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人生百相 课时分层作业12 鸿门宴 鲁人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509360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人生百相 课时分层作业12 鸿门宴 鲁人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人生百相 课时分层作业12 鸿门宴 鲁人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人生百相 课时分层作业12 鸿门宴 鲁人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人生百相 课时分层作业12 鸿门宴 鲁人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人生百相 课时分层作业12 鸿门宴 鲁人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人生百相 课时分层作业12 鸿门宴 鲁人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4单元 人生百相 课时分层作业12 鸿门宴 鲁人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十二)鸿门宴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鲰生(zhu)美姬(j) 飨士卒(xing) 要项伯(yo)B玉玦(ju) 瞋目(chn)目眦尽裂(z) 孰与君少长(chng)C戮力(l) 刀俎(c)与臣有郤(x) 按剑而跽(j)D樊哙(kui) 姓靳(jn)置车骑(j) 奉卮酒为寿(zh)DA项,“鲰”应读zu; B项,“长” 应读zhng;C项,“俎” 应读z。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毋从俱死也从:跟从B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意思C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举:举起D得复见将军于此 得:能够BB项,意:料想。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分

2、类,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52662096】沛公军霸上常以身翼蔽沛公不可不语沛公欲王关中吾得兄事之项伯杀人,臣活之A/B/C/ D/B为名词用作动词;为名词作状语;为使动用法。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AA项,妇女:古今意义相同,都是成年女子的统称。B项,婚姻:古义指儿女亲家;今义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C项,非常:古义指意外的变故;今义指形容词,异乎寻常的,特殊的,副词,十分,极。D项,山东:古义指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5从句式的角度分析,

3、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客何为者夫晋,何厌之有具告以事长于臣若属皆且为所虏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此天子气也沛公安在A/B/C/D/C为判断句;为宾语前置句;为状语后置句;为被动句。6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距关,毋内诸侯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D杀人如不能举AA项,距:通“拒”;内:通“纳”。7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52662097】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

4、他攻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鸿鹄之志”等成语,均出自本文。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C“鸿鹄之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译文:_(2)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译文:_【解析】翻译第(1)句时,要注意“然”“固”“且”的含义;注意“为之奈何”固

5、定句式的翻译。第(2)句注意翻译出反问句和判断句的语气。【答案】(1)沛公沉默片刻,说:“本来(就)不如他呀。对此将怎么办呢?”(2)沛公不先攻入关中,您怎么能够如此轻易地入关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劳您却攻打他,这是不符合道义的。二、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导学号:52662098】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何进韩信,汉王

6、以为大将军,说汉王令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计户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属任何关中事。汉五年,已杀项羽,即皇帝位。列侯毕已受封,奏位次。乃令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信。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上乃下何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曰:“夫职事,苟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陛下

7、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陛下何疑宰相之浅也!”上不怿。是日,使使持节赦出何。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高祖崩,何事惠帝。何病,上亲自临视何疾,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知臣莫如主。”帝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何死不恨矣!”(选自汉书萧何曹参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B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C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D长安

8、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C“上林中多空地”为主谓结构,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项;“民得入田”为主谓结构,不能断开,据此排除D项;“毋收稿”为动宾结构,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项。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布衣”指一般平民,后也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B“从事”指处置,也指将某类事情当作职业去做。C“持节”中的“节”是指传达命令的符节。D“顿首”指磕头。古代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B从事,指一般的属官。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萧何不贪图钱财,深谋远虑。入关中之后,不像其他将领一样抢夺金帛财物,而是将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

9、收藏起来。B萧何善于治国抚民,供粮给士。刘邦领兵打仗,萧何镇守关中,制定法令,安抚百姓,并且能够为刘邦及时补充兵员,供应粮草。C萧何识人爱才,善于自保。向刘邦推荐富有军事才能的韩信。韩信封侯之后,欲起兵谋反,萧何向吕后献计谋杀了韩信。D萧何尽忠职守,为国分忧。萧何看到上林苑中有许多空地,为百姓请求耕种,不惜忤上坐牢。高祖去世后,萧何主动向惠帝推荐宰相人选。D萧何为民请耕上林苑中空地,并没有想到会因此坐牢;萧何也没有主动向惠帝推荐宰相人选。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译文:_(2)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译文:_【解析】(1)

10、关键词“留收”“填抚”“谕告”。(2)关键词“数”“遁”“辄”。【答案】(1)萧何以丞相的身份接管并留守于巴、蜀,镇抚、谕告境内的百姓,并让他们供给军粮。(2)汉王在战场上多次丧师逃跑,萧何经常征发关中的士卒,随时补充汉王军队的损失。【参考译文】萧何,沛县人。因为他的文章没有疵病,而成为沛县的主吏掾。高祖还是平民的时候,萧何曾多次在吏事上偏袒高祖。高祖后来做了亭长,萧何又经常帮助他。等到高祖起义做了沛公,萧何曾经任丞督事一职。沛公到了咸阳后,将士们都争先恐后地瓜分府库储存的金帛财物,然而萧何却先进去把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收藏起来。沛公之所以能详细地了解到天下要塞、户民多少、强弱分布、人民的

11、疾苦等的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藏了这些图书。沛公当了汉王后,让萧何做丞相。萧何推荐了韩信,汉王让韩信做大将军,(萧何)说服汉王令他引兵东进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接管并留守于巴、蜀,镇抚、谕告境内的百姓,并让他们供给军粮。汉二年,汉王联合诸侯攻打楚国,而萧何留守在关中,帮助太子,治理栎阳。制定了法令规约,建立了宗庙、社稷、宫室、县邑,并经常上书给皇上,皇上许可的就去做;来不及上书的,就以合适的方式去做,等到皇上回来后再告诉皇上。并且计算户民数量转运粮饷,以供给军队使用。汉王在战场上多次丧师逃跑,萧何经常征发关中的士卒,随时补充汉王军队的损失。皇上因此把关中事务专门交给萧何处理。汉五年,汉王杀掉

12、项羽之后,做了皇帝。列侯受封完毕,上奏位次。(皇上认为萧何功劳最大,)于是让萧何做第一,并恩赐他可以佩剑穿鞋上殿,进朝廷时不必小步疾行。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用萧何的计策杀了韩信。后来萧何替百姓上书说:“长安耕地少,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闲置不用,希望能让百姓进去耕种,不收秸秆做野兽的食物。”皇上大怒说:“相国收了商人的贿赂,竟然替他们请求我的林苑!”于是下令把萧何交给廷尉,让他戴上刑具把他拘禁起来。几天后,王卫尉侍奉皇上的时候,走上前说:“为官办事有利于民的事情就上书请愿,这才是真正的宰相的职责。陛下怎么能怀疑这是相国接受了商人的钱呢!陛下不必把宰相看得如此浅薄!”皇上听了之后很不高兴。这一天,派使者拿着符节去赦免萧何。萧何年事已高,素来行事恭谨,光着脚入朝谢罪。皇上说:“相国不要这样!相国为百姓请求我的林苑却没有得到批准,这使得我就像是桀、纣一样的君主,而相国却是贤能的国相。我之所以治罪相国,只是想让百姓知道我的过错。”高祖死后,萧何辅佐惠帝。萧何病重的时候,皇上亲自去探望他,问萧何说:“您百岁之后,谁能代替您呢?”萧何回答说:“没有比皇上更了解臣下的了。”皇帝说:“曹参如何?”萧何点头说:“皇上找到贤才了,我就算死也没有可后悔的了!”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