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合格)(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427355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7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合格)(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合格)(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合格)(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合格)(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合格)(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合格)(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合格)(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静海一中静海一中 2018-2019 第二学期高一历史(合格第二学期高一历史(合格 3 月)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 考生注意:考生注意: 1. 本试卷第本试卷第卷基础题(卷基础题( 88 分)和第分)和第卷提高题(卷提高题(12 分)两部分共分)两部分共 100 分。分。 2. 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 3-5 分,并计入总分。分,并计入总分。 知知 识识 技技 能能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习惯养成习惯养成总分总分 内容内容中国古代经济中国古代经济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材料解析材料解析卷面整洁卷面整洁 分数分数802030

2、分分 35 分分 100 分分 第第卷卷 基础题(共基础题(共 70 分)分) 1、选择题选择题: :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7070 分分. 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这是古代中 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 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2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 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发展 D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3有两幅版画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盼“五谷丰登

3、” “六畜兴旺”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4、右侧这种工具的名称、出现时间和用途是( ) A、耦犁、汉朝、松土工具 B、耧车、汉朝、播种工具 C、曲辕犁、唐朝、松土工具 2 D、耧车、唐朝、松土工具 5、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6、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A 、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

4、器助耕 D、铁犁牛耕 7、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基本特征是( ) 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生产工 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 B、 C、 D、 8、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历史悠久,素称发达。下列手工业的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 技艺最高水平的是() A、民间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9、在某次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 如果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最大的青铜器铸造于何时,你应该回答() A、新石器时代晚期 B、商朝时期 C、秦汉时

5、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10、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丝 织品 景德年间瓷罐 唐三彩哥窑瓷瓶 珐琅彩(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清朝 11、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 用于( ) A、缫丝 B、灌溉 C、制瓷 D、冶铁 12、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一著名诗句描绘的是( ) A白瓷 B青瓷 C粉彩瓷 D青花瓷 13、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被称为瓷都的是( ) A景德镇 B苏州 C扬州 D洛阳 14、我国古代长期领先世界并且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手工业生产技术主要有 丝绸

6、技术采煤技术冶铸技术伐木技术制瓷技术 A B C D 15、 “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 吟叫百端 ,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 五更又开晓市。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3 A西汉长安 B唐朝洛阳 C北宋开封 D南宋临安 16、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17我们现在知道“商人”这一称呼来源于 A、从事商业的人 B、善于经商的人 C、善于经商的商朝人 D、专门从事商业管理的人 18、 “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则史料反映的商业繁荣的景象最

7、可能出现在 () A 商代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19、 “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朝人张藉 的这首诗反映了丝绸之路的繁忙景象。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 ) A 张骞出使西域后 B、隋唐时期 C、安史之乱后 D、秦朝建立后 20、战国后期,大商人吕不韦以自己的经济实力帮助赢政之父秦异人争得王位,后来吕不韦做 了秦国的相国。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吕不韦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B、战国时期的商业非常发达 C、商品经济的发展己渗入到政治领域D、官商勾结的现象在当时己经出现 21明清时期我国实力最强的商帮是( ) A徽商和晋商 B晋商和湘商 C徽商

8、和粤商 D晋商和鄂商 2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 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 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 的是( ) A 统一货币“半两钱“ 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一一“商帮“ C 出现了纸币“交子”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 23、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 A、大量公田被抛荒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24、公元前 594 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 “私田” ,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 这一税制改革( ) A

9、、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 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 D、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4 25、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屯田制 D、摊丁入亩 26、下列言论中与“重农抑商”思想相左的是() A、 “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B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末也“ C、 “工商皆本” D、 “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27 汉书中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已贫贱矣。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 是( ) A汉代商人已经纷纷加入了统治者的行列 B重农抑商的政策已经无法推

10、行 C商业能够比农业获取更大的利益 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28、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务 D、封闭边疆固守疆域 29、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自然经济的解体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加速了自然 经济的解体 A、 B、 C、 D、 30、掌握着当时的世界商业霸权,成为“17 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被称作“海上马 车夫”的国家是( ) A、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英国 31、在争夺殖民霸主的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

11、,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 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荷兰、德国、法国 C、西班牙、荷兰、美国 D、西班牙、荷兰、法国 32.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认为:“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 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对这一观点的最恰当解释是( ) A. 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 企业家直接参与了航海活动 C. 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 资本的扩张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源动 33.下列关于麦哲伦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路线,正确的是( ) A.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5 3

12、4.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 。下列关于“价格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 B. 引起了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 C. 扩大了世界各地区的交往 D.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5.16 世纪以来,欧洲的国际贸易中心逐渐从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转移到荷兰的阿姆斯特 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这主要是由于(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推动 C. 意大利的衰落 D. 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二、材料题共二、材料题共 3030 分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 分) 材料一 继“梁山伯与祝英台” “孟姜女” “白蛇传”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13、遗产名录后,中 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传说”已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沂源 县也成为民间文学类“牛郎织女传说”申遗成功的两个县份之一。 材料二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 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重租税以困辱之 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官。 史记平准书 材料四 (吴江县)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 郡人织挽。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 织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而日夕织丝。 乾隆吴江

14、县志卷三十八 (1) 材料一中“牛郎织女传说”反映的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2 分)该经济形式有 何突出特点?(4 分) (2)材料二、三体现了我国古代统治者什么经济政策?(2 分)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材料二 材料三体现这一经济政策的具体规定?(不得摘抄原文) (2 分) 6 (3)材料三反映市镇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什么新现象?(2 分)这一现象在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呈 现怎样的发展状态?(2 分)为什么?(4 分) 第第卷卷 提高题(共提高题(共 1212 分)分)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 分) 材料一 黄金、香料、珠宝是西班牙人和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另一个重要动因。由于马可

15、波 罗行纪中关于中国与日本的财富无穷的神话在当时的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的无限遐想。 7 材料二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 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 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 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动力因素。 (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列举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远航尝试,并概括其积极影 响。 (8 分) 静海一中静海一中 2017-20182017-2018 第二学期高一历史(合格第二学期高一历史(合格 3 3 月)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 答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