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学习方法讲座(改)ppt幻灯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62494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学习方法讲座(改)ppt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三地理学习方法讲座(改)ppt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三地理学习方法讲座(改)ppt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三地理学习方法讲座(改)ppt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三地理学习方法讲座(改)ppt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学习方法讲座(改)ppt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学习方法讲座(改)ppt幻灯片(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地理 学习方法讲座,浙江金华第一中学 郭万里,第一部分 高三地理复习策略,理清“点”上的地理原理; 分析“线”上的地理联系; 解决“面”上的地理问题 空间感来自于心理地图的构建; 记忆的优化来自于地理的建模; 知识的运用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把握四大模块的复习对策,一、了解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一般而言:高三地理是分二轮复习。 知识一轮过关,能力逐步构建提高,观点贯穿始终。 复习顺序安排及其目的 第一轮:世界地理(环境保护)中国地理(旅游地理) 自然地理(自然灾害)人文地理(城乡规划) 目的与要求:解决知识性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获得读图能力,培养有效的思维过程,初

2、步形成观点及 知识结构、学会一定的解题技巧及模板,准确地表述。 第二轮:专题复习(难点、重点、热点) 依据课表每周的地理学习时间安排 依据个人特点的每周有重点地补弱,二、地理高考内容可分四大模块-基本对策,认熟区域地理 透析自然原理 用活人文观点 明晰区域发展,A.区域地理复习对策,空间定位+特征分析 =空间思维能力,构建心理地图,建立空间概念,世界与中国地图为基础,区域分布图五问 什么地方(根据经纬度、轮廓特征和特殊地理事物等判断)? 什么时间(注意事物的发展性)? 有什么(主要地理特征)? 为什么(形成原因、原理分析)? 怎么样(发展变化规律)?,学会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比如黄土高原水土流

3、失:,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个案)(区域+特征),4.人类得到的治理经验(观点+模式) (政策法规、植树种草、合理耕作、工程措施),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2.水土流失的原因(共性) (原理:降水强度,地形起伏,土质、植被与人类活动),3.水土流失的本质 (地壳物质与水循环为基础的流水侵蚀、搬运; 人类不合理的农牧矿等活动加剧其过程且成为主导),一、做高考试题,明主干知识,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图1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 1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谷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

4、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2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第二部分 地理常用学习方法,宏观背景: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主干知识:等高线基本特点;天气系统及影响 基本技能:分析等值线图表能力(弯曲、闭合); 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重要启示: 重视主干知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的学习 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常涉及的考点既主干,读图7,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是,A B C D,宏观背景:学科主干知识 基础知识:天气系统的类型及影响; 不同季节气压(大气环流)的特点及原因; 基本技能:分析等值线图表能力;

5、解题技巧;比较分析能力; 重要启示:主干知识要整理归类,灵活运用 浙江省卷由原只重视气候向气候与天气并重,二、主干知识的整理,例谈:天气与天气系统如何整理? 1.依据复习书整理。(知道了) 2.听老师讲解整理。(懂得了) 3.练习感悟中整理。(学会了),台风,强降水,气旋,反气旋,晴朗,锋面,副高(夏断) 蒙高(冬),三类锋面,阴雨,季节性特点,江苏11年,上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回答45题。 5图中M地的风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6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暖锋 C反气旋 D冷锋,低压槽,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2,

6、完成35题。 3. N地风向为 A.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4. 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 5.影响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暖锋 C反气旋 D冷锋,画出过P点的锋面剖面图,10.m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11.此时,m、n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A.m、n两地都晴 B.m、n两地都有雨 C.n地有雨,m地晴 D.n地晴,m地有雨 12.下图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m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归纳共性,练习与感悟中再整理,位置特点、降水特点、形态特点、风向判定技巧,比

7、较差异,图文转换,大气的常考点: (1)大气运动(等值线图的应用分析) (2)气候(气温与降水图;成因、特征、分布规律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天气(天气图;天气变化及影响因素) (4)全球变暖及影响,三、研读教材,增强自学能力,近年来文综地理试题重视自主学习能力考核。或提供新型的图像,或提供新的地理知识,要求考生在新的情境下(可能是教材中从未出现过的知识和图像),利用试题提供的信息材料,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处理寻找到问题的答案(不仅仅是用记忆中结论与模板去答题)。,将教材视为“题材”,通过比较与归纳、推理与联想等方法解读教材 自主学习、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必修I第55页文字与图的研读,(比较法

8、)读图比较冷、暖锋的区别 (归纳法)结合图与文字材料,归纳冷、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a到b天气的空间变化,图3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由08时到20时,图中 A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B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杂乱无序,有序建模,情境运用,右图是“某年4月 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 垂直剖面图”,其中甲 (110E、40N)、乙(120E、45N)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78题。 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是 :,四、在区域与综合中提升学科思维能力,地理学科特征:区域

9、性和综合(整体)性 地理空间思维(空间位置、空间结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时空关系等)、地理过程分析、地理问题探究等能力,在基础上的材料、图表信息获取、解读、运用、表达等审解题能力;,近年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十分注重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大多以区域综合题的形式呈现,既在某一特定的区域背景中考察学生对自然地理要素间联系的理解程度或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分析评价能力。,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1)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的影响)。,1016 1014 1012,(1)答:A地未来30小时内因高压

10、脊(或天气系统)东移,风向将由东北风, 转为东风和东南风。同时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或气压梯度加大),风力略有增加。 随着风向由偏北转向南。偏南气流(暖气团)会使A地气温略有上升。,天气要素,影响天气因素,因果 对应,相互 联系,相辅 相成,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1)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天气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不考虑地形的影响)。(18分),1012 1014 1016,(1)答:A地未来30小时内因低压槽(或天气系统)东移,风向将由西南风, 再转为西风和西北风。同时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或气压梯度加大),风力略有增加。 随着风向由偏

11、南转向北。偏北气流(冷气团)会使A地气温略有下降,并有阴雨天气出现。,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14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2011年安徽)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 (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10分)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10分) (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10分),低 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原来基础温度) 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图上信息

12、,西北风特点) 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特殊,储备的区域地理知识) 偏北风 冷锋 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 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当地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 (结合材料逻辑分析推理) (判断为低压,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滑坡、泥石流 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 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 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纬度高 太阳辐射弱 是原因的吗?,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OA处形成冷锋,b处降水比a处多。回答14-16题,14. 当b处正午太阳

13、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时 A.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B.北太平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C.大洋洲等温线向南凸出 D.南太平洋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5. 若a处有广场旗杆上的一面旗帜,随着该天气系统的左移,旗帜指示风向发生的变化是 A.西北转东南 B.东北转西南 C.西南转东北 D.东南转西北 16. 此时,c、d两地的一般状况是 A.c地晴,d地有雨 B.c、d两地均有雨 C.c地有雨,d地晴 D.c、d两地均无雨,五、精选适练及时纠错与反思,1.认真听取教师建议,使高考复习方向“明”起来。 2.高质量地掌握基础知识、构建学科知识结构,使知识“活”起来。 3.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把所学三基“用”起来。 4.重视经典题目解析,总结方法规律,规范解题过程,使自我素质“强”起来。,最后的建议:,祝同学们 学习进步 明年高考 成绩优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