曲线D1,

11、 A点的点价格弹性可近似为:,Q,O,P,P1,Q1,Q2,D1,P2,A,E,F,C,D,2、数学运算 如果给定需求函数,利用导数关系来计算弹性。,显然,弹性不等于斜率(导数)。,3、弹性与支出,1、个别厂商的供给和市场供给 每个厂商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都有一个愿意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数量。 厂商的单位产品利润,等于价格减去单位成本。 由于厂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其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的提高将刺激其增加供应。 如果个别厂商的生产成本存在差异,相同价格水平下,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也存在差异,低成本的厂商将愿意供应更多数量的商品。(相同厂商在扩大生产时,也会因投入因素增加成本) 每个厂商在一定价

12、格下,愿意生产的商品量都是利润最大条件下的产出量,加总后即为市场的供应量。,第二节 供给的一般原理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和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 一、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可以得到价格变化和需求量的直观关系:二者成正比例变化。 与需求一样,在市场中起作用的是市场的供给。,2、市场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定理 市场供给表和供给曲线分别以表格和几何图形表述价格与市场供应量之间的关系。,P,Q,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的价格下降而减少。供给曲线的斜率为负。,供给曲线(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只适用于一定时期。 并非所有商品的供给曲线的斜率

13、都为正。,二、影响供给的因素 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是厂商的生产成本。 一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价格时,利润将吸引厂商生产更多的产品。 资源流动和产出增加,将持续到成本与价格相等。 因此,生产成本变化的都会导致供给曲线的变动。任何引起成本变化的因素,都是引起供给变动的因素。 生产技术的进步,投入要素成本的变化,都影响市场供给。,P,Q,Q,1、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导致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将引起供给水平的增加,供给曲线右移。,2、生产要素价格 生产要素价格提高,将增加单位生产成本,引起供给水平的减少,供给曲线左移。 反之,则因成本降低,供给水平增加,供给曲线右移。,3、相关

14、商品价格 使用相同生产要素的其他商品价格变动,也对该种商品的供给产生影响。作用的途径,仍是通过要素收益变化要素流动,要素价格变化成本变化来影响供给水平。,三、供给函数、供给量变动与供给水平变动,1、供给函数 短期供给函数:其他条件不变,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长期供给函数:各种因素均发生变化:,其中各自变量分别为价格、技术水平、要素价格、相关产品价格,2、供给量的变化 其他条件不变,商品自身价格变化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化,即短期供给函数所描述的关系。,3、供给水平的变化 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化。可用函数表示为:,四、供给的价格弹性,可以定义供给的价格弹性,来

15、反映一种商品的市场供给自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定义为:,根据供给定理,一般供给价格弹性的值大于0。,点弹性:,弧弹性:,Q,O,P,P1,Q1,Q2,S,P2,P,Q,供给价格弹性:表示的是在一定价格和对应的供给量下(供给曲线上的某一点),价格发生轻微变化对供给的影响。因此,供给曲线上的各点处,供给价格弹性不同(水平或垂直的需求曲线例外)。,同样,可根据弹性值的大小,把弹性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三节 均衡决定及其变动 一种商品的供求数量和价格,在供求双方的共同作用下达到均衡,形成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数量。此时,对商品的需求量等于商品的供应量。 一、均衡决定 1、商品市场的均衡由需求一方和供给一方

16、的共同作用下达到。,在供求双方的的作用下,形成均衡的市场价格,和均衡的交易水平。 均衡条件:在该均衡价格下,愿意购买量(需求量)等于愿意供应量(供给量)。,2、实际价格与均衡价格 市场的实际交易价格,不一定等于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是市场调节的方向。,二、均衡的变动 非价格因素也将嬕起需求和供给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为需求和供给曲线的移动,引起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变动。 1、需求水平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引起需求水平变化的因素随时间的变化,将引起需求曲线的左移或右移。 如果假定供给水平不变(供给曲不变)且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需求水平的上升(D右移)导致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上升。 反之,则导致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下降。,2、供给水平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如果假定需求水平不变(需求曲线不变),供给水平的上升(S右移)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上升。 反之,则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下降。,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