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 第4单元 聆听元散曲 课时分层作业24 讥时咏史散曲二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509832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 第4单元 聆听元散曲 课时分层作业24 讥时咏史散曲二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 第4单元 聆听元散曲 课时分层作业24 讥时咏史散曲二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 第4单元 聆听元散曲 课时分层作业24 讥时咏史散曲二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 第4单元 聆听元散曲 课时分层作业24 讥时咏史散曲二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 第4单元 聆听元散曲 课时分层作业24 讥时咏史散曲二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 第4单元 聆听元散曲 课时分层作业24 讥时咏史散曲二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 第4单元 聆听元散曲 课时分层作业24 讥时咏史散曲二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24 讥时咏史散曲二首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00362123】 A銮舆(y)夸荐(jin)嬉笑(x)B奸谋(mu) 挫折(cu) 运蹇(jin)C嫉妒(d) 恁忒(mn) 旌节(jng)D落枕(lo) 德过(d) 忌讳(hu)CC项,“恁”读n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士夫:指人民B老天只恁忒心偏 只恁:只怨C折挫英雄 折挫:磨折、挫折D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 銮舆:天子的车驾,代指天子BB项,只恁:如此,这样。3下列对看岳王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曲前半部分以叙事为主,后半部分转入抒情,两部分既

2、层次分明,又一气呵成。B本曲用词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却”字陡转,“妒”、“奸”二词的使用,可见作者爱憎分明。C深入对比中刻画了英雄形象,写出了百姓的苦难,也揭示了南宋王朝灭亡的原因。D作者以西湖上风雨不断作结,朦胧而伤感,愁怨之情显得深广绵长。C曲词中只是说出百姓对英雄的凭吊,未写百姓的苦难。4下列语句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导学号:00362124】 A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B折挫英雄,消磨良善。C志高如鲁连,德过如闵骞。D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DD项,是排比,其他三项为对偶。5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讳嫌”就是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

3、讳,为贤者讳是古代避讳的总原则。如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秀才”为“茂才”。B擢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但是唐宋时的“进士”有别于明清时的“进士”。C礼部是古代官署“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等事宜。D“谥”即谥号,是古代对君、侯、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在其死后追封的称号,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品德,谥号只能由朝廷授予。D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6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岁月变迁,曾经在上海街头风光一时的老艺人们风流云散,经历着各自

4、不同的命运。中国官方正式承认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但是新航母的性能和美国航母相比只能望其项背,一时难以赶超。埃菲尔铁塔共有钢梁1800多根,铆钉1050846个,建成后一百多年来,却没有更换过任何一个部件,其组装工艺令人叹为观止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不孚众望地突破了400亿元人民币大关,国产电影更是创下了票房的历史新高,但“口碑差票房高”现象依然存在。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后,民众生活明显改变,咖啡成为下里巴人的重要食品。当时,工人生活环境恶劣,工作时间长,咖啡成为保持精力的必需品。2毛5的农机具补贴,4分钱才会补到农机具身上,可以说明腐败分子细大不捐,过手就要拿钱。ABC DA风流云散:像风一样

5、流走,像云一样飘散。望其项背:能够看到别人的颈项和脊背。比喻有能力赶得上。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舍弃。常指收罗的东西多,毫无遗漏。7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为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养成文明排队、有序乘车、遵守公共交通的习惯,现长期面向社会招募站台引导志愿者。B国际民航组织处提议设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以便民航客机及时回避并了解在飞越交战地区时可能遇到的危险。C在这部农村题材的小说中,温馨的乡村人际关系难见踪影,传统的乡村文化几乎毁坏殆尽,令人不禁感慨系之。D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6、,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D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成分残缺,应为“遵守公共交通规则”。B项,语序不当,应为“了解并回避”。C项,语义重复,应去掉“几乎”。8请你用简洁的说明性文字介绍下面这幅漫画,然后用一句话写出它的寓意。【导学号:00362125】 介绍:_寓意:_【答案】介绍:这是一幅标题为“解决问题”的漫画。画面左下角是一个内有“问题”二字的大大的没有盖子的黑色窨井;右边有一个人手拿小小的窨井盖,边跑边扭过头说:“正在着手解决!”寓意:讽刺(批判)了那些口头承诺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或“不负责任”“敷衍塞责”等)的人或行为。或:讽

7、刺了一些人对于出现的问题,不是切实想办法解决,而是应付上级,妄图遮掩隐瞒的行为。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城市里有或大或小的绿地,绿地多了,_。但我们时常能看到一副“板寸”样子的草地,吸尘能力明显下降,因而频繁地剪草是不环保的做法。草高达50厘米,可修剪一次,科学研究发现,草长得高不光草叶能大量吸纳空气中的污染物,_,下雨后就能把更多的雨水送到地下,_,二来缓解城市内涝。_【答案】可以提升地表的吸尘能力草根还会大量吸收地表的雨水一来解决空气净化问题二、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011题。【导学号:0036212

8、6】 双调蟾宫曲旅况阿鲁威理征衣鞍马匆匆。又在关山,鹧鸪声中。三叠阳关,一杯鲁酒,逆旅新丰。看五陵无树起风,笑长安却误英雄。云树蒙蒙,春水东流,有似愁浓。10下列对本曲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将远行出发前整理征衣鞍马的准备工作,用“匆匆”加以渲染,表现出一种萍踪无定、惯历风霜的沉郁和悲壮。B“又在关山”中的“又”字是句眼,自伤、自叹、自嘲、自解,都在这一个字中。C“逆旅新丰”运用马周客乡受辱的典故,抒发了自己落魄风尘、怀才不遇的感慨。D“笑长安却误英雄”一句中的“笑”字既包含着书剑飘零的凄楚、功业无成的自嘲和无奈,也表现了蔑视功名利禄的旷达和乐观。AA项,“用匆匆加以渲染”分析不

9、当,应是以“匆匆”二字一笔带过。11请从写法和艺术效果上赏析“云树蒙蒙,春水东流,有似愁浓”。_【答案】“云树蒙蒙,春水东流,有似愁浓”三句,使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用有形之物描绘无形之情,借浩荡的江水、苍茫的云树,表达了作者浓重的愁情。【诗意】整理齐行装骑乘,匆匆跨上了征程。又亲历了关山的风尘,又听到了鹧鸪“行不得也”的啼声。送别的歌曲已经唱罢,一杯薄薄的水酒壮行,寄居在新丰客舍,不见知遇之人。看五陵荒芜,再无坟树惹起秋风,帝王的霸业也那样无凭。笑长安的事业功名,把多少英雄误尽。远方的云树蒙蒙一片,难辨难分,那滚滚东流的春水啊,就像我心中浓重的愁情。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13题。中吕普天

10、乐滕宾淡烟迷,遥山翠,秋天雁唳,夜月猿啼。小径幽,茅檐僻,秋色南山独相对,傲西风菊绽东篱。疏林鸟栖,残霞散绮,归去来兮。【注】绮:锦缎。12下列对本曲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淡霭迷蒙,远山青翠。秋光中独自与南山相对,西风中傲然挺立的菊花绽放在东篱。疏林中鸟儿栖息,残余的晚霞像锦缎一样鲜亮美丽。这是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来写景。B通过对淡烟、翠山、幽径、僻檐、疏林、残霞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乡村秋暮的清幽、美丽。C南山孤独相对,秋菊傲立西风,赋予南山、秋菊以人的感情,传达出作者的人格追求及对隐居环境的喜爱。D“秋色南山独相对,傲西风菊绽东篱”化用陶渊明饮酒诗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1、,描绘出秋光的寥廓、美丽。“残霞散绮”化用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的名句“余霞散成绮”,描绘出天边晚霞的美丽、鲜亮。AA项,无“听觉”。13这首散曲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原曲简要分析。_【答案】(1)表达了归隐田园的强烈愿望。(2)通过描绘“秋色南山独相对,傲西风菊绽东篱”的图景,化用陶渊明写归隐生活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用典),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3)通过末句“归去来兮”直抒胸臆,引用陶渊明表明归隐愿望的名篇归去来兮辞中的“归去来兮”之语,表达了归隐的愿望。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1415题。双调水仙子讥时张鸣善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 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哄。 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 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14试分析这支曲子意象选择和描绘的特点。_【答案】选择形似而实非的意象,用漫画式的手法加以丑化、变形,讽刺元代社会高官显位以假充真、腐朽虚伪的现实。15试分析这支曲子语言和结构上的特点。_【答案】语言:鼎足对(兼用对偶与排比)的运用,容易收到连珠炮似的效果,适宜于嬉笑怒骂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