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的实施管理与监测胶南政务网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62195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接种的实施管理与监测胶南政务网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预防接种的实施管理与监测胶南政务网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预防接种的实施管理与监测胶南政务网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预防接种的实施管理与监测胶南政务网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预防接种的实施管理与监测胶南政务网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接种的实施管理与监测胶南政务网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接种的实施管理与监测胶南政务网课件(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实施预防接种,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免疫规划科,主要内容,预防接种的实施 预防接种工作的管理 接种率报告与监测,接种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受种对象 本次应种者、上次漏种者和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中的未受种者。 清理接种卡(簿)。 主动搜索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儿童中的受种对象,与本地儿童同样管理。 采取预约 。,接种前的准备工作,领取疫苗 :受种人数 ,冷藏容器 准备注射器材 :1.1倍,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并在有效期内使 用 ,脊灰疫苗 准备药品、器械 :75%乙醇、95%乙醇、镊子、棉球杯、无菌干棉球或棉签、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1:1 000肾上腺素、自毁型注射器回收用安全盒及

2、污物桶等。,接种时工作,接种场所要求 省级示范门诊,市级规范门诊: 社区预防接种门诊标准: (1)接种门诊房屋总面积不得低于50m2; (2)接种门诊环境清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并与医院的病房、门诊用房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3)接种门诊应设预诊室(登记查体室)、接种室、观察室、冷链室和资料档案室,接种室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1/2,其它各室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局。设有专门的工作区或接种工作台,做到一苗一台,并有醒目的标志,接种时工作,核实受种对象 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及接种记录,确认是否为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 不属于本次的受种者,向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

3、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医学建议,并在接种卡(薄)和接种证上记录。,接种时工作,接种前告知和健康状况询问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7苗) 自费选择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同品种疫苗的 、二类疫苗:家长信/知情同意书 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 :书面记录,接种现场疫苗管理,疫苗冷藏 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 结过的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不得使用,接种前准备: 查验疫苗是否在有效期内 如果超过有效期,废弃疫苗 如果标签丢失,废弃疫苗,接种现场疫苗管理,注射剂型疫苗的使用 安瓿弹至底部,75%乙醇消毒安瓿颈部后,消毒干棉球/纱布包住颈

4、部掰开。 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下插入安瓿的液面下,吸取疫苗。 排空注射器内的气泡 :一小滴疫苗 自毁型注射器 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前,应当充分摇匀,接种现场疫苗管理,注射剂型疫苗的使用 冻干疫苗时,稀释液,安瓿内壁缓慢注入,轻轻摇荡,使疫苗充分溶解,避免出现泡沫。 未用完的疫苗: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冰排溶化后,应及时更换 ;未开启的疫苗存入冰箱冷藏室内,确保使用的是生产厂家提供的稀释 确保稀释液和疫苗是相同的温度 如果稀释液温度过高,可以先放入冰箱使之 冷却至疫苗相同的温度。,开启疫苗和稀释液的瓶盖 对于锡林瓶不要拔开胶塞,消毒,用生产厂家提供的稀释液进行稀释

5、用稀释注射器抽取稀释液,将针头插入疫苗瓶中,将稀释液注入冻干疫苗瓶中,把稀释用注射器放入安全盒中,接种后,将注射器直接放入安全盒中 不要回盖针帽,以免针刺伤,接种现场疫苗管理,接种操作 确定接种部位 见表1 消毒方法: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待凉干后立即接种。禁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安全注射:接种前方可打开或取出注射器具 ;在注射过程中防止被针头误伤 ;注射完毕后不得回套针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卡介苗,接种技术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 接种深度:皮内注射 接种剂量:0.1ml,卡介苗,接种反应处理原则 一

6、般反应: 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避免接触水或用手挠抓,以防止继发感染。,卡介苗,加重反应:无菌性脓肿 注射局部先有较大红晕,23周后接种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硬结、肿胀、疼痛。 炎症表现并不剧烈,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轻者可在原注射针眼处流出略带粉红色的稀薄脓液;较重者可形成溃疡,溃疡呈暗红色,周围皮肤呈紫红色。 溃疡未破溃前,有波动感。轻者经数周至数月可自行吸收。严重者破溃排脓,创口和创面长期不能愈合,有时表面虽然愈合,但深部仍在溃烂,形成脓腔,甚至经久不愈。,卡介苗,加重反应-处理原则 干热敷以促进局部脓肿吸收,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左右。 脓肿未破溃前可用注射器抽取脓液,并可注入适量抗生

7、素。不宜切开排脓,以防细菌感染或久不愈合。 脓肿如已破溃或发生潜行性脓肿且已形成空腔需切开排脓,必要时还需扩创,将坏死组织剔除。 有继发感染时,先根据以往经验选用抗生素,然后对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按照药敏培养实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换药时用3%硼酸溶液冲洗伤口,引流通畅。,卡介苗-接种注意事项,1.卡介苗的保存应有专人负责,不能与其他疫苗、药物混放。 2. 使用前核对品名、批号和失效期。如无标签、已过有效期、安瓿破裂或者有摇不散的颗粒均应放弃 3.介苗皮内接种剂量要准确,严紧皮下或肌肉注射防止引起经久不愈的深部寒性脓疡。 4.接种时要检查局部有无其他制品的后期反应。如有硬结缓种。接种含有吸

8、附剂的制品后4周内同臂不能接种卡介苗。 5.使用时卡介苗应注意避光。注射时应备用1:1000肾上腺素。 6.凡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病或其他皮肤病者均不予接种。,卡介苗差错-不良事件,原因: 1.皮内注射用卡介苗深入皮下或 肌肉内,超量接种; 2.和乙肝疫苗接种同一部位; 3.错将卡介苗当乙肝接种(1支)。,卡介苗差错-不良事件,表现 皮内BCG误种皮下,大部分儿童可发生局部的严重反应,先出现硬结,日渐扩大,局部无红、肿、热、痛感觉,约1个月后在结节中心开始软化,形成溃疡穿孔,溃疡向其他方向延伸,渐呈窦道或瘘管。病程较长,最长达6个月至1年以上,如BCG误注入肌肉

9、内,则在肌肉深部形成寒性脓肿。 伴有全身症状,主要是体温升高,低热者较多见,大部分在37.838.5左右,同时伴有乏力、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症状。,卡介苗差错-不良事件,处理原则-局部治疗 方法是用异烟肼50mg加于0.5普鲁卡因溶液于注射局部做环状封闭,每日一次,连续3次后,后再改每3日1次,共3次,每周一次,共三次,共计810次。可使局部不发生溃疡或淋巴结肿大等。,卡介苗,卡介苗溅入眼内怎么办? 卡介苗是由结核菌制成的活疫苗,若将其溅入眼内,就等于将卡介苗接种在眼睛里,同接种在皮内一样,经过一段时间局部就会发生免疫反应,出现红肿、化脓、结痂,形成疤痕,很可能造成眼睛失明。多应避免卡介苗溅入

10、眼内。 若一旦溅入眼内,应立即用清洁的冷水,最好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反复多次冲洗,切忌用手或其他织品揉擦,经冲洗后再用新配置的 0.5链霉素滴眼,每12小时1次,以后可酌情减少,连滴23天,对链霉素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眼药水或眼膏,每日34次,连用23天。,乙肝疫苗,接种技术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 接种深度:肌内注射 接种剂量:酵母苗16岁以下5g/0.5ml,CHO苗10g/1ml、 20g/1ml,乙肝疫苗,免疫程序 全程接种3针,接种时间为0、1、6个月,即第1针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2针在第1针接种后1个月接种(12月龄);第3针在第1针接种后满6个月(58月龄)接种。如果

11、出生后满24小时内未能及时接种,仍尽快补种。第2针和第1针间隔不得少有1个月。如第2针滞后时间较长,第3针与第2针间隔不得少于2个月。,乙肝疫苗,免疫效果 规定全程后1个月(第7个月)查抗体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乙肝疫苗,加强免疫问题 儿童婴幼儿时期完整地打过三针程序,不再加强 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结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触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

12、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毒品者等。,乙肝疫苗,意外暴露HBV后预防: 在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血清学检测: 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 主动和被动免疫: 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10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0mIU/ml者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20g),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g)。,脊灰疫苗,接种技术: 口服

13、疫苗 ,月时各服一粒,岁时加强 接种门诊准备好一次性小勺及水,现场口服,禁止家长或监护人带回家,避免疫苗衍生性病例的产生,百白破三联疫苗,接种技术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或臀部 接种深度:肌内注射 接种剂量:0.5ml,DPT的臀部注射部位:臀部外侧上部分,接种副反应,全身反应 体温升高,1016小时达高峰,有时2448小时达高峰,儿童有时表现哭闹不止,烦躁不安,嗜睡,个别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处理原则: 对症治疗,降温、镇静或使用抗过敏药。,接种副反应,.局部反应 一般发生在10小时后,表现为红肿、疼痛、发痒,12日内消失;出现硬结,大多数人10日内消失,少数人数日内消失。 处理原

14、则:常用热敷,土豆片,再次注射时避开硬结。,接种副反应,3加重反应 在皮肤表面,出现2cm 左右的炎症浸润,隆起,形成硬性红肿,硬结形状各异,大小不等,最多直径可达4cm,轻微压痛。10天后局部开始松软,表皮转成暗紫色。 接种的部位引起无菌性化脓,主要是含有氢氧化铝难以吸收,与疫苗接种时未摇匀,个体差异有一定的关系。,接种副反应,接种人员引起的原因 1 不能正确的掌握接种技术,使用疫苗前未能充分摇匀; 2注射部位不准确,深度不够; 3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未避开硬结; 4针次增加,接种副反应,疫苗引起的原因 与百日咳菌苗的内毒素有关,抗原引发毒性反应(无细胞百白破)。 破伤风、白喉类毒素引起的过

15、敏反应。,接种副反应,无菌性化脓的处理原则 同卡介苗无菌性脓肿的处理原则 无菌抽脓,避免切开,防止感染,换无细 胞百白破或注射部位,麻疹疫苗,接种技术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接种方式:皮下注射 接种剂量:0.5ml,麻疹疫苗,接种程序:个月,.岁,岁 疫苗的血清学效果 注射1周后产生抗体,1个月以上达高峰,阳转95,经15年观察80以上尚可测到抗体。 应急接种效果 当麻疹野病毒感染时,潜伏期约1014日,接种后抗体产生的时间比感染后抗体产生的时间短,接种疫苗是最好的应急措施。,麻疹疫苗常见的异常反应,过敏反应 疫苗内含有鸡胚细胞和小牛血清,对鸡蛋过敏者慎重。 过敏休克 少见 过敏

16、皮疹 10小时后出现,可表现为麻疹样、猩红热样。,乙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 将乙脑SA14-14-2减毒株接种于地鼠肾细胞,收获病毒液,加保护剂冻干制成 活疫苗通常是淡黄色疏松体,加稀释液溶解后为橘红色液体,乙脑疫苗存放,乙脑疫苗应存放在冰箱中最温暖的部分。 在下部制冷的冰箱中,乙脑疫苗放在接近上部的地方。不要放在冰箱的底部或中部。 在上部制冷的冰箱中,乙脑疫苗放在中间或临近底部的地方。不要放在顶部,因为顶部直接地在制冷机的下面,非常冷。 在把疫苗放在冷藏包中之前,先适当地放好冰排。 从速冻器中取出冰排,直到摇动冰排可以听见声音后再用。这说明冰排不会把疫苗冻住,但可以保证疫苗在冷藏条件下。,乙脑疫苗存放,乙脑疫苗在2C和8C条件下保存,液体疫苗和稀释后的疫苗不能冷冻 减毒活疫苗稀释后,最多可以存放1小时 超过时间后,所有剩余的稀释疫苗都要丢弃。,乙脑疫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