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试卷】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附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510611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试卷】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名校试卷】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名校试卷】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名校试卷】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名校试卷】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校试卷】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试卷】四川省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附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 史(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

2、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以下人物中都不属于这一学派的是( )韩非子商鞅孟子老子ABCD2明末思想家黄宗羲被尊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他的思想主要反映在明夷待访录中。“明夷”本为周易中的一卦,“明”即是太阳(离),“夷”是损伤之意。“明”又意“大明”,“夷”有“诛锄”之解。作者为自己的作品取这样的名字的意图不包括( )A鉴于明亡的教训,为满清统治者提供治国的宝贵经验B暗含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愤懑和指责,对太阳再度升起照临天下的期盼C反映出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有识之士身处患难,壮志难抒D对明亡饱含悲痛,企图从历史中寻找经验教训,光复故国3论文的关键

3、词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的关键词有“哲学家”,“美德即知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普罗泰戈拉B苏格拉底C孔子D墨子4近几年汉字书写与传承问题,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他们呼吁莫让手机电脑毁掉汉字书写的美好。从唐代至明清一直作为官府文书和科举考试的正式字体是( )A .楷书 B.行书 C.草书 D.隶书5泰勒斯因为见到水有三态的变化,进而推想其他物质的形成也是依据相同的原理,提出“万物皆为水”的理论;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节制肉身的欲望,解放灵魂,以唤起因肉体牵绊而被遗忘的知识”。柏拉图认为“所有人类感官感受到的知识和价值,都源自于理性世界

4、”。三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 )A形成于雅典民主由盛转衰的时期B启迪着人们理性思考问题的智慧C与智者学派的基本观点完全对立D以隐晦的比喻来解释事物的成因6“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地方”指的是( )A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B都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C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7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介绍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他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在于,国家议员和总统自下而上地由民众选举,

5、议会对于来自民间的意见,“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循同”。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书对开阔人们的眼界起了积极作用B魏源认识到了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C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D魏源在该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8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B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C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D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91895年,严复在直报上连续发表政论文章

6、,痛诋尊崇君主专制思想,而盛赞西方民主政治;指斥“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而人民才是国家的“真主也”。据此推知,严复( )A否定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B宣传了西方民主共和思想C是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D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10美国历史学教授尼尔弗格森在2010年发表的题为全球力量格局向东倾斜的10年一文中说,就在这个10年接近尾声的时候,他才真正领悟:“我们正在经历500年西方统治的最后阶段。西方世界体系的源头在欧洲,在过去几个世纪内凭借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欧洲将其市场经济和文化开枝散叶,成功地以较少的人口统治了世界几百年。然而我们已经看到,未来的世纪将是一个美国霸权逐渐削弱、世界重心

7、重新向东方倾斜的进程。”下列关于材料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欧洲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一直是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B欧洲能够长时期主导世界缘起于工业化和世界市场的形成C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格局尚未真正形成D当今国际格局西方整体上仍然占主导地位,但其影响力逐渐在减弱111816年,由于海难,法国一百五十多名乘客被贵族舰长抛在临时搭制成的一只木筏上,最后只有10人幸存下来。籍里柯聆听幸存者的叙述,激发灵感,创作一幅饱含激情和想象力的油画梅杜萨之筏,再现那惊心动魄的场面。该油画的风格属于(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印象主义12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很多父亲观看后表示会更加珍惜

8、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会腾出时间多陪陪孩子。这体现了电视的主要功能是( )A资讯传播B艺术欣赏C大众娱乐D社会教化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论述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4世纪以来西方民族国家El益崛起,他力图建立以单一民族为基础的不受教会控制的民族国家。16世纪布丹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历史国家观,进而提出了“主权,观念,近代意义的国家概念由此产生。英国思想家霍布斯与洛克二人用自然法理论阐述国家起源,厥功至伟,认为国家是人民契约、人民让渡自己部分权利的产物。由于被授予权力者也是契约的参加者,也要受契约束缚,如其违约,也要受惩罚,人们有权反抗,甚至重新订约,另立新的统治者。依据

9、自然法则,伏尔秦提出“人人自由,人人平等”理论。洛克指出:“人们联合成为国家和置身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摘编自庞金友近代西方国家观念的逻辑与谱系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梁启超发文说:“今天下之可忧者,莫中国若;天下之可爱者,亦莫中国若。吾愈益忧之,则愈益爱之;愈益爱之,则愈益忧之。”l912年孙中山又进一步指出:“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如美利坚之合黑白数十种之人民,而冶成一世界之冠之美利坚民族主义,斯为积极之目的也。五族云乎哉。夫以世界最古、最大、最富于同化力之民族,加以世界之新主义,而为积极之行动,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吾

10、决不久必能驾美迭欧而为世界之冠。”摘编自曾科+近代中国人的国家观念与世界意识(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西方国家观念的主要区别及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西方国家观念的共同影响并谈谈启示。评卷人得分三、非选择题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一般来说,历史概念应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该历史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要素;该历史事物的背景和发展演化过程;该历史事物的特征或影响。要求:结合历史概念的相关要求和特征,对“理学”进行概念表述。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15思想的发展具有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

11、人文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晚明,随之而来的是精神文化、道德伦理也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的理学,由于其弊端日显,而渐渐为士人们攻讦和唾弃。一种崭新的革新运动悄然兴起。从而在晚明泛起了一股汹涌澎湃的人文主义思潮,在中国思想文化解放史上刻下了深深的印痕。是不可能完成社会转型历史使命的摘编

12、自高建立晚明人文主义思潮与社会风习的转变等材料三 “在文化氛围上,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改良过的欧美新文化替代旧文化,进一步启迪了民智,沟通了东西文化交流,使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次;在思想上,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并使自由主义、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中国近代史纲要(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晚明人文主义思潮是“不可能完成社会转型历史使命的”?(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三大思潮形成的原因。32018

13、-2019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 史(文)答 案1D【解析】根据“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可见这一学派是法家,因为法家主张重农抑商,打击旧贵族,结合所学知识,属于法家,属于儒家,属于墨家,故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名师点睛】法家是先秦诸子中颇具影响的一个学派,主张以“法”治国,反对仁义;强调明刑尚法、信赏必罚;主张发展经济,富国强兵;主张君主专制,尊主卑臣,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2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14、力,从题型而言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宜用排除法,结合材料中文字“明”又意“大明”,“夷”有“诛锄”之解和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在政治上坚决主张反对清政府外族统治,希求“反清复明”,所以A项说法明显错误与史实不符,符合题意。BCD三项说法正确,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思想)。3B【解析】普罗塔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孔子提出“仁”“礼”等思想,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尚贤”,故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的思想。【名师点睛】苏格拉底主张:(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认为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美德是关于善的知识;(3)主张“认识你自己”,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4A【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隶书始于秦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