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7 陈情表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509111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7 陈情表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7 陈情表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7 陈情表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7 陈情表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7 陈情表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7 陈情表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7 陈情表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5(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陈情表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险衅(xn)闵凶(mn)祚薄(zu)终鲜兄弟(xin) 期功强近(j) 床蓐(r)洗马(xin) 猥(wi)以微贱 逋(b)慢日笃(d) 拔擢(zhu) 优渥(w)矜(jn)育 盘桓(hun) 希冀(j)茕茕(qing)孑立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夙遭闵凶(“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3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有”,通“又”,表示整数后有零数)4常在床蓐(“蓐”,通“褥”,垫子)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息2见3薄4于5以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名词作状语,在外面,在家里)2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名词作状语,向上)4无以终余年(使动用法,使结束)5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名词,远的地方)7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动词作名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8臣具以表闻(使动用法,使上闻)9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使动用法,使终了)10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创立。)2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古义:流星的光;今义:微小的光。)4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苦衷)

3、;今义:让别人知道。5臣之辛苦(古义:辛酸悲苦;今义:身心劳苦。)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古义: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今义:数量少,不重要。)7臣欲奉诏奔驰(古义:赶快前往,这里指赴京就职;今义:迅速地跑。)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婴”语意上表被动)译文:_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状语后置句,状语“于星火”置于形容词“急”之后)译文:_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宾语前置句,宾语“是”置于介词“以”之前)译文:_4臣少仕伪朝。(省略句,“仕”与“伪朝”之间省略介词“于”)译文:_5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状语后置句,状语“于陛下”置于动词“尽节”之后)译文:_6今臣亡国贱

4、俘。(判断句,无标志判断)译文:_7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固定句式,“无以”,意思是“没有用来的办法”)译文:_【答案】1.而祖母刘氏多年被疾病缠绕。2州官登门催赶,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3因此,我怀着一点私心不能废止奉养祖母而远远地离开她。4我年轻时作伪朝的官。5(这样看来,)我对陛下尽忠的日子还长。6现在我是亡国的卑贱的俘虏。7我没有祖母,没有办法活到今日。常识速览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

5、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与此同时,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作为亡蜀之臣,心存疑虑,进退两难。若辞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职,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以“乌鸟私情”,祖母“

6、供养无主”为由,写了此表。1文学常识表表,古代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是用来谢恩的;“奏”是用来弹劾的;“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作“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诸葛亮的出师表与李密的陈情表都是散文表文的代表作品。2文化常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按关系亲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月,小功服丧五月。亦用以指五服之内的宗亲。(2

7、)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刺史:官职。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秀才:别称“茂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察举。元封四年(前107),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遂改称为茂才。后来“秀才”作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3)死当结草结草: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

8、了一个故事,晋大夫魏武子临死时,嘱咐他儿子魏颗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魏颗没有照办而把她嫁出去了。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结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间梦见这个老人,自称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特来报恩的。后世遂用结草代指报恩。探究精研文本整体感知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的表文。文章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勤抚养,详尽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由衷感激之情,又申述了自己的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该文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文脉梳理【答案】孝心先尽孝后尽忠文本深读自主

9、探究1李密陈情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抓住什么要害来打动晋武帝的?_【答案】 李密陈情的目的是能够为祖母尽孝,拒绝征召,又能得到晋武帝的恩准和谅解,免去疑忌和杀身之祸。为达到此目的,作者抓住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用“孝道”打动晋武帝,使晋武帝不得不承认他善于为自己辩护,并宽容了他。2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下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_【答案】不好。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而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

10、准许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3晋灭蜀之前,李密曾在蜀朝任郎中和尚书郎,也就是所谓“少仕伪朝,历职郎署”。现在新朝建立,这本是他的一个“历史污点”,为什么他反要在表章中不避嫌疑,直陈此事?_【答案】 李密曾入仕“伪朝”,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他要回避也回避不了。而且李密多次“辞不赴命”,最担心的就是晋武帝会怀疑自己有怀念旧朝、矜怜名节、不事二主之心,现在由李密自己把窗户纸捅破,来一个“实话实说”,反倒容易得到晋武帝的信任。加之他在表章中一再恭颂“圣朝”之“清化”,说自己“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所“蒙国恩”

1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就更能让人相信他拒不入仕,确乎是出自“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苦衷。4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_【答案】文中写道:“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此对偶句,通过“长”与“短”的比较,提出了一个先尽孝后尽忠的两全其美的方案。“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个对偶句,通过“生”与“死”的并连,表现了李密一定要报大恩的诚心。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情。总之,对比鲜明的对偶句,既表现了诚心,也解决了问题。合作探究5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