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数学(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574882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41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数学(文)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数学(文)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数学(文)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数学(文)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数学(文)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数学(文)试卷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数学(文)试卷附答案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 文科数学文科数学 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4 4 页页. .满分满分 150150 分分. .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考生要认真核考生要认真核 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 2.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

2、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写在本试卷上 无效无效. . 3.3. 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已知集合,则(

3、) = | 1 = |2 1 A. B. = | 0 = | 1 C. D. = | 1 =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求出集合B,再利用交集并集的定义判断选项 【详解】B,x|, |2 1 0 AB, | 1 = | 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交集并集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注意交集并集的区别 2.若复数满足,则的虚部为( ) (1 + ) =|3 + 4| A. 5B. C. D. -5 5 2 5 2 【答案】C 【解析】 【分析】 2 把已知等式变形,再由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得答案 【详解】由(1+i)z|3+4i|, = 32+ 42= 5 得z, = 5 1 +

4、 = 5(1 ) (1 + )(1 ) = 5 2 5 2 z的虚部为 5 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复数的基本概念,是基础题 3.已知是两个不同平面,直线,则“”是“”的( )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表示两个不同平面,直线是 内一条直线,若 ,则 ,所以 是 的充分条件;若 不能推出 , ,故不是充分条件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 A 4.已知双曲线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则 的离心率为( ) 2 2 2 2 = 1( 0, 0) = 2 A. B. C. D. 5

5、5 5 5 2 2 5 5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双曲线的渐近线推出b,a关系,然后求解离心率即可 【详解】由已知双曲线C(a0,b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2x, 2 2 2 2 = 1 可得, = 2, = 1 2 = = 1 + ( ) 2 = 5 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应用,解题时注意焦点位置,考查计算能力 5.执行下边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出的 值为 1,则输入的 值为( ) 3 A. 0B. C. 0 或D. 0 或 1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程序框图,转化为条件函数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程序对应的函数为y, = , 0 2 , 0

6、若x0,由y1 得ex1,得x0,满足条件 若x0,由y2lnx1,得lnx1,即xe,满足条件 综上x0 或e,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的识别和应用,根据条件转化为分段函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已知角 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 轴的正半轴,且,若点是角 终边上一点,则( = 3 5(,8) = ) A. -12B. -10C. -8D. -6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通过,由此解得 的值. = 3 5 【详解】由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 = = 2+ 64 = 3 5 解得,故选 D. = 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7、属于基础题 7.若函数的图象过点,则( ) () = 2( + 2) (0 x0 时,是单调递减的,当 x 时,导函 = 4 数为-4sinx-0 时,函数时递减的,故选 A. ()() () C. D. () ()()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由函数的解析式可得f(x)在(-1,0)上为减函数,结合函数的奇偶性可得f(x)在(0,1) 上为增函数,又由 , 为锐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析可得 sinsin(90)cos,结合函数的 单调性分析可得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当x(1,0)时,f(x)2x( )x,则f(x)在(0,1)上为减函数, 1 2 又由f(x)为偶函数

8、,则f(x)在(0,1)上为增函数, 若 , 为锐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则 +90,则 90,则有 sinsin(90) cos, 则有f( sin)f(cos)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的综合应用,涉及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运用,属于基础题 6 11.已知不共线向量,夹角为 ,在 |= 1|= 2 = (1) = (0 1)| 处取最小值,当时, 的取值范围为( ) = 0 0 0 ? 5 227 + 26 0 (1)(2) 0 ? 5 227 + 26 0 (1)(2) 0) (其中在 、 之间且 在第一象限) ,若,则_ |= 4|= 2| = 【答案】2 【解析】

9、 【分析】 由已知|MN|2|MF|可得MN所在直线当斜率,写出MN所在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求得G的横坐标, 再由抛物线焦点弦长公式求解p 【详解】如图,过M作MHlH, 由|MN|2|MF|,得|MN|2|MH|, MN所在直线斜率为, 3 MN所在直线方程为y(x) , = 3 2 联立,得 12x220px+3p20 = 3( 2) 2= 2 9 解得:, = 3 2 则|GF|,即p2 = 3 2 + 2 = 4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简单性质,考查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的应用,是中档题 16.如图,矩形中,为的中点,将沿直线翻折成,连结, 为的中点,则在 11

10、1 翻折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所有正确的序号是_.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 翻折过程中,的长是定值; 若,则; = 1 若,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 1 11 4 【答案】 【解析】 【分析】 对于,取AD中点E,连接EC交MD与F,可得到ENNF,又ENCN,且三线NE,NF,NC共面共点,不可 能, 对于,可得由NECMAB1(定值) ,NEAB1(定值) ,AMEC(定值) ,由余弦定理可得NC是定值 = 1 2 对于,取AM中点O,连接B1O,DO,易得AM面ODB1,即可得ODAM,从而ADMD,显然不成立 对于:当平面B1AM平面AMD时,三棱锥B1AMD

11、的体积最大,可得球半径为 1,表面积是 4 10 【详解】对于:如图 1,取AD中点E,连接EC交MD与F,则NEAB1,NFMB1, 如果CNAB1,可得到ENNF,又ENCN,且三线NE,NF,NC共面共点,不可能,故错 对于:如图 1,可得由NECMAB1(定值) ,NEAB1(定值) ,AMEC(定值) , = 1 2 由余弦定理可得NC2NE2+EC22NEECcosNEC,所以NC是定值,故正确 对于:如图 2,取AM中点O,连接B1O,DO,易得AM面ODB1,即可得ODAM,从而ADMD,显然不成 立,可得不正确 对于:当平面B1AM平面AMD时,三棱锥B1AMD的体积最大,易

12、得AD中点H就是三棱锥B1AMD的外接 球的球心,球半径为 1,表面积是 4故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考查了反证法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三、解答题:共三、解答题:共 7070 分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第第 17172121 题为必考题,每题为必考题,每 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第 2222、23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一)必考题:共(一)必考题:共 6060 分分.

13、. 17.为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已知,且公比. 4= 923= 13 0 (1)求及; (2)是否存在常数 ,使得数列是等比数列?若存在,求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答案】 (1),;(2)见解析 = 3 1 = 3 1 2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可得列出关于和 的方程组,解得,根据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即可求出;(2)假 1 1= 1 = 3 设存在常数 ,使得数列是等比数列,分别令,2,3,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求出 的值,再根据 + = 1 定义证明即可 【详解】解:(1)由题意得,解得, 13= 91 1(1 3) 1 = 13 0 = 3 1= 1 11 所以,. = 1 1= 3 1 = 1 (1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