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学习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31935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学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学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学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学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学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学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学习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润峰汽车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为响应公司安全生产的号召,提高公司人员的安全意识,根据润峰汽车201317号文件关于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的要求,特组织此次安全生产学习活动。 润峰汽车人力资源部 2013年6月,2,安全生产知识,学习大纲: 安全用电,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电气火灾及预防措施 珍爱生命预防火灾 预防机械伤害,安全是时时、事事、处处不能漠视的,3,概述 一、事故定义 A、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故。 B、人身伤亡事故(也称因工伤亡事故或工

2、伤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造成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人体的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导致负伤肌体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终止生命的事故。,4,二、事故发生的基本特点,孕育发展发生伤害(损失),因果性:导致事故的原因在系统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突变,即酿成事故。 偶然性: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形式、规模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不确定的。 必然性:危险客观存在,生产、生活过程必然会发生事故,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只能延长发生事故的时间间隔、概率,而不能杜绝事故。 潜伏期: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一个量变过程,一个系统,很长时间没有发

3、生事故,并不意味着系统是安全的。 突变性: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十分突然,令人措手不及。,5,事故发生的基本特点,引发事故的基本要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事 故,人:40%、设备:40%、其他:20%,6,三、事故构成要素 通过大量事故剖析,运用系统工程观点方法分析可知,每一种事故发生都取决于一些基本因素:即人(Man)、物(Machine)、环境(Medium)、管理(Management)四个要素(四M)。具体见下表:,7,8,四、事故的防范与控制,技 术,安 全,管 理,教 育,3E措施,Engineering,Education,Enforcemen

4、t,9,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原则 原则一:“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原则二:“三同时”(新、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原则三:“三级教育”(新职工必须进行厂级、车间、班组安全教育,在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10,原则四:“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原则五:“四不放过”(对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原则六:“五同时”(企业领导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

5、安全。),11,第一章 安全用电 一、触电危害 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后, 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它有两种类型, 即电击和电伤。 电伤非致命的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 化学效应、 机械效应及电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人体伤害。 电伤会在人体皮肤表面留下明显的伤痕, 常见的有灼伤、 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等现象。 电击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 破坏人体内部组织, 影响呼吸系统、 心脏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甚至危及生命。在触电事故中, 电击和电伤常会同时发生。,12,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 1 、电流大小对人体的影响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 人体的生理反应就越明显, 感应就越强烈, 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

6、间就越短, 致命的危害就越大。 按照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人体所呈现的不同状态, 工频交流电大致分为下列三种: 感觉电流: 指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1-3mA) 。 摆脱电流: 指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10mA) 。 致命电流: 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30mA)。,13,2、 电流的类型 工频交流电的危害性大于直流电,因为交流电主要是麻痹破坏神经系统,往往难以自主摆脱。一般认为4060 Hz的交流电对人最危险。随着频率的增加,危险性将降低。当电源频率大于2000 Hz时,所产生的损害明显减小,但高压高频电流对人体仍然是十分危险的。 3、电流的作用时间 人体触电,当通

7、过电流的时间越长,愈易造成心室颤动,生命危险性就愈大。据统计,触电15min内急救,90%有良好的效果,10分钟内60%救生率,超过15分钟希望甚微。 触电保护器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额定断开时间与电流乘积小于30mA.s。实际产品一般额定动作电流30 mA,动作时间0.1s,故小于30 mA.s可有效防止触电事故。,14,4、电流路径 电流通过头部可使人昏迷; 通过脊髓可能导致瘫痪; 通过心脏会造成心跳停止, 血液循环中断; 通过呼吸系统会造成窒息。 因此, 从左手到胸部是最危险的电流路径; 从手到手、 从手到脚也是很危险的电流路径; 从脚到脚是危险性较小的电流路径。 5、 人体电阻 人体电阻是

8、不确定的电阻,皮肤干燥时一般为100 K左右,而一旦潮湿可降到1 K 。人体不同,对电流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一般地说,儿童较成年人敏感,女性较男性敏感。患有心脏病者,触电后的死亡可能性就更大。,15,6、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指人体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时,触及带电体不受电击或电伤。人体触电的本质是电流通过人体产生了有害效应,然而触电的形式通常都是人体的两部分同时触及了带电体,而且这两个带电体之间存在着电位差。因此在电击防护措施中,要将流过人体的电流限制在无危险范围内,也即将人体能触及的电压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国家标准制定了安全电压系列,称为安全电压等级或额定值,这些额定值指的是交流有效值,分别为:4

9、2V、36V、24V、12V、6V等几种。,16,二、常见的触电原因 人体触电主要原因有两种:直接或间接接触带电体以及跨步电压。直接接触又可分为单极接触和双极接触。 1、 单极触电 当人站在地面上或其他接地体上, 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时, 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或中性线), 称为单极触电.,17,2、 双极触电 双极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同一电源的两相带电体, 以及在高压系统中, 人体距离高压带电体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 造成电弧放电时, 电流从一相导体流入另一相导体的触电方式, 如图所示。 两相触电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 因此不论电网的中性点接地与否, 其触电的危险性都最大。,1

10、8,3、 跨步电压触电 当带电体接地时有电流向大地流散, 在以接地点为圆心, 半径20 m的圆面积内形成分布电位。 人站在接地点周围, 两脚之间(以0.8 m计算)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Uk, 如图所示, 由此引起的触电事故称为跨步电压触电。高压故障接地处,或有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都可能出现较高的跨步电压。离接地点越近、两脚距离越大,跨步电压值就越大。一般10米以外就没有危险。,19,三、 防止触电 1、产生触电事故有以下原因: (1) 缺乏用电常识, 触及带电的导线。 (2) 没有遵守操作规程, 人体直接与带电体部分接触。 (3) 由于用电设备管理不当, 使绝缘损坏, 发生漏电, 人体碰触

11、漏电设备外壳。 (4) 高压线路落地, 造成跨步电压引起对人体的伤害。 (5) 检修中, 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 接线错误, 造成触电事故。 (6) 其他偶然因素, 如人体受雷击等。,20,2、安全措施 (1) 停电工作中的安全措施。 在线路上作业或检修设备时, 应在停电后进行, 并采取下列安全技术措施: 切断电源。 验电。 装设临时接地线。 (2)对设备进行维修时,一定要切断电源,并在明显处放 置“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示牌。,21,四、 造成电气火灾的原因 1、造成电气火灾的原因 电器、照明设备、手持电动工具以及通常采用单相电源供电的小型电器,有时会引起火灾,其原因通常是电气设

12、备选用不当或由于线路年久失修,绝缘老化造成短路,或由于用电量增加、线路超负荷运行,维修不善导致接头松动,电器积尘、受潮、热源接近电器、电器接近易燃物和通风散热失效等。 其防护措施主要是合理选用电气装置。例如,在干燥少尘的环境中,可采用开启式和封闭式;在潮湿和多尘的环境中,应采用封闭式;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中,必须采用防爆式。,22,2、安全用电防护措施 电气线路要规范整齐,严禁私拉乱接。 电气线路必须套管。 铜丝不能代替保险丝,设备安装漏电保护器。 金属外壳的用电设备必须按规范接零接地。 电气装置附近不得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 电器设备应安装在不燃材料上,灯具不得紧贴可燃物或用可燃物遮挡。

13、仓库内不准使用60 W以上的白炽灯及碘钨灯、水银灯等照明。使用危化品的车间(如喷漆车间)和危化品仓库必须使用防爆灯。 自备柴油发电机应独立设置。配电室的五防(防火、防水、防漏、防雪、防小动物)。 移动电器、临时用电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排风扇使用前要进行检查。,23,安全隐患,24,3、电气消防 (1)发现电子装置、电气设备、电缆等冒烟起火,要尽快切断电源。 (2)使用砂土、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等不导电灭火介质,忌用泡沫和水进行灭火。 (3)灭火时不可将身体或灭火工具触及导线和电气设备。,25,第二章 珍爱生命预防火灾,26,27,一、逃生知识 1、火灾现场逃生要诀(十三诀) (1)第一诀:逃生预演

14、,临危不乱。 (2)第二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3)第三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4)第四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28,附:如何扑灭初起火灾 火灾刚发生时,火势一般并不很大。只要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就能把火扑灭在初起阶段,避免酿成大祸。 (1)发现火灾时,应大声呼救,争取周边人的帮助,同时迅速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 (2)在消防人员赶到现场之前,应设法灭火自救。灭火时可就地取材,用干粉灭火器最好,也可用沙土、毛毯、棉被等物品覆盖灭火。 (3)着火时不要随便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造成火势蔓延。 (4)在有人被围困的情况下,要先救人。 (5)油锅起火时,要迅速盖上锅盖,使火熄灭,绝不

15、能用水扑救。如果油火洒在灶具或地面上,可用手提式灭火器扑救,或用湿棉被、湿毛毯等捂盖灭火,并马上熄灭炉火。,29,正确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就能准确、快速地处置初起火。 普通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先拔出保险销,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按下压把喷射。,争分夺秒,扑灭“初期火灾”!,30,31,(5)第五诀:保持镇静,明辨方面,迅速撤离。 (6)第六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千万不要贪恋财物!,32,(7)第七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逃生时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办法。 穿过烟火封锁区,可向头部、

16、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在冲出去。,衣服、毛巾等打湿捂住口鼻 ,其除烟率达60-100%,可过滤10-40%一氧化碳,33,(8)第八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9)第九诀:缓慢逃生,滑绳自救。,千万不要乘坐电梯!,胆大心细,自制救命绳逃生!,34,(10)第十诀: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11)第十一诀:缓晃轻抛,寻求援助。,充分保护并暴露自己,才能争取有效拯救自己!,35,(12)第十二诀: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13)第十三诀:跳楼有术,虽损求生。,救生气垫,动作正确!,36,2、浓烟毒气的逃生 除了做到“火场逃生第七诀:简易防护,蒙鼻匍匐”外,还要注意朝毒气上风方向跑。 3、公共场所火灾逃生法 (1)利用疏散通道逃生 (2)自制器材逃生 (3)利用建筑物逃生 (4)寻找避难处所逃生,37,4、人群慌乱时的逃生,进到公共场所和人群集中的地方,首先要弄清安全出口的具体位置,观察逃生通道是否畅通。当出现火灾及其它危险时,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