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9届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574315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9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2019届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贵州省2019届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贵州省2019届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贵州省2019届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贵州省2019届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2019届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2019届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 2019 届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届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周代实行严格的爵位制度,对此有人指出“让天子与诸侯等不同等级的贵族一样,都有相应的爵位,因此 天子并非绝世之贵 ,故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 ” 。这表明该制度 A. 促成不同等级和谐相处 B. 限制了周王的专制权力 C. 造成周王室势力的没落 D. 为分封制的实施创造条件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周代实行的爵位制度是把诸侯分为不同的等级,并不是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所有 贵族,不会促成不同等级和谐相处,故 A 项错误;周代在诸侯中实行

2、严格爵位制度的目的是保证周天子的权 力,巩固统治,而材料“天子并非绝世之贵 ,故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 ”说明有人主张限制周王的专制 权力,故 B 项正确;周王室势力的没落是由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造成,故 C 项错误;周代爵位制是对分封 制下诸侯的等级规定,二者同时存在,故 D 项错误。 2.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 A. 北方农业经济的衰落 B. 南方农耕技术更先进 C. 南方地区得到开发 D.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可知从粮食亩产水平和全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来看,南方地区较北方地区有明显上升,故 C 项正确; 据材料 可

3、知北方经济也有发展,但尚不足以说明北方经济盛极而衰,故 A 项错误;据材料 可知材料没有反 映南方农耕技术的信息,故 B 项错误;材料只能说明经济重心有南移的趋势,但还不足以说明已经南移,故 - 2 - D 项错误。 点睛:表格化的材料要注意从纵向和和横向两方面提炼信息,纵向是时间顺序,横向是空间顺序。就本题而 言,时间为秦汉到隋唐,空间是南方和北方。两者结合,反映了秦汉到隋唐,我国南方地区得到开发,由此 选 C。 3.宋代启蒙读物开头就写到:“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这种风气与唐末五代“及第不必读书,做官何须 事业”已经明显不同。这一变化 A. 导致重文轻武的社会心理 B. 使儒家伦理秩

4、序得以重建 C. 利于新型治国模式的构建 D. 推动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只是从启蒙读物中体现统治者的重文思想, “导致重文轻武的社会心理”这一说法错误,A 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儒家伦理秩序得以重建” ,B 排除。唐末、五代时期,藩镇割据导致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破坏, 社会动荡,到宋朝时,统治者重视有文化素养的“英豪” ,体现了宋代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政策,试图从 思想文化上加强统治及维护秩序,这有利于新型治国模式的构建,故 C 正确。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是在明清 时期,这与材料时间不符,D 排除。 4.著名史学家黄仁宇指出,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

5、,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 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可用于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 “车同轨、书同文”得以实现 B. 出现地方“三司分权”的局面 C. 三省长官同为宰相 D. 废宰相,顾问人员参与谋划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干大意是黄仁宇认为明清两代可以证明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皇帝进行独裁。秦朝统一 六国后,秦始皇实行“车同轨、书同文” ,与明清无关,故 A 错误。明朝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 行“三司分权” ,与题意无关,故 B 错误。 “三省长官同为宰相”所指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尚书省、门下省 和中书省的长官同为宰相,与明清无关,故 C 错误。 “废

6、宰相,顾问人员参与谋划”所指为明朝时朱元璋废除 丞相皇帝总揽大权,君主专制加强,此后明朝又设立内阁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君权高度强化,与题干意思相 符,故 D 正确。 - 3 - 5.天朝田亩制度规定, “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 “务使天下 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人不饱暖也” 。据此可知,太平天 国运动 A. 体现近代中西文化之间的交融 B. 积极调动农民阶级生产积极性 C. 以反帝反封建为其斗争目标 D. 呈现顺应时代发展的进步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 “不论男

7、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中可以分析出, 天朝田亩制度既有中国传统的思想,也吸收西方基督教的思想,这体现出近代中西文化之 间的交融,故 A 项正确;材料“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人不饱暖也”反映出天朝 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思想,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无法调动农民阶级的积极性,故 BD 项错误;材料中没 有体现出反帝的要求,故 C 项排除。 6.经济史学者在研究近代中国经济时,编制了如下数据统计表。表中数据表明 A. 中国民族纺织工业不断发展 B.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 洋纱取代土纱充斥中国市场 D. 列强对华输出资本获取收益 【答案】B 【解析】 【

8、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民族纺织工业产生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A 项不能全 面反映表格内容,排除;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土布织造逐渐大量使用洋纱,传统手工业中的“纺” “织”发生分离,表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故 B 正确。表格数据仅表明中国近代土布织造中使用洋 纱的比重逐渐增大,不能表明洋纱取代土纱充斥中国市场,排除 C;列强对华输出资本主要是在甲午中日战 争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D。 - 4 - 7.抗战时期,针对日本侵华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援助,毛泽东指出, “应该努力争取一切可能的援助,在一定 程度上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事实,但过高希望则不适宜”

9、。这反映出 A. 中共将抗战胜利寄希望于国际援助 B. 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给予最大援助 C. 中共仍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抗战策略 D. 中共已成为国际社会援助的首要对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根据材料中的“但过高希望则不适宜”可知,中央并未将胜利希望寄予国际 援助,故 A 错误。B 项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故排除。根据材料“应该努力争取一切可能的援助” “但过高希望 则不适宜”可知,中共采取的是以自力更生为主同时不放松争取外援的策略,故 C 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当时国际社会援助中国抗战是以国民政府为首要对象的,故 D 错误。 8.据学说汇纂记载,两辆满载货物的骡车

10、一前一后在爬坡,为减轻骡子负担,两名车夫在第一辆车后推 车。此时,前面的车开始滑退,在两车之间的车夫从中间跳出之后,后车被前车撞上并碾过一个奴隶。根据 法律规定,对骡子的主人可以不发生诉讼,而对车夫则可依法起诉。这反映罗马法 A. 注重程序合法 B. 保护私有财产 C. 主张过失担责 D. 强调法律公平 【答案】C 【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对骡子的主人可以不发生诉讼,而对车夫则可依法起诉。 ”的意思法律方面是过失担保,C 正确;A、B 和 D 不符合材料主旨。 9.19 世纪 40 年代,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他的丈夫力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外交大臣在制定外交政策时未考 虑女王的意见,虽引起女王的

11、不满,但她也无可奈何。女王的丈夫虽一再努力,但只争得一项女王同大臣谈 话时他可以旁听的权力。这表明,当时英国 A. 君主立宪制已经完美 B. 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C. 国王提建议权被剥夺 D. 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 【答案】B - 5 -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女王的丈夫有旁听权,表现出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故 A 错误。根 据材料信息可知,即使外交大臣制定外交政策时未考虑女王意见,她也无可奈何,这表明女王的权力受到限制, 故 B 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此时期国王的建议权被剥夺,故 C 错误。英国责任内阁制在 18 世纪中叶形成,故 D 错误。 10.下表为 1870 年和 19

12、13 年美国与英国同类工业品价格比例表。出现表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经济开始衰落 B. 海外新市场的开拓 C. 新技术革命的影响 D. 美国南北战争制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经济发展,故 A 错误。海外市场开拓对价 格影响不大,故 B 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以英国为参照,1913 年的美国同类工业品价格与 1870 年相比 快速下降,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科学研究成果 都应用于生产,大量新工业产品的出现使得市场竞争激烈,加工生产水平的提高使产品价格下降,故 C 正确; 美国南

13、北战争是 18611865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 错误。 11.1928 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中在农业方面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 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实现集体化,但农业的产量确是非常的令人失望。这说明 A. 一五计划严重脱离了当时苏联国情 B. 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化的道路弊端严重 C. 农业集体化拖累了苏联的工业建设 D. 战争环境致使苏联忽视了农业生产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当时苏联国情,故 A 项错误;苏联农业集体化的 目的是为工业化提供资金,压制了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的产量不高,故 B 项

14、正确;农业集体化为工 - 6 - 业化提供了资金和原料,推动了苏联的工业建设,故 C 项错误;D 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12.20 世纪 60 年代,一位联合国代表说:“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美丽的建筑物(联和国总部) ,两个大国管 理着世界其他地方。 ”对此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 反映了小国拥有发言权,但未改变大国霸权政治的现实 B. 两个大国是指美国和苏联,小国为新独立的国家 C. 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大国和小国能相互制约 D. 第三世界不能左右联合国的任何事务 【答案】A 【解析】 “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美丽的建筑物(联和国总部) ”表明小国拥有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 “两个大国管理 着世界其

15、他地方”说明存在着美苏大国霸权政治,故 A 正确;B 不符合材料的主旨;C 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 D 项“不能左右联合国的任何事务”表述不正确,排除。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代新儒学的产生,渊源于唐代的韩愈,他在创导古文运动的同时,力排佛、道,提倡儒学, 提出“儒学道统说” ,以孟子上承孔子,而自承孟子,引导对儒学经典义理的探求。并和弟子李翱先后推崇 论语 、 孟子 、 大学 、 中庸 。 韩愈创导的新儒学,经过唐末、五代、宋初的沉寂以后,到北宋中叶的仁宗初年,新儒学又重新开始在 宋代文化学术舞台上兴起。活跃在宋真宗和仁宗初年的晁迥, “通释、老书,以经传傅致,为一家之说”

16、。吸 收佛、道二家学说,成为后来新儒学“宋学”的学术取向。 摘编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晚清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代,儒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受到西方的挑战,也被迫走上了近 代化的道路。西方的冲击一方面激活了儒学中的文化因素,使之与时代的变动相结合,形成主动追随时代进 步的学术风尚。晚清儒学本着经世致用的原则,不断接纳西学,并受到西学的改造,在这一改造的过程中, 儒学与西学在中国学术文化的地位上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历史轨迹,儒学由最初的有选择地接纳西学到中体西 用,再到中西融合的新学,完成了自身的近代化。 摘编自孟富国浅析晚清儒学的近代化及其动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新儒学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儒学与宋代新儒学的共通之处,并加以简要评价。 【答案】 (1)特点:探究儒学的精神实质;服务于现实政治;吸收佛道思想;哲学化、思辨化。 背景:魏晋以来,儒学受到挑战,出现儒道佛融合趋 - 7 - 势;儒学复兴运动兴起;宋代出现一批关注国计民生的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