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课外自读教师用书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509133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课外自读教师用书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课外自读教师用书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课外自读教师用书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课外自读教师用书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课外自读教师用书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课外自读教师用书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课外自读教师用书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自读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的离别之意。2艺术特色(1)动静结合,画面有立体感从描写的景物看,有动态,有静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远,浦树渺茫,显其邃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2)情景交融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周炉诗话)。在这首诗里,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固然是诗人着力渲染的,以求与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就是那些用来衬托暮雨的景物,也无不寄寓着诗人的匠心,牵动着诗人的情思。【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

2、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表达了诗人送别李胄时的沉重不舍之情和送别后的牵挂孤单之情。B首联起句点“雨”,次句点“暮”,淡淡几笔,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情形勾勒了出来。“雨”和“暮”紧扣诗题,点明送别环境。C颔联首句只写来帆,暗示离舟已从视线中消失,而诗人仍久留不归,与李白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对来帆的关注,也就是对去帆的遥念。D“迟”“深”二字用意精深。飞鸟在暮色中找不到归巢的方向,飞行缓慢

3、,使人联想到李胄前途的迷茫;“深”极言路程之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行程的担忧之情。E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又在结句运用比喻,用雨丝比泪珠。这一结,既增强了情的形象性,又把暮雨和送别巧妙结合在一起,扣题紧密。ADA项,“送别后的牵挂孤单之情”不当,没有送别后的孤单之情。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首联写送别之地,扣紧“雨”“暮”主题。二、三两联渲染朦胧暗淡的景色;暮雨中航行江上,鸟飞空中,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地极为开阔,极为邈远。末联写离愁无限,潸然泪下。全诗一脉贯通,前后呼应,浑然一体。D项,“使人联想到李胄前途的迷茫”不当。鸟飞行缓慢是因为暮雨,鸟去迟令人联想的是李胄

4、对友人的眷恋,不是暗示前途的迷茫。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雨”在这首诗中的作用。_【答案】首句以“微雨”点题,并营造一种朦胧压抑的氛围,交代送别的环境;颔联颈联描写暮雨中昏暗空旷的景象,间接抒发诗人送别李胄的不舍与担忧之情;尾联以雨丝喻泪珠,表达诗人的伤心之情;雨是全诗的线索,把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景象和情感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名句鉴赏】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鉴赏】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又在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散丝”,即雨丝,晋张协杂诗有“密雨如散丝”句。这一结,使得情和景“妙合无垠”“互藏其宅”(王夫之姜斋诗话),既增强了情的形象性,又进一步加深了景

5、的感情色彩。从结构上说,以“微雨”起,用“散丝”结,前后呼应;全诗四联,一脉贯通,浑然一体。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这首诗真切地描写了除夕之夜诗人独自滞留他乡逆旅的情景,蕴蓄着无穷的感慨和凄凉之情。2艺术特色(1)对比手法“一年将尽”本该一家人团团圆圆,欢聚一堂,而现实却是自己离家万里,独对“寒灯”,美好的愿望和残酷的现实构成鲜明对比,表达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奈。(2)衬托方法独身一人,远离亲人本就使人悲伤;而回想往事,痛定思痛,更加使人辛酸。“明日又逢春”,春天是美好的,然而它又能给诗人带来什么呢?【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除夜宿石头驿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

6、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用疑问开篇,写出万家团聚之际,作者驿馆长夜枯坐,只有寒灯相伴的景象。B颔联第一句明点题中“除夜”,第二句“万里”,不仅指两地间的实际路程,而且指出心理上的距离,把悠悠的时间性和广漠的空间感并列映衬。C“支离笑此身”中“笑”有苦笑之意,与前句的“悲”字相呼应,是含着辛酸眼泪的自嘲的笑。D“明日又逢春”中“又”字为副词,表示重复或继续,用在这里加重了语气。E尾联表达作者虽然日渐衰老,满腹愁绪,但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AEA项首联用“疑问”开篇错,应是设问,作者

7、自问自答,表现旅馆独坐,寒灯相吊的凄惨景象。E项“对未来充满希望”错,应是诗人年年岁岁不变的际遇和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惨命运,透露出人生迟暮、前景渺茫的无奈悲凉心境。2本诗抒发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_【答案】(1)羁旅思乡,孤独寂寞:首联、颔联中除夕之夜,诗人远离故乡,滞留驿舍,无人问候,只有寒灯为伴,孤独凄凉。(2)对自身遭遇的痛苦自嘲:颈联中的“笑”,是苦笑之意,与前句的“悲”字相呼应,是含着辛酸眼泪的自嘲的笑。(3)人生迟暮、前景渺茫的无奈悲凉:尾联中作者在愁苦叹息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表达的是诗人年年岁岁不变的际遇和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惨命运,透露出人生迟暮、前景渺茫的无奈悲凉心境。【名

8、句鉴赏】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鉴赏】上句点明题中“除夜”,下句则吐露与亲人有万里相隔之感。清人沈德潜说此句“应是万里归来,宿于石头驿,未及到家也。不然,石城(石头城的简称)与金坛相距几何,而云万里乎?”(唐诗别裁)这固然是一种理解。但不能因石头驿与金坛相距不远,就不能用“万里”。只要诗人尚未到家,就会有一种远在天涯的感觉。“万里”,似不应指两地间的实际路程,而是就心理上的距离说的。这一联,摒弃谓语,只用两个名词,连同前面的定语“一年将尽”“万里未归”,构成对仗,把悠远的时间性和广漠的空间感对照并列在一起,自有一种暗中俯仰、百感苍茫的情思和意境,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概括力,具有深沉的形象感染

9、力。韩愈诗二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这首诗抒写了诗人的不幸遭遇,表现了诗人刚正不阿的品质和凄楚难言的愤激之情。2艺术特色(1)借景抒情主要体现在颈联上。此两句一回顾,一前瞻。云横而不见家,亦不见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诗),何况天子更在“九重”之上,岂能体恤下情?他此时不独思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马不前”用古乐府“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意。他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马不前”三字,露出英雄失路之悲。(2)沉郁顿挫沉郁指其风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顿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笔势纵横,开合动荡。全诗大气磅礴,卷洪波巨澜于方寸,能产生撼动

10、人心的力量。【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1诗的首联“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_【答案】诗人上表谏诤,却“朝奏”而“夕贬”,两相对照,说明得罪之速。“九重天”借指皇宫九重、天威莫测。“路八千”极言贬谪之远、之严厉。君王昏庸,忠奸不辨,诗人忠于王朝却被远贬,令人怨愤和痛心。故这两句诗紧扣诗题中的“左迁”,点明了被贬的原因,又对比鲜明地抒发了诗人的怨愤和痛心之情。2简述这首诗叙述的事件,并分

11、析韩愈诗歌“以文为诗”的特点。_【答案】内容:我不惜残年向皇上进谏而被贬到潮州,路途遥远家乡难回,你就在瘴江边收拾我的尸骨吧。分析:韩愈以文名盛,作诗也重铺陈排比,以文入诗,风格独特。这首七律以“文章之法”行于格律之中,感情诚挚深厚,笔势纵横开阖,有“文”的笔法,更有盎然的诗意,这是此诗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色。3诗的三、四两句“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该如何理解?_【答案】此两句中“欲为”和“肯将”对举,紧承诗的一、二句,进一步表白自己为国上书的心迹和冒死进谏的精神,抒发了自己终而获罪的悲愤和老而弥坚的勇气,表明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不自悔的光明磊落的襟怀,突现了诗人刚正不阿的

12、人格。【名句鉴赏】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鉴赏】“云横”两句借景语表达情思,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秦岭”指终南山。“家何在”喻将远走,“马不前”喻前途艰辛。冰天雪地之中,诗人立马蓝关,不独心系家人,更伤怀国事,景物描写中,流露出英雄失路之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此诗描绘了早春独特而美好的景色,表达了对早春的赞美之情。2艺术特色(1)描写传神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的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地上满是绿色,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形象传神。(2)对比手法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