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3_12 我与地坛(节选)巩固提升(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511866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3_12 我与地坛(节选)巩固提升(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3_12 我与地坛(节选)巩固提升(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3_12 我与地坛(节选)巩固提升(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3_12 我与地坛(节选)巩固提升(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3_12 我与地坛(节选)巩固提升(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3_12 我与地坛(节选)巩固提升(含解析)粤教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2 我与地坛(节选)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跌宕/档案点缀/啜泣载歌载舞/车载半量B剥蚀/剥皮雕琢/琢磨穷街陋巷/街谈巷议C奢侈/秩序谄媚/陷害给予/供给D坍圮/枸杞恓惶/栖息窸窣/荟萃解析:选D。A.dng,zhu/chu,zi;B.b/bo,zhu/zu,xing;C.ch/zh,chn/xin,j;D.p/q,x/q,s/cu。2下列语句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我与地坛是有口皆碑的好散文,其丰沛的力度,使所有读过的人都不得不认真思考人生的诸多问题。人生是苦役,但并不是说,人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苦役中就找不到尊严和欢乐。史铁生的文字有

2、一些苍凉,但在那苍凉的底色下埋藏的正是对人生入木三分的认识。A有口皆碑B丰沛C旷日持久D入木三分解析:选B。“丰沛”形容雨水等充足。不能用来形容力度。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实现公平,国家要建立起正常调整社保待遇,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B这本书改变了曾鲲的命运,深受刺激的他觉得铁路关乎中国未来经济的兴衰,于是舍弃了学军事,改学铁路管理专业。C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还是市场供求关系紧张造成的,前两年土地供应不足,导致现在市场上住宅供应量有限。D改革对一线教师来说,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不管是分数降低,还是等级制评价、一年多考,这都需要老师重新思

3、考教学方法,以适应新题型、新要求。解析:选B。A项,成分残缺、“建立”缺少宾语“机制”。C项,句式杂糅。改为“主要原因还是市场供求关系紧张”或“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紧张造成的”。D项,搭配不当,应该把“提出了”改为“是”。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史铁生的离去令人痛惜,作家张炜在接受周末记者采访时说:“_。”不能不去想象他的劳作,他是怎样写出这一个个字的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地将思与诗投掷到这个异常喧嚣的世界上我知道这是他把全部生命凝聚成一道强光,照射到无边的夜色深处我不知道还有谁像他一样,在这样的情与境下凝神打量或闭目冥思,燃烧自己铁生是这个时代

4、难以消逝的声音而后他出版的每一篇文字,只要读到,都让我获得一次次特别的感动ABCD解析:选C。是对史铁生总的评价,后面的几句是对这一评价的解释。是对史铁生品格的赞扬,是通过比较进一步突出史铁生的特点,三句联系较为紧密,是说史铁生的创作,是说创作的艰辛,有“文字”“一个个字”相照应,是对史铁生以生命创作出的“文字”的赞扬。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老海棠树 史铁生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

5、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然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

6、哪里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奶奶就起来主动扫院子,“唰拉唰拉”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候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

7、:“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的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

8、。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5作者在第一自然段说:“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从全文看,“张望”这一神态体现了奶奶怎样的心态?答:_解析

9、: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结合下文奶奶想有一份工作,想读懂报纸等内容简要分析即可。答案:希望有一份工作;希望跟上时代;希望自己不被时光抛弃(或希望自己对亲人和社会更有用)。6有人认为,写第二自然段主要是为了体现奶奶对“我”的关爱。你同意吗?为什么?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联系下面的文字乃至全文看,这段文字不尽是关爱,也是奶奶对“我”的羡慕,对自己年暮后不能做更多工作的无奈。答案:不同意。此段确实写了奶奶对“我”的关爱,但这不是主要的。作者描写奶奶的语言、神态、动作,并以“我”的形象作烘托,主要是为了表现奶奶对孩童人生的羡慕,对自己年暮后不能做更多工作的失落、无奈。7“老

10、海棠树”这一形象在本文中起到哪些作用?答:_解析:老海棠树在文中具有线索作用和象征意义。结合奶奶活动的环境和老海棠树的特点分析即可。答案:“老海棠树”是全文线索,作者围绕着“老海棠树”组织材料,写奶奶的人生晚景。“老海棠树”是奶奶人生的象征,既象征了奶奶渴望更有用、渴望跟上时代的可敬可叹的生命品格,也象征了奶奶的命运。“老海棠树”是烘托奶奶形象的一个景物,寄托了“我”对奶奶的思念和愧悔。三、语言表达8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写句子。要求: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与上下文构成排比。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最容易想起的人是母亲。在我们人生的小河上,每片帆影、每圈涟漪都与母亲息息相关,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丝绵被

11、,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母亲是_,_,_;母亲是_,_,_;母亲是航行中的港湾,当你颠簸受伤时,深情的安慰和鼓励,让你再次扬帆起航。解析:从横线前后的语句形式看,首先要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找出母亲的喻体,然后采用“当时”的句式,表达母亲对你的爱。答案:(示例)黑暗中的一轮明月当你迷失方向时柔和的光芒和意蕴使你走出迷惘荒漠中的一泓清泉当你口渴难耐时淡雅的馨香和醇美令你神清气爽9把下面画线的部分改写成主谓结构式的短语,不得随意增加文字。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

12、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答:_解析:画线部分均为动宾结构式的短语,变换成主谓结构式的短语时需要调整陈述的对象。应分别以“琉璃”“朱红”“高墙”“玉砌雕栏”为陈述对象。答案: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剥蚀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一段段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又散落了。10假设你的高中语文老师张老师今天退休。她有38年教龄,学生遍布各地,深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但告别教坛之际,她不免有着深深的依恋之情。请你拟写几句寄语送给张老师。要求:(1)用上一定的修辞,语言生动,有形象性和抒情性;(2)语言得体;(3)不超过30字。答:_解析:寄语老师,实际上是要表达对老师的赞颂,赞颂要符合老师的职业特点,可以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有形象性和抒情性。答案:(示例)德才馨教坛堪称师表,桃李满天下足慰平生。11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答题。(1)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答:_(2)写出漫画的寓意。答:_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说明漫画内容要对漫画进行整体解读,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