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雨的形成》说课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427987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雨的形成》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科学《雨的形成》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科学《雨的形成》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科学《雨的形成》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雨的形成》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雨的形成》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雨的形成说课稿瀑里小学 陈 涛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九课雨的形成,本课是第三单元物质的状态中的最后一课,也是在学生掌握了冰、水和水蒸气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水之后的基础上,围绕“变化”这一概念进行的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和学生自己的综合能力,尝试探究雨是怎样形成的?这节课从教材中所示的四个生活场景出发,引入本课教学。学生提出疑问:“小水珠从哪里来?”以此为讨论话题。给学生解释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形成的?突出了凝结现象的两个基本条件,一要有水蒸

2、气,二要受冷。水蒸气凝结的对比实验可为学生的讨论结果提供强有力的佐证,也可为不能解释凝结现象的学生提供帮助。“雨的形成”是一个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开放性较强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再次感知物质状态的变化,尤其是水的三态之间循环往复的变化,通过实践发现这种变化是可逆的过程。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接着又通过阅读科学在线,进一步激发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并体会到科学技术的运用可以影响雨的形成,了解人工降雨可以进行灭火和改善干旱的环境等作用。二、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实验感兴趣,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

3、,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科学探究既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目标,更是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三、教法学法针对学生的学情特点,本课我采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究法,图片激趣法,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讨论、学生

4、模拟实验等学习方法。我以情境设计、探究活动、交流提升、演示说明为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在实验操作中感悟,把体验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一)探究目标: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一些有趣现象,提出现象成因的假设。(二)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凝结。并利用这个概念来解释雨的形成。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创造条件,理解凝结的概念,使学生尽可能独立的探究雨的成因。难点:学生根据材料独立进行实验研究得出结论。六、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课前,我先出示生活中常见景象的图片,使学生

5、对“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等问题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然后采用幻灯片的形式,解释经常遇到的几种现象:锅盖上的小水珠、浴室镜子上的小水珠、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可乐瓶子上的小水珠等,设置疑问:看到这些奇妙的小水珠,你想到了哪些问题?先让学生猜测“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露、雾、云会不会也是由小水珠形成的呢?”猜测、联想这样一环紧扣一环,使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让他们的猜测由随意性趋向科学性。而学生的问题意识,使的他们油然而生一种探究猜想结果的欲望,使课顺利进入模拟试验状态.(二)小组合作,模拟实验 在做实

6、验之前,首先向学生介绍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明确实验的目的,了解实验操作步骤:(1)向烧杯中加入一半的热水,用酒精灯持续加热。(2)将玻璃板搁置于烧杯上方,并覆盖大量冰块。(3)几分钟后,观察现象,并填写实验报告单。其次,为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向学生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酒精灯要放在平稳的桌面上;(2)酒精灯使用完后,注意要用灯帽盖灭,而不能用嘴吹灭,防止发生意外。(3)实验过程中,注意不要热水烫伤手。(4)使用器材要注意轻拿轻放。接着,组长分配任务,领取实验所需材料(大的烧杯,冰块,热水、自制玻璃板等)进行雨的形成模拟实验。(三)实践验证,得出结论为了使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醒学生烧

7、杯中应倒入一半的热水,放置大量冰块,在持续加热大量水蒸气上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玻璃板上慢慢出现了水雾,并逐渐形成了水珠滴落了下来。谈话引入探究雨的形成,“在自然界中雨的形成过程和我们的模拟实验是一样的”。视频播放雨的形成动画,观看完后,学生分组进行汇报、交流、展示个别实验报告单,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在概括、总结雨的形成过程时,学生有的总结不构完整,教师及时进行了补充和强调:雨就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掌握雨的形成过程。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合作意识,考察了他们动手操作的技能,让同学们在讨论、交流实践中感受到合作探究的快乐,以及成

8、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借助汇报实验结果,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学生谈收获,检测。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设计了让学生谈收获及课堂抽查练习的教学环节,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我设计了课后自学环节:阅读科学在线,搜集整理资料,了解什么是人工降水?人工降水有哪些好处?七、板书设计 雨的形成水蒸气 冷 水(凝结)八、教学反思本课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图片激趣、讨论、学生模拟实验等多种形式,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是新接班的学生,所以配合不够和谐,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导致课上教师说的多,学生说的少,且费时,因而使得一部分练习设计没能如期完成。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领导指导谅解!-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