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 把握论点教案1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438796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 把握论点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 把握论点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 把握论点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 把握论点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 把握论点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 把握论点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 把握论点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阅读复习之把握论点案例名称议论文阅读复习之把握论点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初三学生课时1课时提供者一、教材内容分析 近年广东中考议论文所选文章多选用哲理性强,观点新颖深刻,能引起读者反思的文章,考查不以文体知识点为重点,更注重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论点”是议论文的三要素之一,对论点的把握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基础,只有了解了作者的观点和主张,才能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正确品析文章,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因此,对它的准确把握意义重大。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读懂议论文 2.学会寻找提炼议论文的论点的方法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课前笔者对三(

2、4)班同学用周国平的论独处一文做了学情摸底调查,得分率较低的是第一题和第三题,得分率分别为38%和53%,第一题涉及对观点的理解,C选项片面理解了作者的观点,学生没把握到,第三题是个主观题,丢分的原因集中在把作者倡导的“独处”理解为“一个人呆着”,以致丢分多。可见,学生对文章观点的把握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原有的知识能力不足以应对中考对议论文学习的要求。四、教学方法选择与设计1.启发式教学法、归谬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文章中寻找解题规律和方法,举一反三。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一)学生准备:课前阅读文章科学不怕挑战、怎样让幸福来敲门、读书与境

3、遇(二)教师准备:搜集文章科学不怕挑战,2013和2014中考议论文阅读文段怎样让幸福来敲门、读书与境遇。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导入:学情摸底试卷中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山穷水复) 学生答题中出现的典型失误展示,和参考答案进行对照,明确答题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不足。看PPT,思考问题,找出差异,回答问题运用归谬教学法和比较教学法。生动、形象、直观地引出问题,用学生的答案作范例,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生答案和参考答案的对照,更容易找出答题的不足之处。引出对中心论点的关注。二.了解“论点”常见考法,近两年中考题中如何体现该考点。(路在何方) 展示论点问题常见考法

4、1.直接问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回避“论点”这个术语,问文章的写作目的,写作意图是什么?3.结合文章观点,谈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展示中考真题中考查论点的题目。看,听,思考梳理近年来“论点”常见考法,帮助学生明确论点的考查形式,认识到该考点的掌握的重要性。三.整体把握论点的相关知识点。(取经求道) 和学生一起回顾相关知识点。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2.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他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句子。3.如何区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4.如何区分论点和论题。回顾,听和思考。梳理“论点”的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系统而全面地认识论点。四.学会寻找提炼中心

5、论点的方法。(磨剑升华)结合具体的文章,引导学生寻找归纳中心论点,从中探寻到解题方法。要求学生阅读文段1科学不怕挑战论点:科学不怕挑战。归纳提炼论点的方法1:从位置上寻找。重点关注文章的标题,开头,中间(过渡段),结尾。 读文章,圈点勾画信息,找出论点。 以经典文段为例,运用自主学习法、点拨启发教学法。文章较为简单,观点明确,学生可依据自己的经验积累,找寻论点在文章中的常见位置,得出答案,找到成就感。要求学生阅读文段2读书与境遇,思考论点。明确论点: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用心读书,才会收获有价值的人生。归纳提炼论点的方法2:从论题里把握论点。即找出作者针对这一论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方法3:从要

6、点上归纳论点。(特别是有几个分论点的情况)读文段读书与境遇,圈画信息,和同桌交流寻找论点的方法。3位同学在黑板展示自己的答案,其他同学评价优劣,说明理由。运用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准备文段读书与境遇,先独立完成论点的查找,然后在同学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方向,寻找论点的方法是否正确。 几位同学在黑板展示自己的成果,比较答案优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更好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答案。五.实战演练(初试刀锋) 要求学生阅读文章让阅读回归为享受,明确论点,完成练习题2,3。展示学生的练习成果。完成练习,展示运用自主学习法。巩固所学的知识,迁移技能的培养,学以致用,提高解题正确率。附:

7、课堂所用阅读文段 一课堂阅读文段科学不怕挑战 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 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 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说:“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tu)子。”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战。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

8、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只好以百万元大奖向科学家频送秋波求援。 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其实,这些人趁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 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直面挑战

9、,意在求真求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提炼论点方法归纳: 读书与境遇 罗建军 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境况和遭遇。人总是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科学地认识读书的境遇,是人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精神愉悦。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既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明媚,也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身心轻松,兴趣大增,容易打开视野,汲取新知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

10、,世界也会用宽容的怀抱接纳你。”顺境中读书,关键是要确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高远目标,广采博纳。同时还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平心静气,深思精进。顺境中读书,可以帮助一个人消除骄气,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性地看待世界。 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些人却以此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世理豁然开朗的认识。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司马迁惨遭宫刑,仍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记这一伟大著作。海伦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

11、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读书,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水滴穿石”的韧性,逆境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积压的阴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有“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心态,书籍恰好具有这种功能。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丰富学识,增长智慧;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也能帮助我们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

12、,追求灵魂与人格的崇高。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无论客观世界如何变化,人的因素始终具有决定性,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信念,时刻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就一定能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不断进步。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提炼论点方法归纳: 二实战演练让阅读回归为享受 熊建前两天,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曾两度提及阅读话题。一次是网购图书,一次是全民阅读。在以经济、环保、外交等硬话题为主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这种情形并不多见。实际上,从全社会来看,我们的全民阅读量长期低迷。形不成氛围,究竟是什么原因?说到底,是对阅读的认知、需求发生了扭曲。

13、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看书,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享用。阅读不再是看书,而是查书。前者是闲来无事,随手翻书,兴之所至,悦而受之;后者是火急火燎,急用先学,要啥找啥,追求速成。结果,一种是长期积淀,成为精神财富,受益终身;一种是狗熊掰棒子,一次性消费,舟过水无痕。阅读层次的高下立判。要命的是,这一深一浅两种阅读路径,并没有随着传播技术的提升、书籍载体的变迁而并轨,而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渐行渐远。甚至,浅阅读更胜一筹了,阅读碎片化就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比如,长篇深论不受待见,“微言大义”颇有市场。大部头的论著不时兴了,人们只愿意读简短的信息,喜欢段子,热衷看“一张图读懂”我们最爱用的微博每条只有140字,常上的微信,转发量很大的也多非万字平戎策。如果想了解一下基因的相关知识,很多人只会百度一下,不会专门去阅读自私的基因这样的科普著作。诚然,零珠散玉也有价值,但阅读求知若一味追求省事的话,大脑沟回会变浅的。因此,给阅读做好加减法,势在必行。加什么呢?增加深阅读的比例。其实,用什么阅读不是核心,真正的读书人是不在乎书的形式的,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