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30842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301 大小:18.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学基础ppt课件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1页
医药学基础ppt课件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1页
医药学基础ppt课件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1页
医药学基础ppt课件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1页
医药学基础ppt课件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药学基础ppt课件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学基础ppt课件完整版(3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 医药学的关系,2,二、医药学的相关基础知识,3,第二章 医学基础知识,细胞组织器官 病理变化,4,第一节 细胞,1,5,6,细胞质:半透明胶状溶液,悬浮着细胞器和包含物,2,7,8,内质网,在电镜下可以看到内质网是一种复杂的内膜结构,它是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状的腔或管,这些管腔彼此之间以及与核被膜之间是相连通的。,(1),9,粗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上所附着的颗粒是核糖体,它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因此粗面内质网最主要的功能是合成分泌性蛋白质,膜蛋白以及内质网和溶酶体中的蛋白质。所合成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及其折叠与装配也都发生在内质网中。 其次是参与制造更多的膜。,10,滑面内质网上没有核

2、糖体,但是在膜上却镶嵌着许多具有活性的酶。 滑面内质网最主要的功能是合成脂类,包括脂肪、磷脂和甾醇等。,11,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它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蛋白质在表面,RNA在内部,并以共价键结合。 核糖体是多种酶的集合体,有多个活性中心共同承担蛋白质合成功能。 每个活性中心都是由一组特殊的蛋白质构成,每种酶或蛋白也只有在整体结构中才具有催化活性。,(2),12,每一细胞内核糖体的数目可达数百万个 游离核糖体合成细胞质留存的蛋白质,如膜中的结构蛋白 附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向细胞外分泌的蛋白质,合成后向光面内质网输送,形成分泌泡,输送到高尔基体,由高尔基体加工、排放。,13,14,

3、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和小泡,成堆的囊并不像内质网那样相互连接。在一个细胞中高尔基体只有少数几堆,至多不过上百。 (1)是细胞分泌物的最后加工和包装的场所,分泌泡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外 (2)能合成多糖,如粘液,植物细胞的各种细胞外多糖。 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注:囊泡产生的方向是细胞膜或者说高尔基体的成熟面面向细胞膜,形成面面向细胞质),(3),15,16,17,4,18,第二节 基本组织,19,一、上皮组织,(一)上皮组织的特点 细胞成分多,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分布于体表或管腔、囊腔的内表面,可向深部下陷成腺体

4、功能多样:保护、吸收、分泌、排泄、感觉 细胞都有极性,分游离端与基底端 上皮中无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20,(二)上皮组织的分类、结构特点和分布,被覆上皮,假复层,单层,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扁平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变移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复层柱状上皮,腺上皮,外分泌腺,内分泌腺,21,内皮衬贴在心脏和血管内面的单层扁平上皮,22,间皮衬贴在胸膜、腹膜、浆膜和心包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23,分布在肾小管和甲状腺滤泡等处,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24,25,26,变移上皮,细胞的形状和层次可随着所在器官的收缩或扩张而发生变化。 分布在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前列腺部。 位于

5、表层的细胞大,胞质丰富,常具双核,向深层伸出长脚状突起,到达基膜。这层细胞又称盖细胞,其浅层胞质浓缩,嗜酸性较强,形成一深色的壳层,具有防止尿液侵蚀的作用。 器官呈收缩状态时,上皮变厚,柱状细胞和梭形细胞的长脚状突起变长;器官呈膨胀状态时,长脚突起铺开,上皮层变薄 。,27,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器官叫腺体。 腺体可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外分泌腺有导管通过导管传到靶器官 内分泌腺无导管通过血液和淋巴到达靶器官 胰脏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腺体,其外分泌部能产生胰液,由胰管流入十二指肠,属外分泌腺。内分泌部是分布于胰腺中的小岛,叫胰岛,由A、 B、 C、 D四种细胞组成,如B细胞能产生胰岛

6、素,A细胞能产生胰高血糖素,它们通过体内的血管运到全身各处。,28,29,二、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30,致密结缔组织,是一种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的固有结缔组织,纤维粗大,排列致密,以支持和连接为其主要功能。如真皮、肌腱、韧带。,31,脂肪组织,主要由大量群集的脂肪细胞构成,具有储存脂肪、支持、保护、参与能量代谢和维持体温等作用。 聚集成团的脂肪细胞由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小叶。 脂肪组织能够以旁、自分泌和远距分泌方式产生生物活性因子或因子样分子,称为脂肪因子。它们影响胰岛素敏感性、血压水平、内皮功能、纤溶活动及炎症反应,参与多种重要病理生理过程。,32,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

7、。 网状细胞胞核较大,胞质较多,粗面内质网较发达。 在体内网状组织不单独存在,而是构成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的基本组成成分,为淋巴细胞发育和血细胞发生提供适宜的微环境。,33,软骨组织,每根骨的末端,都有一层软骨组织包裹着。这些软骨组织可使骨骼之间避免摩擦及冲击。 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基质及纤维构成。 软骨组织及其周围的软骨膜构成软骨。 软骨是固态的结缔组织,略有弹性,能承受压力和耐磨擦,有一定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胎儿早期的躯干和四肢支架主要为软骨,至成体,软骨仅分布于关节面、椎间盘、某些骨连接部位、呼吸道及耳廓等处。,34,骨组织,是一种坚硬的结缔组织,也是由细胞、纤维和基质构成的。 骨与其他结

8、缔组织基本相似,也由细胞、纤维和基质三种成分组成。 但骨的最大特点是细胞基质具有大量的钙盐沉积,成为很坚硬的组织,构成身体的骨骼系统。,35,血液,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 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36,37,淋巴,淋巴组织是以网状组织为基础,网孔中充满大量的淋巴细胞和一些巨噬细胞、浆细胞等。 淋巴组织主要有两种形态 弥散淋巴组织:无固定的形态,是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形成支架,网孔中分布有大量松散的淋巴细胞,其中除含有T、B淋巴细胞外,还有浆细胞和巨噬细胞

9、、肥大细胞等。弥散淋巴组织中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是淋巴细胞由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 淋巴小结,38,39,骨骼肌纤维的纤维结构,40,肌原纤维:是细胞的功能结构,呈细丝状,沿细胞长轴平行排列,每条肌原纤维都有明暗相间的横纹,且每条肌原纤维的横纹皆整齐地排列在同一水平,所以整个肌纤维显示出明暗相间的带,分别称明带和暗带。用铁苏木精法染色,暗带着色很深,明带着色较浅。,41,骨骼肌纤维,42,43,心肌,分布:心肌分布于心脏和邻近大血管。其收缩呈节律性,属不随意肌。 特点:心肌纤维呈分支短杆状,并相连成网,连接处染色较深称为闰盘。细胞内有1-2个核,呈长圆形,位于心肌纤维的中心,胞质丰富,多

10、聚在核的两端,含有丰富的线粒体、糖原、及少量脂滴和脂褐素。,2,44,心 肌 纵 横 断 面 示 意 图,45,平滑肌纤维的光镜结构横式图,46,平滑肌的分类 根据它们的形态和功能特性分为两类: 1.单个单位平滑肌: 也称内脏平滑肌,如胃肠道、输尿管等的平滑肌。 能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由于细胞间存在着许多缝隙连接,兴奋可以传播到周围细胞,使许多平滑肌细胞像一个单元一样进行整体收缩,功能上为一合体细胞。,47,单个单位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自动节律性和功能上的合胞体性:在没有神经或激素的作用下,大多数的单个细胞能自动产生动作点位,这种肌源性的兴奋通过缝隙连接在肌细胞之间迅速传播,引起所有平滑肌细

11、胞的整体收缩。 2.对牵拉刺激的敏感性:平滑肌细胞受到牵拉时引起细胞膜去极化,当去极化达到阈点位时可以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并扩散,导致平滑肌收缩。,48,2.多单位平滑肌: 如竖毛肌、大气管和大血管等的平滑肌。 这类平滑肌常离散分布,一般细胞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各细胞在活动时各自独立,并受自主性神经纤维末梢的支配或体液因素的影响。 多单位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没有或很少有自发活动,他们的活动是神经源性的,不是肌源性的。 2.没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3.激素或药物引起的收缩和舒张不会引起膜点位的变化。,49,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平滑肌是一组形态和功能特异较大的异质性结构,但在生理特性上存在着一些共同

12、点 1.平滑肌收缩缓慢而持久 2.它们的神经支配全部是自主性神经 3.对各种体液因素较骨骼肌敏感,50,平滑肌的收缩机制 平滑肌内的粗细肌丝也构成类似横纹肌肌节的结构,并通过相互滑行来实现肌肉收缩。 但其Ca2+的来源与骨骼肌不同,对细胞外Ca2+浓度的依赖性大; 与骨骼肌比较,平滑肌横桥激活的机制需要较长的时间,这和平滑肌收缩的缓慢相一致。,51,四、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细胞(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主要成份,是一种多突起的细胞。,52,(一)神经元 神经元结构,1,53,尼氏体(HE)由许多发达的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及其间的

13、游离核糖体组成。,神经原纤维(银染) 神经丝、微管、微丝,这三种纤维,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参与物质运输。,54,神经元分类,1 按胞突的数目分类 只有一个胞突,胞突从胞体伸出后呈“T”形分为两支,一支分布到其它组织和器官,称周围突;另一支进入中枢神经,称中怄突. 假单极神经元的这两个分支,按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中枢突是轴突,周围突是树突。这种神经元位于脑、脊神经节内。,假单极神经元,2,55,2 按轴突长短分类 高尔基型神经元:具有长轴突的大神经元。如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 高尔基型神经元:轴突较短的小神经元。如某些中间神经元。,56,4 按神经元传递信息所释放的神经递质分类 胆碱能神经元:

14、轴突终末能释放乙酰胆碱。如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 胺能神经元:能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组胺等,如交感神经节内的神经元。 氨基酸能神经元:能释放谷氨酸、甘氨酸等,如大脑皮质的中间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能释放脑啡肽、内啡肽等,如肌间神经丛的神经元,57,突触,定义:神经元与神经元或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特殊的连接结构,可以传递信息,进行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联系。 分类:化学突触 电突触,3,58,化学突触,化学突触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传递神经冲动 具有单向传递,存在突触延搁、总和、后放、兴奋性节律改变、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等特点,59,60,电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细胞膜相接触

15、处呈缝隙连接的结构 能以电传递的方式传递息,不需要神经递质的参与,且冲动的传导是双向的。,61,(二) 神经胶质细胞,分布: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常位于血管、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周围 功能:对神经元起着支持、营养、保护、形成髓鞘、绝缘和修复等作用。 特点:一类多突起的细胞,但不分轴突核树突,胞体较小,无尼氏体,保持分裂能力。,62,63,(三) 神经纤维,定义: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树突和包在外面的神经胶质所构成。 分类:根据神经纤维有无髓鞘可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64,有髓神经纤维 轴索外包有一层节段性的髓鞘和一层神经膜。 神经纤维每隔一定的距离,髓鞘便有间断,此变窄处

16、称神经纤维节或郎飞氏结。两个郎飞氏结之间的一段称结间段/结间体。一个神经膜细胞构成一个结间段的髓鞘和神经膜。 神经膜细胞包括髓鞘与神经膜的两个部分,神经膜是细胞含有细胞质和细胞核的部分,髓鞘是神经膜细胞的细胞膜反复缠绕在轴索周围形成的多层膜结构。,65,有髓神经纤维纵断(特染),66,朗飞结:髓鞘各节段间的缩窄部位,此处无髓鞘。 结间体:相邻两个朗飞结之间的一段。,67,无髓神经纤维 周围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由较细的轴突和包在其外的神经膜细胞构成,轴突外无髓鞘,不形成朗飞结,因此传导速度慢。 植物性神经的节后纤维、嗅神经及部分感觉神经纤维属于无髓神经纤维。,68,无髓神经纤维,神经膜细胞核,无髓神经纤维,神经束衣,69,游离神经末梢 有被囊神经末梢,运动神经末梢,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内脏运动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触觉小体 环层小体 肌梭,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终止于其他组织所形成的结构称为神经末梢。,(四) 神经末梢,神经末梢,70,感觉神经末梢,定义:是感觉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周围突的终未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