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病人的压疮成因及护理对策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62464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病人的压疮成因及护理对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骨科病人的压疮成因及护理对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骨科病人的压疮成因及护理对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骨科病人的压疮成因及护理对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骨科病人的压疮成因及护理对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科病人的压疮成因及护理对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病人的压疮成因及护理对策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科病人压疮成因分析与护理对策,2007NPUAP压疮的新定义: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或/和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骨科病人因牵引固定或手术或疾病自身原因需要长期卧床,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成因分析,骶尾部压疮位列骨科压疮首位。骨科病人多需卧硬板床休息,如脊髓损伤,脊柱肿瘤,胸腰椎骨折,下肢牵引固定及手术后病人。骶尾部成为病员身体主要的支撑点,压疮成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骶尾部压疮,骶尾部无肌肉附着,缺乏脂肪保护,紧贴床铺,长期受压或受摩擦力剪切力的作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容易发生压疮。另一方面,骶尾部属视野不易察觉处,如果不能做到及时翻身抬臀减压,患者

2、及家属对压疮防护知识不了解,骶尾部极易发生压疮。,骶尾部的生理结构是导致压疮发生的直接原因。,患者高龄,瘦弱,肥胖,营养不良,体质虚弱,强迫卧位,术后害怕疼痛不敢翻身等都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患者自身条件导致压疮的客观原因,研究表明: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组织代谢的氧需要量增加10%,持续压力引起组织缺血时,温度升高将增加压疮的易发性。过度潮湿引起皮肤软化及抵抗力降低;潮湿会浸润皮肤组织,削弱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造成局部皮肤水肿;有害物质易于通过且利于细菌繁殖,使得上皮组织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引起压疮。潮湿皮肤较干燥皮肤发生压疮的几率高出5倍。,高温与潮湿是造成压疮的环境因素,足跟压疮多由牵引

3、石膏外固定支具所致,体质瘦弱,营养不良,合并糖尿病等患者是好发人群。,足跟部压疮,足跟部处肢体的远端,血运不良,肌肉脂肪附着少,是压疮发生的内在因素,牵引固定则是压疮发生的外在因素。皮肤牵引时小腿上皮套因牵引锤的牵拉,使皮套下滑,牵引重力集结作用在足跟,造成足跟直接受压;骨牵引病员的患足会不自觉呈外旋下垂状,足跟承受患足重力卡压在帆布垫上;下肢石膏固定患者则由于石膏直接卡压足跟,石膏包裹患肢,造成血液回流障碍,导致足跟部压疮发生。足跟部压疮在骨科压疮中排第二位。,枕颌带持续牵引容易致下颌部压疮;两侧大转子皮肤是强迫卧位特别是侧卧位经常被疏于观察的部位;皮肤牵引带膝部两侧锁扣易卡压膝部两侧;锁骨

4、固定带的锁扣及铁环易卡压肩背部,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性压疮,在骨科临床护理中不容忽视。,其它部位压疮,护理对策,规范高危压疮的评估标准(Braden scale 和 waterlow scale) 加强压疮知识的培训 建立压疮及高危压疮监控体系 加强责任意识,提高护理技能,提高护士对压疮的管理能力,加强卫生护理,保持床单平整,清洁,干燥。出汗多可在患者背部加放一条吸汗的棉质毛巾,及时擦干,及时擦洗更衣,更换床单被套等,避免患者处于潮湿环境中。使用便盆时,避免生拉硬拽,可指导病员正确抬臀,必要时在便盆边缘垫布垫,以免擦伤皮肤;对长期卧床病员可指导抬臀运动,每天练习16-20次,每次持续2-3分

5、钟;对行牵引固定患者,经常巡视病房,及时调整牵引,保持体位正确有效,可协助与指导患者穿衣裤,避免皮肤牵引带或固定带与皮肤直接接触,或在易卡压处放置海绵垫或软毛巾,减轻局部组织受到的压力。,加强基础护理,采取正确的措施,对高龄,瘦弱,营养不良,肥胖,强迫卧位,术后使用镇痛泵者及合并糖尿病等患者,应重点观察与监督,严格交接班,使用气垫床,或在病员骶尾部置放水垫,用软枕凌空足跟;建立翻身卡,1-2小时巡视,重点查看骶尾部,足跟部,大转子皮肤受压情况,协助病员更换体位,或适时松解牵引,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高危人群,好发部位,重点观察,重点监督,严格交接班。,根据压疮分期,采取针对性治疗护理措施,1

6、、经常评估患者,向患者及家属做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使其主动参与护理。 2、减压护理: 气垫床、水垫、海绵垫、软枕头、翻身垫等。 定时翻身,间歇解除身体各部位的压力,是预防及治疗压疮最有效的措施。 掌握翻身技巧,避免拖、拉、推等动作。 3、加强营养,改善全身状况。,综合处理,透明贴、水胶体或泡沫敷料保护。换药间隔:710天或敷料自然脱落。,期 局部处理,创面渗液少:水胶敷料,如透明贴、溃疡贴、安普贴、薄形多爱肤等; 创面渗液多:藻酸盐水胶体敷料/泡沫敷料外敷。换药间隔:35天。 水泡的处理:小水疱:注意保护,可用水胶体敷料。大水疱: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挤出疱液,早期保留疱皮,用透明贴或溃疡贴

7、等水胶体敷料外敷。,期 局部处理,黑色期:机械清创或外科清创或自溶清创后充分引流(藻酸盐、脂质水胶体)高吸收性敷料外敷。换药间隔:12天。 黄色期:清创,水凝胶/水胶体糊剂、藻酸盐类敷料高吸收敷料或水胶体敷料或纱布外敷。换药间隔:23天。 红色期:水胶体糊剂高吸收性敷料或水胶体敷料外敷。换药间隔:35天。 窦道(潜行):渗出液多者用藻酸盐填充条高吸收性敷料或纱布外敷。渗出液少者用水胶体糊剂吸收性敷料或纱布外敷。,期、期 局部处理,谨慎处理,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严禁强烈和快速的清创。 早期可用水胶体敷料,使表皮软化。,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 局部处理,清创是基本的处理原则。足跟部稳定的干痂予保留。,不可分期 局部处理,了解骨科病人压疮的成因,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骨科压疮的认识;介绍骨科压疮的护理对策,有助于护理工作者采取或借鉴有效护理手段,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小结,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