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规范化治疗---powerpoint-演示文稿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31936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规范化治疗---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规范化治疗---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规范化治疗---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规范化治疗---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规范化治疗---powerpoint-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规范化治疗---powerpoint-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规范化治疗---powerpoint-演示文稿(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民勤县人民医院 赵伯元,一、闭经,闭经是一种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有原发和继发两种。 原发闭经:年满18岁,月经未来潮。 继发闭经:月经来潮后,36个月以上未来月经。,病 因,卵巢早衰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POF) 垂体性闭经: 如席汉氏综合征(Sheehan syndrome) 下丘脑性闭经(Hypothalamic amenorrhea) 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高催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二、卵巢早衰,40岁以前自然绝经,出现绝经期

2、症状,不孕不育。 血激素FSH、LH40IU/L以上,E215IU/L提示卵巢储备能力低下。,子宫小 卵巢小于生育期妇女 卵巢无卵泡存在,或虽有卵泡存在,但卵泡数目很少,直径很少在10mm以上,监测无卵泡发育。,B超,发病率,约0.09%,占成年女性0.3%-1%,病理生理 以往观点 卵泡耗尽,极少有卵泡活性 新的发现 25%患者1-5年内有卵泡生长,Conway(1996),135例 特发性POF 76% 检出卵泡 60%有卵泡活性 分泌低水平雌激素,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研究,研究对象 31例POF患者 (1999年7月-2002年6月) 病例资料 平均年龄 314.87岁(1440岁) 闭经

3、时间3.39 2.97年(16年) 闭经年龄28 5.67岁(1539岁) 初潮年龄14 2.63岁(1118岁) 体重指数22.42 2.9(18.330.4kg/m2),临床症状 潮热、出汗、烦躁 16例 无症状 8例 不详 7例,生育史 流产史 8例 足月产史 5例,腮腺炎 3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 1例 双侧卵巢囊肿剔除术 1例 单侧卵巢囊肿剔除术 1例 母亲卵巢早衰 3例 姐姐卵巢早衰 1例 母亲孕期镭中毒 1例,既往病史,性激素替代治疗方案,倍美力0.625mg/日+安宫黄体酮6mg/日序贯疗法 16例 克龄蒙(含戊酸雌二醇及醋酸环丙孕酮) 15例 治疗36个周期 监测指标: 临床症状

4、, 血清激素,B超,结 果,随访 19例 缓解症状 19例 停药第36天有阴道出血 停激素治疗后多不能自然来月经 8例 症状缓解或消失 阴道分泌物增多,性生活改善,血激素变化,表1 POF患者服药后血激素变化,E273pmol/L测出值不准确,未做统计,B超变化,表2 POF患者治疗前后盆腔超声 检查指标的变化,卵巢反应,13例患者有生育要求 6例停药后B超监测卵泡发育 2例有卵泡发育 4例无卵泡发育,例1: 28岁, 闭经2年 口服克龄蒙6个周期, B超监测有卵泡发育, 直径达2cm时,肌注HCG10000IU,36小时后卵泡破裂,行IUI, 未妊娠,例2: 27岁 口服倍美力与安宫黄体酮6

5、个周期后,停药当月受孕,足月分娩,7例促排卵治疗 CC; HMG/HCG GnRHa/HMG/HCG,克罗米酚促排卵 5例 1例卵泡直径达0.8cm 4例均无卵泡发育,GnRHa/HMG/HCG 1例,FSH(IU/L) LH(IU/L ) E2(pmol/L) 63 18.6 175,口服克龄蒙3个周期,给予CC, 无卵泡发育 停经43天就诊查,34岁,初潮14岁,月经周期30天,28岁时, 月经稀发(3060天), 32岁开始闭经.,5.9 4 585,81.5 24.4 84.2,再口服克龄蒙2个周期后, 月经第2天起 GnRHa150ug/日,用6天 月经第3天起 HMG1支/日, 用

6、14天 月经第16天,卵泡直径达1.8cm, 子宫内膜厚0.9cm, 肌注HCG10000IU, 32小时卵泡破裂, 指导同房,未孕,HMG 1例,月经第2天起 HMG1支/日,用14天 未见卵泡发育,讨 论,POF病因 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缺陷 约10%有家族史,本研究4/31有家族史(13%) 双侧卵巢囊肿剔除术1例,术后行经1次即闭经 单侧卵巢囊肿剔除术1例,术后5年闭经 建议 手术时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 注意保存卵巢血运 有利于维持卵巢内分泌功能,影响因素,激素替代治疗,缓解围绝经期症状 减少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 用药注意事项:监测乳腺及子宫内膜 本研究8例症状缓解或

7、消失,激素替代治疗后,有利于自然排卵 本研究2例自然排卵,其中1例妊娠 机理 雌激素负反馈,使FSH下降,减少促性腺激素对卵泡的刺激。外源性雌激素协同体内FSH诱导卵泡颗粒细胞上的自身促性腺激素受体生成,使卵泡复苏,预防子宫肌萎缩 本研究19例 子宫内膜明显增厚,有利于胚胎着床,为无子女患者提供赠卵受孕的条件,小 结,POF并非不可逆 在闭经早期有自行恢复卵泡发育的可能 外源性GnRHa抑制FSH降至绝经前水平,停药后给以HMG刺激卵泡发育而排卵。 本研究1例使用该方案,有卵泡发育并破裂 克罗米酚促排卵效果不佳 尚需积累资料,供临床参考,三、高泌乳素血症 Hyperprolactinemia,

8、泌乳素的构成,脑垂体嫌色细胞分泌,又称泌乳细 胞(lactotrophs),位于腺垂体后侧位 蛋白类激素, 由198个氨基酸组成的 多肽链,分子量为22000d,泌乳素正常值,新生儿出生后血清PRL最高可达500 ng/ml, 生后3个月下降到低水平 青春期逐渐上升。正常生育年龄妇女血清PRL值为125ng/ml,平均8ng /ml, 大于30ng/ml为高泌乳素血症 绝经后血清PRL处于低水平,垂体分泌PRL呈脉冲式, 有昼夜节律变化。入睡后升高, 醒前达高峰, 醒后逐渐下降, 因此取血查PRL, 以早晨8-11时为宜 正常育龄妇女月经周期中PRL值每天虽有不同, 但高峰值出现时间并不恒定,

9、影响因素,血浆半衰期约20分钟, 由肝和肾脏清除 进食45分钟后血PRL升高,主要由于进食中的蛋白质, 因消化道分泌舒血管肠肽所致 各种应激状态: 如手术、麻醉、运动、精神创伤、吸吮乳头、静脉穿刺、性交、盆腔检查等,生理变化,月经周期中PRL的变化 尚无一致看法 滤泡期比黄体期低,妊娠早期至中期逐 渐上升, 妊娠足月 可达100-200ng/ml, 是非妊 娠的10倍 妊娠37周稍下降, 分娩时下降50%, 分 娩后血清PRL值再降低 羊水中浓度10-100倍于母-儿血循环, 妊娠28周时羊水内高达3000ng/ml,妊娠期变化,不哺乳者产后2-3周下降到基础水平 哺乳者产后4-6周基础值仍高

10、, 伴随每 次吸吮, 血PRL释放, 使血PRL值增加 3-5倍, PRL的合成也增加。产后8-18 周基础血PRL逐渐下降至正常 持续哺乳, 基础血PRL仍呈高值, 产后 可持续闭经,产后PRL的变化,主要功能,刺激乳腺组织生长及产生乳汁 妊娠蜕膜组织也产生PRL,其功能 在于调控羊水渗透压、胎儿肺成熟 及子宫收缩,垂体泌乳素的调控,泌乳素抑制因子 多巴胺(dopamine,DA) -氨基丁酸 促性腺激素相关肽,泌乳素释放因子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hyr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TRH) 舒血管肠肽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11、,VIP),其它神经递质 如5羟色胺、鸦片肽类、组织胺、 P物质(substance P) PRL的短反馈 PRL升高时, 下丘脑分泌PIF增多,高泌乳素对H-P-O轴的影响,正常水平PRL对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作用还不十分清楚 高PRL血症可引起促性腺激素-性甾体激素功能紊乱, 使月经发生改变, 如月经过少、闭经和不排卵,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药物 消耗多巴胺或阻滞多巴胺的药物(酚噻嗪类) 雌激素类药物 用药后PRL达到100ng/ml时, 应进一步检查 垂体泌乳素肿瘤 直径1cm为大腺瘤 增高的PRL虽为脉冲分泌, 却无昼夜变化,下丘脑垂体柄疾病 引起血清PRL升高的机制是PIF的产生或运送发生

12、紊乱。如垂体肿瘤压迫, 使垂体柄受压影响PIF运送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TRH及TSH分泌增加, 使血中PRL水平上升, 引起高PRL血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清PRL经肾脏排泄, 当肾功不良, 血清PRL上升,肝硬化 5-20%酒精或非酒精性肝硬化, 血PRL升高, 约50%肝性脑病有高PRL血症, 可能由于下丘脑DA产生的缺陷所致 胸乳部神经刺激 乳房受刺激或胸部手术、带状疱疹、通过脊髓反射释放PRL 异位PRL分泌 罕见, 可发生在卵巢畸胎瘤, 含异位垂体组织, 使血PRL升高.,肾上腺功能低下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PRL基因转录和释放,动物切除肾上腺可引起高PRL血症 空蝶鞍综合征 先天异

13、常或创伤, 手术造成蝶鞍膈缺陷,蛛网膜形成疝, 进入蝶鞍, 压迫垂体和垂体柄, 由于运送DA受影响, 引起高PRL血症,特发性 未查出原因, 并尚未发现脑垂体瘤的功能性异常PRL升高,称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 也可能由于垂体微腺瘤太小,未能用现代放射技术所发现,临床症状,月经改变和溢乳 闭经和溢乳 月经不规则, 如月经稀发、月经量少;不孕、无排卵、黄体功能不良、性欲减退等症状 骨质疏松,诊 断,病史 询问用药史(如氯丙嗪,利血平或避孕药)、分娩史、手术史 体格检查 注意甲状腺是否肿大,挤压双乳有无乳汁分泌, 全身有无多毛, 妇科检查有无生殖器萎缩,化验检查 血清PRL测定 最主要诊断方法 早晨空腹

14、取血 有正常月经妇女, 在月经3-5天取血 月经稀发或闭经者, 宜在B超确定无直径1cm卵泡时取血 有时因病人紧张而影响结果, 最好分别多次测定更为可靠,垂体功能检查 卵巢功能检查 基础体温 阴道涂片 宫颈黏液结晶 血清E2和P水平,血清促甲状腺素(TSH)及T3、T4测定 排除甲状腺功能低下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试验,影象学检查 颅骨蝶鞍像 CT及MRI检查 轻度高PRL血症但TRH试验异常者; 血PRL60ng/ml者, 除外垂体肿瘤 视野检查,治 疗,祛因治疗 因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高PRL血症, 给予甲状腺素治疗 因药物引起者, 停用药物 垂体瘤病人可用药物治疗, 辅以手术或放

15、射治疗,药物治疗 大多数高泌乳素血症闭经病人,很少能自然恢复排卵和妊娠, 多采用药物治疗, 降低血清PRL以恢复排卵和妊娠,溴隐停(bromocriptin) 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首选药物 用法 开始药量为1.25mg/日, 逐渐加至2.5mg, 一日两次, 到每日7.5mg,副作用 恶心、呕吐、头痛、眩晕、体位性休克, 多出现于治疗早期, 往往在一周内消失 可于就餐中间服用以减少副作用,一种新的非麦角衍生物, 多巴胺激动剂, 对垂体泌乳素瘤有效 开始剂量为75ug/日, 逐渐增至100ug/日, 以后根据血PRL水平, 维持原量或渐增至800ug/日 副作用:恶心、头痛、低血压、眩晕。一旦诊断

16、妊娠即可停药,诺果宁(norprolae),CV205-502,垂体泌乳素瘤,自然发展过程 增大者并不常见, 有些可自然缩小 对无症状的高PRL血症, 可不予治疗, 但要密切追踪,垂 体 微 腺 瘤,用药问题 以前认为应长期用药, 但经Moriondo等报告, 经过1年溴隐停治疗, 11%垂体微腺瘤病人血PRL持续正常, 停药后恢复正常月经; 经过2年治疗, 22%永久缓解;如用溴隐停10mg/日, 其永久缓解率比小剂量高 手术问题 Molitch总结到1993年发表的文献, 共1224例分泌泌乳素的垂体微腺瘤, 有872例(71%)最初经手术治愈, 17%复发,长期治愈率59%,垂体大腺瘤,最初处理 先用溴隐停使肿瘤缩小后, 考虑手术治疗或持续应用药物 手术 术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