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税收经济学之第12、13讲——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财税学院邱慈孙老师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21018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税收经济学之第12、13讲——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财税学院邱慈孙老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江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税收经济学之第12、13讲——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财税学院邱慈孙老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江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税收经济学之第12、13讲——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财税学院邱慈孙老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江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税收经济学之第12、13讲——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财税学院邱慈孙老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江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税收经济学之第12、13讲——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财税学院邱慈孙老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税收经济学之第12、13讲——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财税学院邱慈孙老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财经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税收经济学之第12、13讲——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财税学院邱慈孙老师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税收经济学 第十二、十三讲: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第十二、十三讲: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第一节 税收与生产者行为 第二节 税收与消费者行为 第三节 税收与劳动投入 第四节 税收与私人储蓄 第五节 税收与私人投资,税收效应,税收效应指纳税人因政府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应,以及由此对社会经济运行本身的影响。 经济学家希望能够保持中立。现实中,税收总会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发生影响,对经济资源的配置和经济的稳定增长发生影响。,税收的经济效应,一、税收的收入效应(the income effect ) 收入效应:是指由于政府征税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

2、入,改变了纳税人的预算约束,从而对纳税人的经济行为产生的影响。 税收的收入效应本身不会造成经济的无效率,它只表明资源从纳税人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但是,税收的收入效应会引起纳税人劳动供给(增加)、商品消费(减少)、储蓄和投资等行为的变化,从而改变经济的效率。 二、税收的替代效应(the substitution effect) 替代效应:是指政府征税改变了一种经济行为相对于另一种经济行为的相对价格和机会成本,从而引起纳税人用一种行为替代另一种行为,即税收引起的纳税人在经济行为间选择的效应。,第一节 税收与生产者行为,一、税收对生产者的替代效应 是指因政府征税而使生产者所面临的课税商品价格出现相对

3、下降,导致生产者减少课税商品的生产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生产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课税或重税的商品。 二、税收导致的生产者的收入效应 是指因政府课税后,会使生产者可支配的生产要素减少,从而使企业的生产能力下降,利润率和生产水平也下降。,税收对生产者行为的影响替代效应,税收对生产者行为的替代效应,生产者所面临的课税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导致生产者减少被课税或重税商品的生产,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生产,也就是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被课税或重税商品。,税收对生产者行为的影响收入效应,税收对生产者行为的收入效应,政府课税使生产者可支配的生产要素减少,从而降低了生产者的生产能力,其生产水平和利润

4、率也随之下降。,第二节 税收与消费者行为,一、税收与消费者选择: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纳税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二、税收与消费者选择: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与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收入效应,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收入效应,政府课税之后消费者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从而降低了商品的购买量,而居于较低的消费水平。,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替代效应,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替代效应,政府征税影响到不同商

5、品间的相对价格,从而促使纳税人减少课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征税 价格涨 减少购买 转向 社会受损 收入效应:征税 可支配收入减少 购买水平降低 消费水平下降 社会受损,第三节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替代效应:对劳动力征税(所得) 劳动和休闲价格失衡 休闲替代劳动 社会受损 收入效应:征税(对收入) 可支配收入减少 维持生活水平 增加劳动而减少休闲,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大于

6、替代效应,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 (1)当劳动者的供给曲线上扬时,课税会使其减少劳动供给,增加闲暇; (2)当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时,课税会使其增加劳动供给,减少闲暇。,W,W,劳动时数,S,不同征税方式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一次总付税与比例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效应的比较,第四节 税收与家庭储蓄,一、私人储蓄及其决定因素 二、税收对家庭储蓄的收入效应 三、税收对家庭储蓄的替代效应,一、私人储蓄及其决定因素,私人储蓄实质上是把其当年全部收入中未被消费部分储存起来,以备日后之需。 储蓄原因包括: 交易的需要; 预防的需要; 以后消费的需要; 投机的需要。,一、私人储蓄及

7、其决定因素,按照凯恩斯关于消费的绝对收入假说,私人储蓄直接取决于其现行的可支配收入,就是全部收入中扣除纳税后的实际收入。 一般地,消费的边际倾向递减,高收入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低,低收入者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较高,高收入家庭的储蓄量(率)高于低收入家庭。,家庭储蓄行为的决定因素,S代表储蓄,Y代表可支配收入,包括现期和预期的收入,R代表储蓄利率,W代表净财富,X代表其它因素。,一、私人储蓄及其决定因素,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了消费的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并不取决于绝对收入,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特别是取决于一个人同其他人相比的收入水平。 他假定人的消费行为是互相模仿和攀比的,因此,人们的消费存在示

8、范效应,即高收入者的消费能力会被低收入者效仿,从而使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提高,相应地就使储蓄水平降低。,一、私人储蓄及其决定因素,弗里德曼提出消费的持久收入假说,认为个人的消费能力并不取决于其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其持久收入。 莫迪利安尼的消费和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个人是在其一生中考虑和安排消费和储蓄的,因而其消费和储蓄是均匀地分布于一生中的各个时期,而不是集中于某个时期消费和储蓄。,二、税收对家庭储蓄的收入效应,税收对纳税人储蓄的收入效应表现为纳税人由于减少可支配收入,为维持原有的储蓄水平就必须减少现期消费,从而相对提高储蓄在个人收入或收入增量中的比重。或者相反,为维持现有消费水平,必须

9、减少储蓄在个人收入或收入增量中的比重。 利息所得税会降低纳税人储蓄的积极性。,个人所得税对家庭储蓄的收入效应,三、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替代效应,政府对储蓄收益征税,对利息征税后,个人未来税后收入减少,就会影响消费水平。总的效用水平降低,将产生税收的收入效应。 与此同时,在对利息征税后,虽然储蓄的名义利率不变,但实际利率水平将下降,这意味着即期消费与未来消费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未来消费价格因征税而上升,即期消费价格相对下降,人们会更倾向于增加现在的消费,从而降低储蓄,产生税后的替代效应。,个人所得税对家庭储蓄的替代效应,个人所得税对家庭储蓄的影响,税收会对家庭储蓄具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但是,在某

10、些情况下,税收对储蓄的影响并不确定,储蓄的增减取决于个人对消费、储蓄偏好的不同选择。 一般地,高收入者的边际储蓄倾向相对较高,因而,利息税的征收对高收入者储蓄的抵制作用要大于低收入者。累进税制下,税收的收入效应取决于平均税率,替代效应则取决于边际税率。降低税收的累进程度有利于刺激私人储蓄。,税收与家庭储蓄行为的效应,税收与家庭储蓄行为效应,反应在税后支配收入与利息率的变化。 由于决定储蓄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和税后利息率,若政府征税压低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进而促使其减少消费,为维持既定的储蓄水平而增加储蓄,税收对私人储蓄就发生了收入效应;若因政府课税降低了纳税人的实际利息收入,造成纳税人

11、以消费替代储蓄,税收对私人储蓄发生了替代效应。,税收与私人储蓄行为效应,1,储蓄,消费,A,S*,I1,I2,C1,C2,储蓄,I1,I2,P1,P2,P1,P2,C1,C2,S1,S2,商品税比个人所得税更利于提高家庭储蓄率,商品税的税基是商品的交易额,这是对消费征税,而将储蓄排除在之外,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储蓄行为的一种激励。 商品税并不降低家庭储蓄的回报率,因而不存在课征所得税时产生的对家庭储蓄的替代效应,而这种替代效应是不利于家庭储蓄的。 政府课征商品税也会减少个人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但所涉及的仅仅是用于消费的部分,而且往往又是特定的消费行为,所以它更多地是减少主要是用于消费的收入。,税收

12、对私人储蓄的影响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征税 实际利息收入减少 减少储蓄 消费 储蓄下降 收入效应:征税 可支配收入减少 维持储蓄水平 减少消费增加储蓄,我国储蓄存款利息征免税政策变化情况,1999年11月1日起,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恢复征税,适用税率为20%; 2007年8月15日起,税率调减为5%; 2008年10月9日起,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财政部:征收利息税有利调节收入差距 http:/ 2008年02月22日 02: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目前约70%的居民储蓄存款集中在30%的人手中,从这个角度来说,利息税的征收对居民收入差距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

13、财政部认为,利息税的征收完善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增加了财政收入,且利息税税源可控,征收简便,成本较低;同时该税较好地发挥了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2002年实行所得税分享改革后,中央财政将增加的利息税收入全部用于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在客观上实现了“抽肥补瘦”;此外,利息税还在分流储蓄、刺激消费和投资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高培勇:利息税存废为何引发激烈争议 http:/ 2007年08月03日 07:29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1950年,我国曾开征存款利息所得税。几年之后,随着以低工资为特征的八级工资制的推行,大大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遂于1959年停征了存款利息所得税。 1980

14、年和1994年先后颁布、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虽然将利息所得纳入了征税项目,但鉴于当时的居民收入偏低和储蓄水平不高的现实,又都对利息所得附加了免税规定。 直到1999年11月间,在一片反通货紧缩的声浪中,为了把老百姓的存款从银行体系赶出来,从而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才有了恢复对存款利息所得征税的举动,并从那时延续至今。,高培勇:利息税存废为何引发激烈争议 http:/ 2007年08月03日 07:29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主张取消利息税的基本理由,大都定位在“利息税触及最多的是中低收入者的利益”。在银行储蓄存款人中,中低收入者占到了绝大比重。中低收入者储蓄的目的,主要是应付养老、医疗、子女教育

15、、购房等基本民生项目的需要。对本来就屈指可数的中低收入者手中的存款利息所得征税,基本民生项目显然是主要的税负归宿。照此推论,取消利息税,无疑是一个适当的举措。,高培勇:利息税存废为何引发激烈争议 http:/ 2007年08月03日 07:29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也可得到另外一番判断。一种虽未经明晰论证但得到人们广泛认同的说法是,20%的高收入者持有银行系统80%的存款,或者,80%的中低收入者只持有银行系统20%的存款。对存款利息所得免税,就其所涉及的存款数额计,高收入者又是受惠最大的群体。,第五节 税收与私人投资,一、企业所得税对投资的影响。 投资收益率的影响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二、税收对私人资本使用成本的影响 融资成本。 折旧率。 投资税收抵免。 三、亏损结转对税收投资的影响。,一、企业所得税对私人投资效应,税收对私人投资的影响是通过对其投资收益的影响而实现的。征税会压低私人投资收益率,并使投资收益与投资成本发生变动,从而对纳税人的投资行为产生方向相反的两种效应。 如果其影响是降低了投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造成纳税人以消费替代投资,即发生替代效应;如果其影响是减少了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促进纳税人为维持以往的收益水平而增加投资,即发生收入效应。 所得税的边际税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