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563473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5 页 共 5 页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教学内容:小学生家长读本第十讲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教学目标: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心中有他人”教育的重要性。2了解学习“心中有他人”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要点。3. 通过学习交流,让家长了解掌握几种“心中有他人”教育的几种方法。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心中有他人”教育的重要性。教学难点:通过学习交流,让家长了解掌握几种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的几种方法。教学过程:一、 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师:各位亲爱的家长朋友您们好!很高兴我们又在家长学校的课堂上见面了。在进入课题之前我们首先来做一段游戏轻松一下,游戏的名字叫比速度拉球。1. 参与游

2、戏,谈感受我这有三个穿着线的小球,我分别将它们放进一个啤酒瓶中,由三个人分别提着三根线,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三个小球从瓶子里顺利地拉出来。我来计时,请6为家长朋友上来分两组比试比试。怎么做到用最短的时间从只能容一个球进出的瓶口拉出三个小球的?请获胜方发表获奖感言。【家长发表感言】 2.教师小结,揭示课题小结:其实这个游戏是上学期我们三年级孩子学习的一篇课文一次成功的实验,正如家长所言,这是一个三人通力合作才能达到最好效果的实验游戏。游戏中只有想着他人,顾及他人,不以自我为中心才能获得成功。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二、 学习探讨,认识重要性1、 探讨学习,认识重要性师:首

3、先我们来看两幅动漫图片,在您家里有类似的情景吗?我们为人父母都在用自己的言行来表达着对孩子无边的爱,请说说您家里对孩子是如何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的。【家长发言】在我们物质条件日益改善的今天,我们想方设法力所能及地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稍有不顺孩子心意孩子抱怨连连的时候,我们做大人的反而有时还觉得很愧疚!觉得是大人无能没有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没有照顾好孩子。1)看视频,初步认识其实,当我们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考虑过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孩子心中有多少是想着家人、朋友,不说等到我们老了,就说现在他让你感觉到多少本该属于对家人或者是长辈的关心和体贴呢?请和我一起来看

4、一段网络热议视频报告父母给孩子的一封信请您说说看完这段网上热播的视频报告后有什么感受吗?【家长探讨交流发言】师:家长朋友说得很好、很透彻,含辛茹苦养儿育女十几载,可到头来冷落了爹气走了娘,一个连爹娘都不放在心上不顾及的人怎么去谈孝敬?一个连孝敬都谈不上的人又如何去谈友善待人?一个以自己为中心谈不上友善待人的人又何从谈起与他人和谐相处,广而言之个个如此有怎么去谈构建和谐社会?当今社会啃老族、冷老族、厌老族现象并不少见。2)看报道,加深认识刚才和大家聊到的是关于家庭教育需要“心中有他人”,其实“心中有他人”时时处处想着他人,更是人类社会一种美德、一种需要。请看两则报道,一则是杭州网题为自私自利女大

5、学生1年连换8间宿舍的报道;一则是楚天都市报题为“因为冷漠、缺失感恩,襄樊5大学生被取消资助资格”的报道。请家长朋友谈谈您如何看待这两篇报道中所揭示的当代大学生自私自利、冷漠寡恩的现象?【家长交流探讨发言】师:漠视他人存在,以个人为中心,缺乏感恩情怀,心胸狭隘,遇事情计较不休等等,在父母亲的呵护下还凸显不出问题的严重性,一旦独立生活走向社会群体,这种自私自利、冷漠、心中无他人的品质不但严重影响了孩子的人际交往和发展,而且最后因为社会群体对她的反感甚至是抵制,最终形成了严重的心理、性格品质缺陷。3)名人教子,巩固认识我们来看看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教子之方。网易教育频道有这样一篇题为奥巴马教子:好

6、孩子心中有他人报道。小结:看来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中国。“心中有他人”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集体、社会和国家和谐发展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优良品质。2、 总结归纳,突出重要性我们的“家长读本”将“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主要归纳为三点:1)心中有他人的孩子容易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2)心中有他人有助于孩子自身和社会的发展。3)“心中有他人”的教育对当今独生子女显得尤为重要。三、自主交流,了解基本要求1、问题调查,激发思考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去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呢?在探讨学习这个内容之前我们首先做三个选择题。在家人中,您最牢记谁的生日

7、? 2)在平时出差旅游你给家人带礼物谁是你的首选? 3)在一家人共同进餐的时候你知道谁最爱吃什么,并且主动给他夹菜?这三个题有两个个共同选择的对象:A、孩子 B、父母 【请家按照实际做法选择对应选项。看家长举手,情况及时做好统计。】师:上学期我校就在各班抽取十名家长代表,做过一个类似问题的问卷调查,第三个问题我记忆很深刻,其结果统计数据为选择孩子的占83%,选择父母的仅仅占17%。这是一个很危险的数据显示。说实话,我也身为人父,三代同堂,在三、四年前我选择的做法也是孩子。但在2007年底我因为聆听了一位国学教授的家庭教育讲座后改变了选项。水往下流,人们都习惯将爱“独宠”于孩子一身,以至于逐渐形

8、成了惟我独尊心无他人的认知习惯,我们的爱正一步步引导孩子自私自利误入歧途!爱没有错,错的是我们表现爱的形式和方法过于了!2、学习读本,了解要求在读本里面给我们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和要点:(PPT课件)1) 学会分享。2) 学会相帮。3) 学会谦让。4) 学会宽容。5) 他人在工作休息时不打搅。6) 他人不愿意做的事不强加。3、兴趣交流,明确要点请家长朋友们就平时自学读本后针对这六个方面你最感兴趣的话题来聊一聊。【家长交流探讨、侧重介绍】几个侧重点的探讨学习:1)、学会分享。学会分享就是让孩子懂得,在自己享有食物或游戏玩具时,要想到家里的人或者小伙伴,与他们共享。“独乐不如同乐”分享就是他人

9、在情感和物质上的共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具有利他的性质。情景一: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情景二:一家人共同进餐小结:从一个苹果、一筷子菜、一个小玩具等等一些小事物开始教育孩子与人分享,养成分享意识,长大后才能够体贴关心和照顾家人,才能是一个心中有爱而且被人爱的人。不妨想想你有没有自己吃烂苹果、小苹果,孩子吃好的、大的,你自己吃鱼头、孩子吃鱼肚的时候呀?碰到好吃的东西你让你的孩子分给爷爷、奶奶、爸爸、 妈妈吃了吗?2)、 学会相帮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一双帮助之手就是心中有他人最好的体现。“请你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故事体验盲人的故事照亮别人也是照亮自己小结:因此,作为家长应教育孩子:在别人摔倒时

10、,伸出一双手;在与人乘车时,让出一个座;在别人淋雨时,与他共用一把伞时。这些生命中的小小举动,是孩子“心中有他人”的情感的表露,家长们,当孩子有了以上行动时,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应当大声为孩子喝彩。3)、学会谦让“孔融四岁知让梨”谦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让更是“心中有他人”的一种表现。不要小看这一个“让”字。我们先来看一段公益广告视频,谦让彼此心宽路更宽!可是有些家长会不会问:在竞争精神主导的当今社会,“谦让”和“竞争”是否矛盾了呢?人说吃亏是福,但吃亏的孩子是否容易养成一种懦弱怕事的品质呢?4、拓展讨论,深化理解要点问题讨论:如何理解“吃亏”是福?谦让会让出“弱猫”吗?小结:从刚才的

11、讨论中,我感受到谦让是一种智慧、一种胸怀、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修养。但是,现代竞争社会要求我们必须教孩子学会为自己去努力争取,争取该争取的积极向上的东西。这并不与谦让精神相矛盾。因为大凡世间万事,无不是争则不足,而让则有余。礼让绝不是毫无原则什么都让,对好事坏事大事小事一股脑全都退避三舍,赠人玫瑰,手遗余香!礼让一分感动一生!四、经验交流,榜样的做法。关爱他人的教育是感恩教育的核心,关心是一种付出,关心是一种美德,关心别人会使自己和别人的生活更精彩。其实我们的孩子并不是缺少一颗关爱他人感恩的心。上学期我们在全校3-6年级开展的“爱的主题教育月”活动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了邹越老师的“爱的教育”

12、演讲视频,咱们班有不少孩子听着感人的演讲热泪盈眶)。活动后有的同学学会主动帮老师倒茶、做班级卫生、分发早餐和牛奶等等,有的家长还问我:最近孩子怎么给我到洗脚水变得懂事多了啦?这和大家平时的教育和付出是分不开的,借今天相聚的机会把你成功的做法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1、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说到这里,我给大家看一段央视广告。看了之后,您有什么启发呢?【家长代表发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2、由近及远,逐步提高。【家长代表发言】从小事做起,逐步深化提高。 “百善孝为先”,因此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应该先让孩子最亲近的人,最接近的

13、事物开始,让孩子先关心家人,再关心朋友、同学、老师,直至关心其他人,最后升华至关心集体,关心社会。3、加强指导、积极鼓励【家长代表发言】教育不是唠叨的说教,聪明的家长往往能够遇事择良机而诲。谁都喜欢鼓励的话语,在孩子遇事心中有他人时,家长给予恰当的指导和鼓励往往能够增加孩子关心、体贴、帮助他人的信心和勇气。4、潜移默化,角色置换。【家长代表发言】作为父母,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和教育孩子去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并以此来唤起孩子类似的生活经验,从而激励孩子表现出关心、爱护、帮助他人的实际行动。将心换心,亲上加亲!5、创设条件、引导实践【家长代表发言】让孩子自己从实践中体验到心中有他人,关心他人的乐趣

14、,是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心中有他人”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这种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时间的实践。6、利用移情,由物及人。【家长代表发言】移情是人将某一事物或某一人的情感前一到另一事物或另一人身上的心理现象。小结:当然,课本上给我们提到了一些很好的做法,我们都可以综合起来运用,生活中有的家长还有更好的办法。我相信只要我们朝着一个目标努力,我们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心中有爱且被人爱的孩子。五、总结全课,布置作业。1、总结:总而言之,心中有他人的教育不是一堂课就能说完、做好的事情,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的过程,我们必须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时处处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当我们的孩子从小心中有他人,他们长大了就会心中有家人、有集体、有社会,才能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最后,我想和大家一起欣赏一段视频感恩的心。音乐和文字、画面,再一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亲恩难忘、师恩不灭、友情永存,我们要时时刻刻做孩子的好榜样心中有他人,常抱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胸怀会更宽广,我们的天空会更晴朗,孩子的未来会更明亮!2、分发家长意见反馈表。 因为孩子我们聚在一起,为了孩子我们共同学习,今天的探讨活动就到这里,明天为了孩子我们继续努力!很感谢各位家长朋友的参与!再次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