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丰产栽培技术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84470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茶丰产栽培技术(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茶丰产栽培技术http:/ 90,远远高于菜油、花生油和豆油,比被誉为 “液体黄金”的橄榄油还高,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长期食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以前的油茶林由于品种低劣、管理粗放,亩产油量只有 3 公斤。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群众栽种积极性的提高,各地用高产优良无性系油茶苗造林亩产油量上升到 15 公斤。目前,赣州市林科所经过几代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成功选育出一批亩产油量达 50 公斤的国家级优良高产新品种,并研究出系列配套丰产栽培技术。 一、芽苗砧嫁接苗培育 (一)嫁接前准备 1、采穗圃抚育在嫁接的前一年冬,对优良无性系采穗圃进行抚育管理,砍除杂灌,增施氮、磷、

2、钾肥,促使穗条早生、快长,获得更多的优良穗条,满足芽苗砧嫁接的需要。 2、圃地准备选择交通便利,排灌良好, 土壤肥沃的田地为圃地。进行精耕细作,施足基肥,每亩施枯饼 150-200 公斤、复合肥 50-100 公斤,做好土壤消毒,搭好荫棚,作好苗床,拱好竹弓、盖上塑料薄膜。 3、芽苗砧培育将阴干脱出的茶籽,选其饱满、粒大、无病虫害的经消毒处理进行沙藏。用新鲜河沙作沙床,高 10-15 厘米,压平、密播一层种子,覆盖 10-12 厘米河沙,压平、盖上杉枝。沙床太干要适当浇水,并控制好芽苗生长。 4、嫁接器具嫁接所需器具:铝箔片、单面刀片、盆等要预先准备好。 (二)嫁接 1、接穗最好随采随接,选择

3、通直、健壮、无病虫害、腋芽饱满的油茶优良无性系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春稍。 2、嫁接(1 )时间:一般是 5 月,要视当年春稍进入半木质化时开始嫁接。 (2)准备好芽苗砧:将沙藏好的芽苗砧起出,洗净沙子,放入盆中,保湿待用。 (3)切芽苗砧:将芽苗砧横放在事先准备的1015 厘米小木板上,用单面刀片切去芽砧顶端,留 2-3 厘米,然后在胚茎切面中央由内向外拉切一刀约 1.5 厘米深,备用。 (4 )削接穗:把油茶优良无性系穗条放在木板上,在腋芽下方 2-3 毫米穗条两侧,用单面刀片拉切长 1.2-1.5 厘米的斜面,将腋芽上端 2-3 毫米处切断,同时叶片切去一半,即成一个完整的接穗。 (5)接合:

4、将接穗插入芽苗砧切口,接穗与芽砧至少一个面形成层对齐,用铝箔片包好捏紧,及时栽植。 (三)嫁接后管理 1、栽植嫁接好的苗木应及时栽植到已准备好的苗床上,株行距 510 厘米为宜,栽后浇透水,及时把塑料膜盖在已拱好的竹弓上,四周用土压紧。 2、除萌拔草砧木极易产生萌蘖,密封 30 天左右,开始掀开薄膜拔草除萌,以后每隔 20 天左右需拔草除萌一次。 3、拆除薄膜嫁接后 60 天左右选择阴雨天炼苗 3-5 天,就可全部拆除薄膜。 4、追施速效肥苗圃地中虽施足了基肥,但刚栽的嫁接苗由于苗根细嫩,尚不能摄取足够的肥来满足生长所需养分,宜每月 2-3 次进行喷施追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水剂,浓度从 0.07

5、5%开始,以后逐次增加。 5、病虫害防治栽植后,苗木处以高温高湿状态下,是病虫害发生的适宜环境,防病灭虫极其重要。以防为主,治为辅,除及时清沟排水,每 7-10 天最好喷施一次灭菌药剂,如多菌灵、托布津等,并施用灭虫药,如敌百虫、乐果等。 6、拆除遮荫棚为使苗木充分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加速木质化,在秋分左右,选择阴雨天,将荫棚全部拆除。 二、造林 (一)整地 整地是油茶造林的重要环节,通过翻松土壤,加深土层厚度,改良林地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和通气状况,改善微生物活动条件,提高土壤肥力。 1、整地时间在造林的头一年夏秋季翻地,可以减少病虫危害,促进土壤熟化,增加蓄水保水能力,为来年造林

6、创造条件。 2、整地方式有全垦、带垦、穴垦。要根据林地立地条件、地形、坡度和经营方式的要求,以及资金和劳动力等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进行。 3、挖穴密度株行距 23 米,穴长宽深 505040 厘米,每亩 110 个。 4、施基肥及覆穴为了提高土壤肥力,促使苗木生长,尽早达到高产,可因地制宜,适当施用基肥。如:农家肥、垃圾等每穴 15-25 公斤,复合肥 0.5 公斤, 然后回填表土,再将穴填满呈馒头形土堆,高出地表 10 厘米左右。 (二)栽植 栽植是将油茶芽苗砧嫁接苗定植到造林地。由于芽苗砧嫁接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强,栽植后扎根快,容易成活,恢复生长快,早成林,早受益。所以,目前提

7、倡使用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造林。 1、栽植时间一般每年 2-4 月,要根据各地冬末春初气候条件而定,最好选择阴雨天气进行,栽后下雨,雨水代替淋了定根水,造林成活率明显高于晴天。 2、栽植苗选择选用国家级或省级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苗造林最好。苗木 1 年生或 2 年生均可,要求根系完好,顶芽完整,无病虫害。1 年生苗高达 12 厘米,地径达 0.15 厘米;2 年生苗高达 25 厘米,地径达 0.35 厘米。 3.栽植方法植苗造林,一穴一株。苗木最好当天起当天栽,栽植前将苗木在加入适量 GGR(每克GGR 粉剂兑水 10 公斤)和复合肥的黄泥浆中把根系浸湿,再在穴中,挖成与苗木根系大小深浅相适

8、宜的种植穴,将苗栽中,舒展根系,栽紧踏实,深度以比苗木根际高 1-2 厘米左右,栽后覆一层松土。 三、抚育管理 (一)幼林管理 油茶造林后及时抚育管理,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以满足油茶生长发育对水肥的要求,是保证造林成活和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 1、护林造林后,禁止入林地割草、放牧等一切有损油茶幼林的活动。 2、土壤管理及水土保持造林当年为保护根系,确保成活,采用免耕抚育,只砍除杂灌,不翻动土壤;定植后在幼苗周围覆盖稻草、铁芒箕等,直径约 1 米,厚度 5-10 厘米,以达到保湿、降温的目的,帮助幼苗越夏过伏,提高幼林成活率。第二年开始每年抚育 1-2 次,第一次 5-6 月,第二次 8-9 月。

9、主要是松土、除草、培土、扩穴。特别是 2-5 年,采用扩穴培土,穴垦整地的逐步连成带,带要外高内低,隔一定距离开一条竹节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也可筑鱼鳞坑。 3、间作与施肥(1 )间作:油茶幼林期间,可利用林地间隙种植作物,以耕代抚,能有效地抑制杂草、灌木生长,增加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为油茶速生丰产,高产稳产创造有利条件。间种作物要离茶树 50-100 厘米,间种作物种类,选择适应性强,管理方便,早熟高产豆科、油料、药材作物,以绿肥为主,及时压青,不断提高肥力。但高秆、藤本、耗水量大、影响油茶生长的作物不可选用。 (2)施肥:结合中耕给幼林施肥,一年 2-3 次,增加有机质,改良土壤。幼林施肥量

10、要根据林龄、土壤肥力、林木生长状况而定,冬施农家肥、茶枯等腐熟有机肥,每株 10-20 公斤,春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等,每株100-150 克。 4、补植与修剪(1 )补植:要形成高产的林分,必须保证单位面积的株数,故造林当年冬或翌年春要选用同龄的壮苗对缺株、病株进行补植,并加强管理,使补植苗与林地幼苗均衡生长。 (2)修剪:合理的树形,能为油茶高产稳产奠定良好的基础。幼林,首先要培养主干,主干一般 30-50 厘米为宜,轻度修剪控制徒长枝,根据油茶类型、分枝习性,可以逐步修剪成自然圆头形或自然开心形。修剪应在冬季、早春进行。修剪后要及时抹芽除萌。 (二) 成林管理 1、深挖垦复垦复从谢花休眠后

11、到根系萌动前都适宜。每年深挖一次,垦复条带上面积。垦复深度,应根据季节和山场而定,深度达 20 厘米以上最好。 2、防止水土流失每年 3-6 月在油茶行间,沿水平方向开挖竹节沟,沟底宽 50 厘米,深 40 厘米,节长因地而定,一般 1-2 米,沟距视山场坡度而定,每年结合油茶垦复还应清除竹节沟内的淤泥。 3、修枝整形一般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修剪成林以疏删轻剪为主,主要剪去过密枝、下脚枝、重叠枝、病虫枝、干枯枝、寄生枝、衰老枝和徒长枝。修剪的切口要平滑,剪下的病虫枝、寄生枝应尽快搬出林外烧毁。 4、合理施肥油茶四季花果不离枝每年消耗大量养分,仅靠垦复、间种不能满足油茶高产稳产对肥料的要

12、求。油茶落花落果率达 70-80%, 50%以上是因缺肥引起的生理落果。故增施肥料是提高油茶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施肥一般春施氮、钾肥,促进抽梢发叶、壮果保果;夏秋施磷肥,促进壮果长油,花芽分化;冬施钾、磷肥,固果防寒。结果大年多施氮、磷肥,促进固果和花芽分化。施肥量,一般每亩施复合肥 40-60 公斤、钾肥 10-20 公斤、氮肥 10-20 公斤。施肥时,树大、花果多的多施;树小、花果少的少施。施肥方法:采用环状沟施,即沿树冠投影外缘挖深宽 30-40 厘米的环状沟或半月形沟,把肥均匀放入沟内覆土。 5、培养土蜂油茶是异花虫媒授粉树种,自花和风媒授粉座果率很低。土蜂将不同植株的花粉进行频繁传

13、递,起到多次多花混合授粉的作用。各地土蜂分布不均。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避风隐蔽、山凹中部的向阳坡面上适合土蜂营巢,每平方米有蜂孔 20-30 个,而不适合营巢的地方,一个蜂孔都没有。为了充分利用土蜂,必须精心培育土蜂,做到:保护好土蜂;招引土蜂筑巢;引放土蜂。 6、防治病虫害油茶病虫害主要是炭疽病,防治方法:清除病虫严重的病株,修剪病虫枝烧毁,并结合深挖垦复深埋病果病叶,铲除病源;在油茶炭疽病发病高峰期的 7-9 月,用 1%的波尔多液加 2%的茶枯水喷射 3-4 次,或用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300 倍, 50%多菌灵 500 倍液连喷 4-5 次,效果很好。8-9 月用 40%的乐果

14、兑水 1000 倍液,防治介壳虫、蚜虫危害,达到防治煤病。 7、果实采收根据各个油茶品种类型的成熟期,适时采收,将有效提高出油率。一般在油茶果成熟期的前三天开始采收,到成熟期的后七天采收完。采摘时,要注意保护花蕾、枝条,为下一年增产创造条件。果实采回后,堆放不超过 6 天,堆放高度不超过 50 厘米,及时脱粒晒干,除净杂物及时榨油。 总之,油茶要达到丰产、稳产,首先是选择优质高产苗木造林,其次是采取集约经营管理技术措施。高产油茶栽培管理技术要点高产油茶指的是采用经江西省林木良种委员会鉴定的亩产达到 50 公斤以上的优良无性系嫁接苗木栽植的油茶林。 一、造林地选择 油茶适应性很强,在丘陵、山岗、

15、平原地区均可种植。应选择海拔 500 米以下,坡度 25 度以下,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类种植油茶。坡度太大不利于管理,成熟后采摘不便,大面积栽种坡度最好也不要低于 5 度,过于平坦容易积水,而导至油茶根部坏死。 二、土壤要求 油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最适宜生长在疏松、湿润、透气性好、保水性强、深厚肥沃、壤质且含有少量石砾的 ph 值 5-6 的酸性红壤或红黄壤上,在这种土壤生长的油茶结实丰满、产量及出油率高。 三、整地 1、全垦:在平坦或缓坡地可采用全垦,应该在 8-9 月份用机耕方式,深翻 8 寸-1 尺,清除石块、树根等杂物,让土壤暴晒熟化,到 11 月耙平后环山定点挖穴,穴 40-50cm3。 2、条垦:按行距开环山水平带,外高内低,带宽 2 米,带上按株距定点挖穴,规格同全垦。 3、穴垦:坡度较大的地类,应采用穴垦,环山水平按株行距定点挖穴,规格同全垦。如果全垦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并且流失的是最好最肥的土质。 种植密度应根据地类条件、品种特性、经营目的而定。土壤肥厚的山脚及较平坦的地类,采用 2.5-33 米,即每亩种植 74-89 株,(前几年可间作套种低杆如豆类花生等作物,不要套种藤类作物,会影响油茶生长,注意要给油茶留足 11 米的生长空间,以免作物与幼树争水、争肥、争阳光;);土壤肥力较差及坡度较大的地类,采用株行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