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传播和控制的数学模型研究分析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27262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感传播和控制的数学模型研究分析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流感传播和控制的数学模型研究分析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流感传播和控制的数学模型研究分析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流感传播和控制的数学模型研究分析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流感传播和控制的数学模型研究分析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感传播和控制的数学模型研究分析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感传播和控制的数学模型研究分析解析(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感传播和控制的数学模型研究,Introduction to myself,研究方向: 生物数学、传染病动力学,(1) 宏观艾滋病病毒传播与微观HIV的进展研究 (2)流感(A/H1N1, H7N9)的模型研究 (3)数学工具:ODE、 DDE、 IDE、Non-smooth ODE,3,纲 要,流感病毒简介 流感的预防与控制问题的提出 传染病动力学简介 流感的数学模型研究,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

2、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 H7N2、 H7N3、 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高热等呼吸道症状,往往很快发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至今由禽鸟传人的禽流感有三种:甲型H5N1、甲型H7N7及甲型H9N2。,什么是H7N9禽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

3、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多达144种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H7N9亚型流感病毒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目前3例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全球人感染甲型H7流感病毒情况? 1996年2009年间,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和英国曾报道人感染甲型H7流感病

4、例,病毒亚型分别为H7N2、H7N3和H7N7,临床表现主要为结膜炎与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此前,我国从未发现过H7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H7N9病毒与既往H1N1、H5N1和其他季节性流感病例相比其毒力和传染性如何? 由于目前只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确诊病例,对该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资料十分有限,尚无法对该病毒的毒力和人际传播的能力做出准确判断。 本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的感染来源?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但截至目前,3例确诊病例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能

5、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目前尚未证实该病毒具有人传人的能力。,如何预防H7N9流感?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目前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目前的治疗方法? 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后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人类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香

6、港在1997年发生禽流感,有6人死亡,当局捕杀上百万只家禽,避免疫情恶化。 禽流感是一种主要流行于鸡群中的烈性传染病,一旦爆发,往往会造成家禽的大量死亡。潜伏期一般为3-5天。一般病程12天,症状变化很大。 病鸡可能见有呼吸道症状,如打喷嚏、窦炎和结膜炎。病鸡头部常出现水肿,可能同时出现或不出现腹泻;病鸡体温升高,羽毛蓬松,鸡冠发绀。有的腿变红,鼻分泌物增多,呼吸极度困难,甩头,严重地可窒息死亡。产蛋率明显下降。 然而近年来情况却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禽流感的传播已经跨越了原先的范围,开始侵袭人类社会。,禽流感的潜在威胁可能远大于SARS,首先是这种禽流感一旦变异后可能会成为普通人类流感病毒,而人

7、体对于新的流感病毒几乎没有任何免疫力。 其次,人类的流感病毒远远比非典病毒更具传染性。因为流感病毒可以在空气中迅速传播,而非典病毒则通常在近距离接触后才会被传染。,亚洲的自然环境为病毒滋生和传播提供便利 亚洲是多山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遍布雨林,中部亚洲则高原山脉连绵不断,而这些地带又恰恰位于全球鸟类迁徙的路线上。 候鸟是禽流感病毒的重要传播者。2005年,科学家在青藏高原沿青海湖、扎林湖等候鸟迁徙路线对禽流感疫情做了跟踪调查,发现每年候鸟因繁殖、越冬而迁徙前后恰好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季节,同时候鸟迁徙路线与发生疫情的地点是重叠的。研究组还研究了不同种类、分布在不同地区,可能传播高致病性禽

8、流感病毒的候鸟,发现候鸟迁徙路径中的沼泽和湖泊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存在和传播的重要地带。带有病毒的野鸟在迁徙的路途中很容易和散养放养的家禽接触,将病毒传给亚洲那些位于鸟类迁徙路线上的家禽。 另外,亚洲大部分农业国家分布在亚洲南部,其中包括中国南方。这些地区气温高、湿度大、病毒生存机会高,再加上一些农村生活条件和卫生环境恶劣,容易成为各种病毒滋生的温床。,问题的提出,传染病能否在某个地方传播开来?能否形成地方病? 传染病高潮的什么时候来临?传染病的规模有多大? 什么预防与控制措施最为有效? 能否给公共卫生部门提供定量的建议?,基于流感的传播机理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据估计系统的参数,对疫情的发展趋势给

9、予预测,分析人为的干预措施对疫情发展的影响,为制定控制方案提供定量的决策依据,传染病模型简介,方法: 将人群分类,建立方程来描述每类人群的数量的变化,S,I,R,S(t):易感者的数量(或比例) I(t): 感染者的数量(或比例) R(t):移除者的数量(或比例),SIR模型,模型4,SIR模型,相轨线 的定义域,在D内作相轨线 的图形,进行分析,相轨线 及其分析,s(t)单调减相轨线的方向,P1: s01/ i(t)先升后降至0,P2: s01/ i(t)单调降至0,1/ 阈值,Course of number of S, I and R animals in a closed popula

10、tion,预防传染病蔓延的手段, (日接触率) 卫生水平,(日治愈率) 医疗水平,传染病不蔓延的条件s01/,降低 s0,提高 r0,提高阈值 1/,Transmission between individuals,R0 Basic Reproduction ratio (基本再生数),Average number of secondary cases caused by 1 infectious individual during its entire infectious period in a fully susceptible population,Reproduction ratio

11、, R0,R0 = 3,R0 = 0.5,禽流感的数学模型,S,I,R,A,E,Sp,Ip,传播框图,人群,禽类,X,Y: denote the susceptible birds, the birds infected with the avian influenza S,B :the susceptible humans and the humans that are infected with the wild avian influenza.,H: denotes the humans infected with the mutant avian influenza;,以往简单模型,H

12、7N9 模型建立,Xiao Y., Sun X., Tang S., Wu J., Transmission potential of the novel avian influenza A(H7N9) infection in mainland China J. Theor. Biol. 352(2014)15,模型建立,With,As of April 26, 2013, the China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reported that 68,060 bird and environmental specimens have been tested, 46 (

13、0.07%) were confirmed H7N9-positive by culture We thus assume that,A fact: on prevalence in poultry,数据,参数估计,Using the KaplanMeier (KM) method to data available, we obtained the estimation for the mean time from the date of illness onset to death as13days,leading to disease-related death rate =1/13.

14、recovery rate =1/ 11,Effect of various Intervention timing and intensity,Prediction of the next outbreak,Prediction of the next outbreak,The periodic infection of poultry may induce the second outbreak in human population.,We estimate the reproduction number for human-to-human transmission as 0.467

15、(95% CI 0.387-0.651).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approximate twofold of the current human-to-human transmission rate or periodic outbreaks of avian influenza in poultry may induce an outbreak in human. Though the recent limited transmission potential of the novel avian influenza A(H7N9) virus,

16、 a new outbreak may be possible due to virus mutation and adaption or periodic outbreaks in poultry, and hence careful surveillance and persistent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in poultry have to be required.,Conclusions,Data sources and 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Motivations),Conclusions and discussions,Model with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university community and the general population,Model among u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