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影像诊断基础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36789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303 大小:36.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部影像诊断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303页
腹部影像诊断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303页
腹部影像诊断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303页
腹部影像诊断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303页
腹部影像诊断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3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腹部影像诊断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部影像诊断基础(3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腹部影像诊断,腹部影像诊断,肝胆胰系统影像诊断 肝胆 胰腺 泌尿系统影像诊断 消化管腔影像诊断,肝胆系统影像诊断,肝胆系统解剖 肝胆系统病例讨论,肝胆系统解剖,腹部平片解剖 肝脏及胆系横断解剖,1位置与外形 右上腹,呈楔形 新生儿肝脏较大,占腹腔的1/2以上 正常人肝上缘与膈平高,下缘不超过肋弓,平静呼吸上下移动23cm。,肝脏的解剖,Liver,upper right quadrant,脏面:以H的左、右纵沟和横沟分成分为左叶、右叶、方叶、尾状叶。左纵沟:前:肝园韧带:是胎儿脐静脉闭锁而成。 后:静脉韧带:是胎儿静脉导管遗迹。 右纵沟:前:胆囊窝(容纳胆囊) 后:腔静脉窝:有下腔静脉(第二肝

2、门) 横沟(肝门):是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左、右管;门静脉左、右支;,以及神经和淋巴管进出肝脏的门户。 肝蒂:进出肝门的全部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成束。,脏面解剖,肝实质CT,肝脏正常MRI表现,横断面解剖同CT 肝实质信号均匀,强度中等,略低于脾脏和背部肌肉 肝外和肝内静脉信号流空,显示良好,肝实质MR,肝脏的分叶、分段,1954年法国的Couinand根据门静脉和肝静脉分布对肝脏进行分叶、分段。 后经Bismuth修正得到认可,既符合外科解剖实际,并被手术切除所证实。,3 肝脏的分叶、分段 肝脏的Gllisson系统 肝动脉、门脉与胆管三者伴行所构成,它们在肝内分布,与肝脏大体分叶基本不相符

3、,不能满足手术的需要,因此以Gllisson系统为基础,提出新的分叶、分段方法。,罗马数字自尾状叶起顺时针排列,4 肝脏的血液循环 双重血供 肝动脉及门静脉 第一肝门 入肝后,先分为左右支 肝段动脉、门静脉,继续一级分支,最后到达肝小叶周围,发出小叶间动脉、门静脉,流入血窦,形成混合静脉血,再经中心静脉入小叶下V 最后汇合成肝左、中、右三条肝V,经第二肝门出肝,汇入下腔静脉。,肝动脉 典型肝动脉从腹腔动脉干发出,以不规则水平方向从左向右行进,至幽门处分出胃十二指肠动脉后向上由肝固有动脉分出肝右、肝左动脉,肝脏-血管造影,门静脉: 肝外部分 脾V和肠系膜上V汇合,在肝门处分为左、右两支,分支与主

4、干成“Y”型 尾状叶可由左或右门脉主干的细小分支供血。 门脉肝内段很少变异,定位诊断的依据。,Department of Radiology,Portal Vein Invaded by Pancreatic Carcinoma(MPR and CTA),肝静脉 行于肝内各叶、段之间,主干为三支,左、中、右肝静脉。肝右V直入下腔V,肝左肝中汇合后汇入下腔V。,二、胆道系统 1.胆囊:分底、体、颈、 管四部分 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的交界。 2.肝外胆道: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胆总管。 胆囊三角:肝总管、胆囊管 和肝脏面共同围成的三角区。,Biliary Tree,Bi

5、liary Tree,LIVER,GALL BLADDER,DUODENUM,hepatic ducts,common hepatic duct,cystic duct,common bile duct,胆囊炎,胆道梗阻,肝脏病例讨论,肝内的异常信号、密度影,低T1,高T2 高T1,低T2 高T1,高T2,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肿,脂肪侵润,肝癌的影像诊断,肝癌的流行病学 肝癌的组织学分型 肝癌的形态学分型,原发性肝癌CT表现,平扫大多数呈低密度,部分可为等密度或高密度;肿瘤可为单发、多发也可为巨块形,较大肿瘤中心可坏死呈低密度,也可发生出血呈高密度。肿瘤边缘可以不清楚,也可边缘清楚包膜完整,肝

6、脏疾病的CT表现,原发性肝癌 其他CT表现 肝硬化 门静脉癌栓 邻近脏器侵犯 远处淋巴结、脏器转移,肝癌 原发性肝癌CT表现,肝癌 原发性肝癌(弥漫性),肝硬化,肝缩小,肝轮廓呈结节状凹凸不平,肝比例失常,肝门肝裂增宽,脾增大,可伴腹水,肝癌的 MRI 表现,MRI上肝癌在T1W可为低信号、等或高信号,T2W一般均为高或略高信号,较大肿瘤中心发生坏死 增强检查强化方式同CT,T1WI,T1WI FAT,T2WI,GD+,肝癌 MRI,肝癌,肝癌 原发性肝癌,血管造影表现: 供血动脉增粗,肿瘤血管,占位征象,肿瘤染色和充盈缺损影,静脉早期显影,门脉推移、狭窄、栓塞。,肝癌 原发性肝癌,肝癌 TA

7、CE,转移性肝癌,CT表现: 平扫 大小不等的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 边缘光整或不光整 增强 环状强化,密度低于正常肝,转移性肝癌,肝脏CT与MR的比较,CT 空间分辨率高,发现小病变 三维重建,血管分析 快速成像,观察血流变化 MR 组织分辨率高,发现早期病变 非增强检查下鉴别良恶性肿瘤,CASE 2,正常胆囊解剖,胆 囊: 右十二肋平面,圆、梨、长形 长710厘米,宽34厘米 底、体、漏斗、颈部 胆囊管长3厘米,宽23毫米 肝总管:长34厘米,宽46毫米 胆总管:长610厘米,宽48毫米,正常胆系CT表现,胆囊 位置 肝左右叶之间, 肝门和稍下方的层面 形态 卵圆形 大小 4 5cm 密度

8、低,略高于水,均匀 胆总管 约1/3可显示 肝内胆管不显示,Methods of examination,Plain film: calcium (1020%) Oral cholecystography Intravenous cholangiography T tube cholangiography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 ERCP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PTC,Plain film gallstone,Oral cholecystography,T

9、 tube cholangiography,ERCP,PTC,胆石症,成分:胆色素、胆固醇 不透光结石:圆形、多面形、层状 砂粒蚕豆大小,单发或多发 透光结石:占80%以上;造影片呈充盈缺损影,立位呈水平状排列 位置:胆结石,肝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胆石症 胆囊阴性结石,胆石症 胆囊阳性结石,胆石症 胆囊阳性结石,胆石症 胆管结石,胆石症 胆管结石,胆石症 胆总管结石,胆石症 胆囊、胆管结石,脾的生理,人体最大的周围的淋巴器官 具有造血 破血 滤血 免疫等多种功能,脾的解剖及正常影像,CT:位于左上腹后方 横断面:脾长径不超过10cm(12cm ),短径不能超过6cm(7cm)。头尾长度方向不超

10、过15 cm。脾的CT值为49Hu 厚34cm。重量150g 长径:下极最低点到脾上极最高点的最大距离 宽径:垂直于长轴的最大径,脾大的鉴别诊断,血运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血液病,MRI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MRA and MRCP technique has the unique capability of allowing a noninvasive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within a single diagnostic modality for evaluation of the full range of pancreatic

11、 diseases.,PANCREAS 胰腺,Multidetector row helical CT,三、胰 腺,(一)位置 胰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位于胃的后方,在第1、2腰椎的高处横贴于腹后壁,其位置较深。 (二)胰的形态结构 1胰形态细长,可分为胰头、胰体和胰尾三部分。 2胰头部宽大被十二指肠包绕。胰体为胰的中间大部分,横跨下腔静脉和主动脉的前面。胰尾较细,伸向左上,至脾门后下方。 3胰管位于胰腺内与胰的长轴平行。它起自胰尾部,向右行过程中收集胰小叶的导管,最后胰管离开胰头与胆总管合并,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胰管的宽度为4、3、2mm。 (三)胰腺的功能 包括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 胰

12、腺的组织可产生胰液为外分泌功能;胰腺内的胰岛细胞可产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物质属内分泌功能。,三、胰: 位置:胃后方、横卧在第1、2腰椎前方的腹后壁。 形态:胰头(钩突)、胰体、 胰尾 结构:内有胰管 外分泌部:分泌消化液 内分泌部:分泌胰岛素,Pancreatic Duct,CASE 3,MSCT,胰腺的血管和神经,胰头部血管 胰体部血管 腹腔神经丛,胰腺癌,胰腺癌的组织学分型。 胰腺癌的形态学分型。 钡餐:十二指肠内侧壁粘膜平坦,消失,肠壁僵硬,框扩大,双边缘,反3征,胃窦呈垫压征。,胰腺癌,CT表现: 胰腺局部或弥漫性增大或不规则增大 平扫呈低密度,密度多不均匀 增强扫描,肿瘤常不增强或

13、增强不明显 其它改变:胆道梗阻,胰腺管扩张,血管浸润,周围侵犯,主动脉旁淋巴结增大,腹水,胰腺癌,MRI表现: 胰腺局部或弥漫性增大,形态不规则 T1WI 肿瘤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 其他 肝管扩张,胰腺管扩张等,MRA,胰体尾部癌,Department of Radiology,Case 4,病因:胆系结石,酗酒,代谢性药物,感染,外伤 病理:急性间质水肿,坏死,出血,化脓 CT征象:胰腺增大,密度稍低,局限或弥漫周围渗出轮廓不清 水肿型:病变程度轻,均匀低密度 出血坏死型:胰腺明显大,改变显著 密度不均,坏死低密度 出血高密度,急性胰腺炎,Pathophysiology of a

14、cute pancreatitis,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Intra-pancreatic fluid collection,AP,Simple type,Necrotic type,Department of Radiology,AP,Department of Radiology,SIMPLE TYPE,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表现,Department of Radiology,Necrotic p,Acute necrotic pancreatitis,Department of Radiology,慢性胰腺炎 CT征象: 局部增大 胰内、外假囊肿 沿胰管分布的钙化 胰管扩张,Chro

15、nic pancreatitis,The Urinary System,泌尿系统,排尿功能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执行。这些器官共同构成泌尿系统。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体内各种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经过血流进入肾脏,在肾内经过复杂的滤过和加工处理过程形成尿液; 输尿管是将肾脏形成的尿液送往膀胱的器官; 膀胱是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 尿道主要是将储存于膀胱内的尿液排出体外的器官。 肾脏每时每刻都在形成尿液,但排尿呈间歇性的。肾脏形成的尿液暂时储存于肾盏和肾盂,当蓄积到一定的量时才经输尿管送往膀胱。而膀胱能容纳350500毫升的尿液。正常情况下,成人一昼夜只排尿35次。,检查方法,泌尿系平片: KUB

16、 排泄性尿路造影: IVP 逆行性尿路造影 膀胱、尿道造影 肾脏的血管造影 US, CT, MRI,泌尿系统示意图 Urinary System,肾脏 Kidneys T12 to L3 输尿管 Ureters 膀胱 Urinary Bladder 尿道 Urethra,A,B,C,D,肾 脏,肾脏位于肯柱腰椎两旁腹膜后的浅窝中。 正常的肾脏长10一12厘米厚34厘米。宽56厘米,重量130克左右。肾脏的外缘弯弯地向外凸出。内缘又弯弯地向内凹陷,称做肾门。血管、神经、淋巴管、输尿管都由这里(肾门)进出肾脏。 输尿管由肾门处开始,在脊柱两侧下行,与膀胱相连,尿液在膀胱内存留然后经过尿道排出体外。这样一个制造尿液、输送尿液的系统,又称做“泌尿系统”。 有少数人的肾脏可以在腹腔内活动。范围可大可小有的甚至可到达盆腔内。称做游走肾。如因各种原因使肾脏位置下移至第3腰椎水平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