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堂幻灯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04272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6.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堂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堂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堂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堂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堂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堂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堂幻灯片(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概念:运动、静止、规律 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用:列举实际事例,说明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2、能力目标 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课题概述:,从内容上看,本框题由两个目构成:一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二是运动是有规律的。其主要内容是分析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强调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人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

2、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可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知识构成上看,本框既是第四课第一框教学内容的逻辑发展,也是引出第五课教学内容的“中介”。从地位上看,本框对于帮助我们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有积极意义。,我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1)人类胚胎的成长说明什么? (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运动的? ( 3)你能找到一个不运动的事物吗?,二、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就是宇宙 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 过程,(1)运动的概念,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注

3、意: 任何具体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1)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2)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机械运动的载体-宏观物体 化学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等 生物运动的载体-生命有机体 社会运动的载体- -生产方式 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人脑,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 )的物质,运动是( )的运动,( )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

4、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运动,物质,物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犯了形而上学错误,离开物质谈运动犯了唯心主义错误,刘德华1080岁的模样变化说明了什么? 从10到80岁,还是刘德华并没有变成梁朝伟又说明了什么?,静止的含义: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一是指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变化; 二是指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正在高空飞行,忽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他以为是只小昆虫,就顺手

5、抓过来,谁知竟是一颗子弹。该飞行员却毫发无损。飞机、飞行员和子弹相对于地面来说处于什么状态,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飞行员抓住了子弹却毫发无损?,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一切事物都自始至终贯穿着运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子弹飞上高空以后,速度变慢,正好和飞机运动的速度、方向一致。这样虽然子弹和飞机都处在运动中,但这颗子弹相对于飞行员而言,则处在相对静止状态,因而飞行员能够抓住飞行中的子弹。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区别: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

6、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模拟法庭,张三向李四借钱并立字据。一日,李四向张三要钱,张三振振有词地说,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此时的我已不再是原来的我了,我没欠你的钱,李四气得打了他一顿。二人闹到县衙,县官问张三:欠债还钱,乃天经地义,你为什么借钱不还?张三把他的理由又陈述了一遍。县官听了觉得很有理,又问李四,为什么要打人?李四说,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此时的我已经不是打他时候的我了,我没打他!县官只好不了了之。,同学们,你们能断这个案子吗?,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辩一辩: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认为

7、:“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你赞成哪个观点?为什么?,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 例如,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只承认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1)什么是规律,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运动是有规律的,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规律不是人的意识所赋以事物的,也更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事物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作用力,反作用力,这种联系是宏观物体之间的普遍存在的、是宏观物体固有的。,这是生物体运动所固有的。,这是阶级社会所固有的。,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本质联系,规律的

8、联系,不是浮现在事物的表面的现象的联系,而是隐藏在事物现象之中的本质的联系。,本质联系体现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并贯穿于事物整个发展过程。,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到引力?,必然联系是确定不移、必定如此、不可避免的关系。 偶然联系是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联系。,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议一议: 守株待兔中的“宋人为什么会被遗笑千年?,把偶然的现象联系当作必然的本质联系。,规律含义的分析,固有的联系: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事物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 本质的联系:不是事物表面的现象

9、的联系,而是隐藏在事物现象之中的本质的联系 必然的联系:规律就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只有事物变化发展中的确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联系,才能成为规律。 稳定的联系:不是多变的,易逝的联系,下列哪些属于规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日夜更替 种豆得豆 一年四季的变化 苹果落地 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生物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商品价格时涨时落,现象,规律,事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们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客观的、普遍的、不能创造和废止,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废止,规律决定规则,规则反映规律。正确、合理的规

10、则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2)规律的特点(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具有客观性 规律的客观性含义: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工降雨是改变或创造规律吗?,人工降雨是要有充分的条件的。一般自然降水的产生,不仅需要一定的宏观天气条件,还需要满足云中的微物理条件,比如:0以上的暖云中要有大水滴;0以下的冷云中要有冰晶,没有这个条件,天气形势再好,云层条件再好,也不会下雨。然而,在自然的情况下,这种微物理条件有时就不具备;有时虽然具备但又不够充分。前者根本不会产生降水;后者则降雨很少。此时,如果人工向云中播撒人干冰核,使云中产生凝结或凝化的冰水转化过程,再借助水滴

11、的自然碰并过程,就能使降雨产生或使雨量加大。催化剂在云中起的作用,打个不太确切的比方说,就好像是盐卤点豆腐,使本来不会产生的降水得以产生,已经产生的降水强度增大,规律的普遍性,万有引力规律、新陈代谢规律-自然界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价值规律-人类社会 形式逻辑所讲的思维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辩证逻辑所讲的规律有对立统一思维律、质量互变思维律、否定之否定思维律。-人的思维,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方法论要求:,必须遵循规

12、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义乌经验”的核心是“按规律办事”,义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首个AAAA级购物旅游区荣誉称号。“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已成为繁荣、文明的义乌市的代名词。,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义乌坚持“兴商建市”,做到“工作围着市场转、城市围绕市场建、产业围绕市场育”。坚持“城乡统筹”,做到“以工哺农、以商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充分反映了市场化、城市化和工业化“三位联动”规律的内在要求。,我们是否想一想造成这些自然现象是否与人类

13、过度的采伐森林,草原退化,过度的排放二氧化碳有关那?大自然的规律是不可违背的,如果人们还不客观的利用开发自然资源那么大自然的报复力量将是巨大的!,违背规律 必受惩罚,大家都知道,成语“对牛弹琴”是讽刺弹 琴者不看对象,白费劲。但现代科学却证明: 定时给奶牛放音乐,能使奶牛多产奶。科学 家曾将耳机套在番茄上,让它每天欣赏3小时 音乐。结果番茄长到达公斤重。这是因为人们认识到声音是能量,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的节奏和音量放出,易被动植物吸收转化为生物能、化学能,促进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这则故事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3)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

14、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由于人类对地震规律的认识,人们根据地壳运动的状况,推算出可能发生地震的危险区域,大致发生的时间和震级的大小,并结合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作出大致的地震预报。,由于人类认识了水的流动规律,人们就可以治理水患,兴修水库,建造水渠,引水上山,变水害为水利,为人类造福。,地震预报,三峡工程,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时左右,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近40年来世界上最强烈的地震,里氏9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波及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孟加拉国、马尔代夫甚至索马里等国家,遇难者超过了23万人,还

15、有大量的人员受伤,财产损失更是无法估计。 有关专家指出,应当建立各国联合的地震等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如果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气象部门可提前向社会发布预警或警报。 东南亚和东南亚数国发生地震、海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既是天灾,也有人祸的因素。近几年来,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国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砍倒了海边的红树林以换取外汇,并建起大量的观景房,发展旅游业。这导致了海啸直接扑向陆地。,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哲理是什么?,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印度洋地震和海啸的发生证明了自然界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 2.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3.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辩证唯物论告诉我们,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