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文言文复习五柳先生传、马说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471952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文言文复习五柳先生传、马说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文言文复习五柳先生传、马说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文言文复习五柳先生传、马说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文言文复习五柳先生传、马说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文言文复习五柳先生传、马说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文言文复习五柳先生传、马说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文言文复习五柳先生传、马说课件 新人教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复习,五柳先生传 马说,复习目标: 1.重视诵读训练,提高背诵能力 2.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虚词之以其的用法. 3.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和简约凝练的语言特点.体会托物寓意的写法.,复习的重难点: 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体会文章的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复习内容,二、知识积累与应用,一.和,三、课外延伸,一、文言文阅读, 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各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 (1)因以为号焉 (2)或置酒而招之 (3)造饮辄尽 (4)期在必醉,以之为,有时,往,到,期望,、翻译下列句子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常常贫困到难以吃饱的地步,可是 他安然自若。,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文中“亲旧知其如此”的“此”是指_。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的“此”是指_。,性嗜酒,家贫

3、不能常得,前文所说的隐居方式,4、选段中有一个成语一直沿用到现在,这个成语是_。 5、展示五柳先生率直旷达的句子是_。 “环堵萧然” “晏如也”则描绘出一个的五柳先生. 6、饮酒一诗所表达的志趣与本文有相同之处,请对其中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简单赏析。,不求甚解,性嗜酒,期在必醉,这两句诗形象地描写出诗人恬淡、闲适、宁静自得的生活 态度;句中“悠然”、“见”等词用得好,体现出诗人和大自然融为 一体的自由而平静的心境。,安贫乐道,马 说 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 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食马者不知 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不饱,力 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 马也。,1、文中五个“食”字,按读音和意思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用“/”为下面句子标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是马也( );(2)食马者( ); (3)一食或尽粟一石( ); (4)才美不外见( )。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马之千里者,一食

5、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这,通“饲”喂养,有时,表现在外面,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下一页,5、“故虽有名马”一句中的“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6、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强调了_ 的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能被发现,完全可以_ ,把自己的才能积极主动的显露出来;而在位者识别、任用 人才也应_(用文外短语)。 7、请写出三个带“马”字的成语。 8、你能从选文外再写出一句有关人才的名言警句吗?,紧扣上文,引出下文,伯乐对千里马 起决定性,毛遂自荐,知人善任,一马当先、千军万

6、马、青梅竹马。,1、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2、一词多义,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或置酒而招之,黔娄之妻有言,马之千里者,助词,调节音节,代词,他,助词,的,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其,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无马邪,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亲旧知其如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它,难道,表反问语气,它的,他,其中的,以,得,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能以径寸之木,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凭借,按照,用,凭,靠,家贫不能常得,忘怀得失,得到,益处,志,寻向所志,以乐其志,颇示已志,标志,志向,志趣,尽,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吃尽,竭尽,策,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

7、之,鞭打,鞭子,去,曾不吝情去留,日始出时去人近,离开,距离,3、语言的创新与运用,汪伦想结交李白,写信邀请李白到自己家乡游玩。信中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前往,谁知到后一看,只有一二酒家,竟无一朵桃花。汪伦解释说:“酒店老板姓万,故曰万家酒店”,同时也对“十里桃花”作了解释。此后,李白写了一首赠汪伦咏吟他俩的友情。,请问:汪伦是如何解释“十里桃花”的?,此潭名叫桃花潭,且深千尺,故曰“十里桃花”。,三、课外延伸,文征明习字 书林纪事,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注释 文征明:名壁,字征明,明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和画家。 临:临摹,对着字画摹仿学习。 率(l):标准。 苟且:马虎 答:回复 简札:书信,1、解释下列句子画线的词。 (1)书遂大进( )( )(2)平生于书( ); (3)未尝苟且( ) (4)或答人简札( ) (5 ) 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书法,写字,有时,稍微有一点不称心,就再三的更改,而不感到厌倦。,赞扬文征明一丝不苟的求学精神。,不曾,就,因此,谢谢! 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