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公文必须掌握的标题和结尾规范常用语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88428008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公文必须掌握的标题和结尾规范常用语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写公文必须掌握的标题和结尾规范常用语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写公文必须掌握的标题和结尾规范常用语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写公文必须掌握的标题和结尾规范常用语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写公文必须掌握的标题和结尾规范常用语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公文必须掌握的标题和结尾规范常用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公文必须掌握的标题和结尾规范常用语(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公文必须掌握的标题和结尾规范常用语公文使用很讲规范。包括标题用语规范,开头用语规范,文中用语规范,结尾用语规范等等。有些小白在写公文的时候,往往不太注意语言规范问题。一、公文标题用语规范与格式公文标题由三要素组成,发文单位+事由+文种 组成。在不同的文种和内容中,标题的具体结构也有一些微变化,下面介绍三种易用错的情形。(一)标题中介词:“关于”与“在”、“对”、“向”连用在发文单位与事由之间,还经常要用一个介词,关于。一般为:正确:发文单位+关于+事由+文种特定情况正确:发文单位+关于+(在、对、向)+事由+文种需要指出的是,在公文标题中,“关于”可不可以与其他介词重叠使用,在一般情况下是不

2、可以重复使用的,但应该注意,如果两个连用的介词所说的不是同一个对象,这可以连用,例如,XXXX电子集团公司关于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切实做到责任到人的通知,其中的“关于”与“在”,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关于”是第一个层次上的介词,“在”是属于第二个层次上的介词。“在”所引用的介词短语,能够起到限定范围,突出强调的作用,可使公文标题中的事由表达得更为准确,使用较多的介词主要有“在”、“对”、“向”等。(二)标题中介词:“关于”“申请”连用。一般是请示件标题,在“关于”的后面可否加入“申请”二字?这种连用情况也比较普遍。例如错: XX公司关于追加申请冷轧车间投资经费的请示正确:XX公司关于追加冷轧车

3、间投资经费的请示所以,这里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不可!标题中的文种名称“请示”已明显蕴含向上级机关的“申请”之意。事由”部分在介词“关于”之后又出现“申请”二字,实无必要,应予删除即可。(三)“报告”的标题,在“事由”中的“关于”后面可否加入“报送”一词例如:XX公司关于报送的报告“报送”是个动词,表明把XXXX年工作总结等报送给上级机关,而后面的报告是这份“文件头”使用的文种,如果该标题删去“报送”两字,那么“文件头”的载体性质就体现不出来。这种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一般是在“文”中有“文”时使用。如果仅是直接向上级报送情况,不涉及上述情形,则不必用“报送”。二、公文结尾的一些规范用语与格式公文的结

4、尾,虽然也千差万别,但同一个文种,还是有一些相对固定的用语规范和格式要求。(一)“请示”的结尾用语请示的结尾,是独占一行还是尾随文后?回答是应独占一行,不能尾随文后。写上:“是否可行,请批示”、“妥否(可否,当否) ,请批示”,“以上如认为可行,请批转”等语。(二)“报告”的结尾用语“特此报告”报告的结尾一般都会写上“特此报告”,并另起一行。但是,这与“请示”件一定要有如“妥否,请批示”习惯用语不同,是任何一份报告都必须写吗?其实,可写,也可不写。不过写上似乎显得更为庄重一些。对于内容涉及总结、工作经验、做法的专题报告,一般要写这样一个结尾用语:“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批示。”(三)“规定”、“条例”的结尾用语法规性的公文在结尾的时候往往是:“本规定或者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四)“批复”结尾用语结尾另起一行,“此复”(五)“通知”结尾用语通知结尾另起一行,“特此通知”等。上述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需要大家在公文写作实践中注意掌握和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