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进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31134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0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0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0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0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进展(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救 指南进展,襄樊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2010年12月5日,2010年10月18-20日,美国心脏学会(AHA)和欧洲复苏委员会(ERC)先后发布了新版心肺复苏指南,即2010 AHA 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成人生存链,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 快速除颤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新版欧洲指南推荐的成人急救生存链,早期识别和呼叫援助预防心脏骤停 早期实施心肺复苏争取时间 早期除颤使心脏复跳 心脏骤停后处理维持生存质量,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心肺复苏,从 A-B-C 更改为 C-A-B,2010

2、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 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 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程序变化:C-A-B 代替 A-B-C,2010(新):在通气之前开始胸外按压 2005(旧):成人心肺复苏程序从开放气道开始,检查是否可正常呼吸、然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后进行 30 次胸外按压,之后再进行 2 次呼吸,理由1:,虽然尚无人体或动物实验研究证据证明实施心肺复苏时先进行 30 次按压而不是 2 次通气可以提高存活率,但胸外按压可以为心脏和大脑提供重要血流,而且对院外成人心脏骤停的

3、研究表明,如果有旁观者尝试进行胸外按压,比较不进行胸外按压,可以提高存活率,理由2:,在 A-B-C 程序中,当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寻找防护装置或者收集并装配通气设备的过程中,胸外按压往往会被延误。更改为 C-A-B 程序可以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同时能尽量缩短通气延误时间,理由3:,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由任何旁观者进行心肺复苏,这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其中一个障碍可能是 A-B-C 程序,该程序的第一步是施救者认为最困难的步骤,即开放气道并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先进行胸外按压,可能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取消 “看、 听和感觉呼吸”,2010(新) : 取消心肺

4、复苏程序中的“看、听和感觉呼吸”。在进行 30 次按压后,单人施救者开放患者的气道并进行 2 次人工呼吸 2005 (旧) : “看、听和感觉呼吸”过去用于在开放气道后评估呼吸,胸外按压速率: 每分钟至少 100 次,2010(新) : 非专业施救者和医务人员以每分钟至少 100 次按压的速率进行胸外按压较为合理 2005 (旧) : 以每分钟大约 100 次的速率按压,胸外按压幅度,2010(新) :应将成人胸骨按下至少 5 厘米 2005(旧) :应将成人胸骨按下大约 4 至 5 厘米,医务人员基础生命支持,在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中,针对医务人员的主要问题及更改如

5、下: 1.医务人员检查反应时应该快速,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 10 秒,如果 10 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 AED,2.从流程中去除“看、听和感觉呼吸” 3.进一步强调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包括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 4.不建议在通气过程中采用环状软骨加压,5.施救者应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开始胸外按压(C-A-B 而不是 A-B-C)。通过从30次按压而不是 2 次通气开始心肺复苏,缩短开始第一次按压的延误时间 6.按压速率从每分钟大约 100 次改为每分钟至少 100 次,7.成人的按压幅度略有增加,从以前建

6、议的大约4至5厘米增加到至少约5厘米 8.继续强调需要缩短从最后一次按压到给予电击之间的时间,以及给予电击到电击后立即恢复按压之间的时间 9.进一步强调通过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2010 版心血管病高级生命支持 (ACLS) 中的主要更改如下: 1. 建议进行二氧化碳波形图定量分析,以确认并监测气管插管位置和心肺复苏质量,二氧化碳图波形,2.不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 (PEA)/心搏停止时常规性地使用阿托品 3.建议输注增强节律药物,作为有症状的不稳定型心动过缓进行起搏的替代方法之一 4.建议在未分化的、规则的、单型性、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早期处理中使用腺苷,对于治疗

7、和诊断都有帮助,心肺脑复苏药物应用研究进展,肾上腺素的应用 肾上腺素通过其肾上腺素能激动作用增加心脏骤停心肌和大脑的灌注压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肾上腺素在心脏骤停中应用具有不利因素,肾上腺素的不利因素,受体效应增加了心肌的氧耗导致心肌乳酸浓度增加,增加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而且减少了亚心内膜的灌注 肾上腺素能增加了复苏后心肌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了脑微循环的血流灌注,肾上腺素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在猪的室颤心脏骤停模型中,硝酸甘油和肾上腺素联合应用可改善改善冠状动脉灌注压 研究分组: A组:生理盐水+肾上腺素0.02mg/Kg B组:硝酸甘油50ug/kg+肾上腺素0.02mg/kg,肾上腺素与激素的

8、联合应用,联合垂体后叶素+肾上腺素+甲基强的松龙在复苏中以及复苏后的应激剂量的氢化可的松能改善院内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肾上腺素与受体阻滞剂的联合应用,在复苏早期联合使用艾司洛尔可提高室颤阈值,减少除颤次数,显著降低自主循环恢复后室颤的再发生率 在猪的心脏骤停模型中,联合应用肾上腺素+阿替洛尔能显著改善48h生存率和改善复苏后心功能 大鼠心脏骤停模型中,联合应用兰地洛尔和肾上腺素能有效防止肺水肿的发展,亚低温的早期应用,亚低温:28-35 临床应用禁忌症: 1.失血性休克 2.存在严重心肺疾患 3.16岁儿童或70岁老年患者 4.严重脑干功能衰竭,亚低温临床应用,时机:尽早实施,越早越好,不晚

9、于心搏骤停后10h 方法:快速降温、精确控温、可控复温 维持时间:多数维持在24-72h,也可以3-5天,降温技术,体表降温: 1.冰水、酒精浸浴 1.冰袋、冰帽置于头部降温 2.降温毯、装有循环冷空气的特殊床垫降温,有创降温: 1.静脉输液法:静脉输注4林格氏液(30ml/kg),30min输入 2.血管内导管降温:将装有温度可控的循环盐水导管插入大静脉(通常由股静脉插入下腔静脉) 3.体腔灌洗降温,总 结,1.简化的基础生命支持流程:强调高质量心肺复苏 2.不再强调装置、药物和其他操作,强调为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和早期除颤 3.不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心搏停止时常规性地使用阿托品 4.建议在未分化的稳定型、规则的、单型性、宽 QRS 波群心动过速的早期处理中使用腺苷 5.建议为成人治疗有症状的不稳定型心动过缓时,输注增强心律药物以作为起搏的一种替代治疗 6.为提高在恢复自主循环后收入院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应当实施综合、结构化、完整、 多学科的心脏骤停后治疗体系。治疗应包括心肺复苏和神经系统支持。应根据指征提供低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新版CPR操作视频,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