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5 逍遥游(节选)教师用书 鲁人版必修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509324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5 逍遥游(节选)教师用书 鲁人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5 逍遥游(节选)教师用书 鲁人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5 逍遥游(节选)教师用书 鲁人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5 逍遥游(节选)教师用书 鲁人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5 逍遥游(节选)教师用书 鲁人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5 逍遥游(节选)教师用书 鲁人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深邃的人生感悟 5 逍遥游(节选)教师用书 鲁人版必修5(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逍遥游(节选)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北冥(mn) 鲲鹏(kn) 抟(tun)迁徙(x) 坳堂(o) 草芥(ji)夭阏() 决起(xu) 蜩鸠(tio)舂粮(chn) 万仞(rn) 蟪蛄(hu)()大椿(chn) 斥安鸟(yn) 泠然(ln)蓬蒿(ho) 齐谐(xi) 晦朔(shu)沮丧(j) 榆枋(fn) 翱翔(o)恶乎待哉(w) 数数然(shu) 知效一官(zh)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北冥有鱼(“冥”同“溟”,海)2亦若是则已矣(“则已”同“而已”,罢了)3三餐而反(“反”通“返”)4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5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6而

2、征一国者(“而”通“能”,才能,能力)7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指变化)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实词(1)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名词,名利)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2)知小知不及大知(名词,通“智”,智慧)未有知其修者(动词,知道)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其真不知马也(动词,识别)(3)适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动词,到)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形容词,满足)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动词,女子出嫁)适得府君书(副词,刚才)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动词,享受)(4)若其翼若垂天之云(动词,如,像)若夫乘天地之正(与“夫”组成句

3、首语气词,用以引起下文,有“至于说到”的意思)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人称代词,你们)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动词,如,比得上)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连词,如果)2虚词(5)其其翼若垂天之云(代词,代“鹏”)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代“水”)彼其于世(语气词,无义)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是还是)(6)之鹏之徙于南冥也(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代词,它)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之二虫又何知(指示代词,这)(7)而怒而飞(连词,表修饰)化而为鸟(连词,表顺承)水浅而舟大也(连词,表并列)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连词,表转折)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

4、因果,“因而”)而御六气之辩(连词,表递进,“并且”)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而后乃今将图南(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3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符合;使信任4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到来5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形容词作名词)郊野,近郊6齐谐者,志怪者也(形容词作名词)怪异7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名词用作动词)向上飞;向下落8虽然,犹有未树也(名词用作动词)树立9水击三千里(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即使这样。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2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古义:饱的样子

5、。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3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4野马也,尘埃也古义:春日野外林泽间的雾气。今义:野生动物的一种。5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古义:不建树功业。今义:没有功劳。6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海动。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7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古义:旋风,其风旋转而上类似羊角。今义:羊的角。8南冥者,天池也古义:天然的大池。今义:长白山地区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湖泊。9蟪蛄不知春秋古义:指四季。今义:春季和秋季。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译文:_2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者者也”表判断)译文:_3

6、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固定句式,“其其”,译为“是还是”)译文:_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坳堂之上”置于“覆杯水”后)译文:_5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句,“之”前置于“夭阏”前)译文:_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固定句式,“奚以为”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译文:_7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句,“何”前置于“知”前)译文:_8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句,“奚”前置于“以”前)译文:_9翱翔蓬蒿之间。(省略句,“翱翔”后省略介词“于”)译文:_10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省略句,“不加劝”前省略了“宋荣子”)译文:_11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7、译文:_【答案】1.那南海,是天然的大池。2齐谐,是记载怪异事物的书。3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它太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4把一杯水倒在堂上的低洼之地。5没有什么东西阻止它。6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呢?7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8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9盘旋于蓬蒿丛中。10全社会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因此更加努力。11这虽然不用步行,但还是要凭借风力。常识速览老子哲学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庄子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宋国蒙(今安徽省亳州蒙城东北)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

8、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战国中期,各诸侯国征战十分频繁,各诸侯国的国君只知招揽军事人才和纵横人才,不重视庄子这样的思想家。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腐败社会使庄子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人世间既然如此污浊,“不可与庄语”(天下),庄子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

9、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逍遥游。古代诸子百家(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孟子的思想主要是“

10、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慎到、杨朱。作品:道德经庄子黄帝四经等。道家以“道”为核心理念而得名,也叫道德家。主要分为老庄派、黄老派、杨朱派三派,其中老庄派以大道为根、以自然为伍、以天地为师、以天性为尊、以无为为本,主张清虚自守、无为自化、万物齐同、道法自然、远离政治、逍遥自在,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桃花源和至德之世,体现了“离用为体”的特点,因此成为历代文人雅士远离残酷现实的精神家园。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列子等。黄

11、老派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采儒墨之善,集名法之要,主张因俗简礼、兼容并包、与时迁移、应物变化、依道生法、依法治国、删繁就简、休养生息,政治理想是大一统,体现了“离体为用”的特点,成为历次大乱之后政府治世的急救包。其代表人物是慎到、田骈、环渊等;杨朱派主张全生避害、为我贵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属于道家的别支,代表人物杨朱、子华子。(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创始人:墨翟。作品:墨子。墨家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

12、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4)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商鞅。作品:韩非子。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法家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5)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名家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其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6)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 阴阳家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阴阳家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