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公开课用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件

上传人:xuz****an 文档编号:88509100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公开课用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公开课用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公开课用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公开课用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公开课用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公开课用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公开课用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语文第十册,说课流程:,一、前后联系 简说课文 二、以生为本 选择教法 三、培养能力 指导学法 四、网络为主 优化程序 五、板书设计 直观形象 六、回顾全文 叙述设计理念,简说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第25课。本课所在单元集中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在25课中,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是亲身感受到的德国人非常爱花,亲眼所见德国家家户户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表达了自己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

2、的赞美之情。,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学习7个汉字,理解词语。正确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体会德国民族养花的与众不同 。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含义深刻的语句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重难点,理解德国人养花的与众不同,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以生为本 选择教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法的选择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教学特点而定,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大教材”、“大学科”观。我根据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朗读感悟能力,在学生对重点语句进行多次朗读的基础上再讲解,让学生感悟

3、文章的意蕴。因此我采用巧引探究的教学模式设计的教学流程,教学模式,(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二)通读全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重点研读,感悟“美丽” (四)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五)集体讨论,付诸行动 我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遵循“以读为本”的教学原则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指导学法,1、朗读法 现代教育理念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同时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因此,我坚持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

4、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讨论法 学生通过集体讨论,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落到行动中,从身边小事做起。 通过多种学法的综合运用,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远程网络学习语文的语文新课堂。,网络为主、优化流程,(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4) 上课伊始,我饱含深情地说:“每个国家,都有让国人引以为豪的东西,如锦绣山河、传统文化等,今天我们就同季羡林老先生一道到德国哥廷根去看一看,欣赏一下异域文化。”然后我出示两张图片分别介绍哥廷根和季羡林。然后问学生:“在哥廷根除了闻名于世的哥廷根大学之外,还有什么是当地人引以为豪的?”同学们会异口同声的回答“花。”“为什么?”“因为他们种的花是让别

5、人看的。”板书课题 这样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 情,创设情境,给学生以直观形象感受,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出了课题。,PPT模板下载: 行业PPT模板: 节日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PPT背景图片: PPT图表下载: 优秀PPT下载: PPT教程: Word教程: Excel教程: 资料下载: PPT课件下载: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了解作者,哥廷根简介

6、,这是德国的城市哥廷根。这个城市因一座大学而成名,那就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学。这个大学已经孕育了三十位诺贝尔奖的得主。早在1935年,我们中国也有两位有志青年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宏志求学于歌廷根大学。其中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季羡林当时他才二十五岁,满怀雄心壮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1945年才回归祖国。1980年,也就是三十五年后,当他再次踏上这块土地第二故乡,感慨万千。后来,季老先生写下了这篇课文。,家家户户与众不同的养花。,(二)通读全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8),1、我用在中央电教馆资源库下载的课件朗读全文,让学生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2、利用多媒体出示同学们画出的句子。

7、 3、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含义深刻的句子,谈谈对某一句的理解。,(三)重点研读,感悟“美丽” (20),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一边听老师的朗读,一边思考:从哪里看出德国人爱花?他们爱花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再让学生重点研读这一句,讨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出示练习) 指导朗读,要读出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的语气。,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他们为什么要把花种在临街的窗户外?,A、怕弄脏房间,在窗外容易打扫。 B、为了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大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花

8、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这句话承接上一句,进一步点明了德国人养花的与众不同之处。因为花朵都朝外开,那么在屋里看到的“花的脊梁”就是花朵的背面(包括枝干和叶子)。显然,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第三自然段时,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第三自然段的朗读,边听边展开想象,然后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在出示重点句子让学生讨论,在讨论基础上再讲解。 最后指导朗读,要读出哥廷根的绮丽风景的欣赏和赞美之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这一种境界”在这里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颇”是“很、非常”的意思。“耐人

9、寻味”指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在教学最后一自然段时,先出示季老说的话,然后让学生议议对这句话的理解,并指导朗读。最后提出问题:“你觉得德国或德国人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美丽并没有改变 ”是说什么没有改变? A、家家都还种花的习俗没变。 B、把花种在临窗户的外面的习惯没变。 C、家家种花的品种还是没有改变。 D、种花给别人看的这种美德没

10、变。 E、以上说法都是。 F、A、B、D,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当然会见到许多变化,但他说“美丽并没有改变”,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说德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依然是“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同时,也许作者言下之意还在赞扬德国人民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这种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赏的,也是更“美丽”的。,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作者曾在德国留学十多年,在留学期间时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祖国。现在时隔三十五年作者又来到德国,见到那家家户户

11、窗口上的鲜花,不由得触景生情,仿佛进入了梦乡,回到了三十五年前的留学生活时代,他陶醉在鲜花艳丽之中,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在研读每个自然段时我都有指导朗读。作为一篇优美的讲读课文,我担心地不是学生懂没懂,而是能不能有感情地读出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 全部的设计我遵循了以读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于整个“重点研读”部分,完成了本课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四)教师小结,升华情感(2),哥廷根这座城市美,但人更美,因为这里的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责任感

12、,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不管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还是一个人,在评价时不能光看其外表,还应看其内在精神、灵魂。 本部分小结为后面的讨论做好了铺垫。,(五)集体讨论,付诸行动 (5),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身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实例,然后议议在以后应该怎样做,最后用雄壮的声音告诉所有的人,我们以后做事的原则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通过这样的集体讨论:为学生提供了改进自我,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寓情于理,与实际行动结合,我日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完成了本课的德育目标。,人生境界有以下四种,你会选择哪一种境界生活呢? A、损人利己 B、不损人只利己 C、利人利己 D、毫不利己只利人,【 本板书直观形象,与内容完美结合。】,板书设计,直观形象,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设计理念,本节课我采取巧引探究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法的指导,注重美育、德育的渗透,让学生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边学、边感悟。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为学生提供了改进自我、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寓情于理,与现实生活接轨,为学生日后的成长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