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416621 上传时间:2019-04-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7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018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徐州市徐州市 2018 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提醒:本卷共(提醒:本卷共_6_6_页,满分为页,满分为_50_50_分,考试时间为分,考试时间为_60_60_分钟)分钟) 第第 I I 卷卷 客观题部分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626 分)分) 1、 “诸侯王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 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下列解读符合材料信息的是 A.王国已完全不听中央号令 B.诸侯王可在西汉全境随意任免官吏 C.武帝采纳建议,颁布“推恩令” D.武帝实行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 “宋朝,北方人口仅有一百多万户,而南方却有二百三十多万户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D北方战乱频繁 3、 “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 “将总理各国事务 衙门按照诸国酌定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这些条款应当出自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4、1920 年,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 话国语。这主要是因为 A.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B.受西方民

3、主平等思想影响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新文化运动提倡文学革命 5、抗战胜利 70 周年,在活动致辞中声明我们 14 年抗战的艰辛和苦难,以及我们最终取得的伟大胜利。 中国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伟大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 C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抗战 D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6、解放战争时期,一国民党高级将领在被俘后说:“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 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 ”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赞叹的是人民解放军高超 2 的指挥艺术,这一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7

4、、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外交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 征。 ”这反映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D 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8、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从根本上改变了 19 世纪绝大多数 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推翻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的是 A.达尔文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法拉第 9、美国国歌星条旗之歌中唱到:“哦,你可看见谁的阔条明星,冒着一夜炮火,依然迎风招 展你看星条旗不是还高高飘扬,在这自由的国土,勇士的家乡。 ”美国人追求的“自由”在

5、下列文献 中都有体现,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A 独立宣言 B1787 年宪法 C 人权宣言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0、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 170 周年。下列选项中,与共产党宣言内容相符的是 A.确定国会拥有最高权力原则 B.宣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提出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 D.阐述科学社会主义伟大理论 11、历史是从上游奔腾而下的一朵浪花,它往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情形不可能发生在 1921 年的苏 俄的是 A.农民在缴纳粮食税后卖掉了剩余的粮食 B.农民喀秋莎用卢布在市场购物 C.安娜私人开办一个中小企业 D.各族人民集会庆祝苏联的成立 12、2017 年 5 月 14 日, “

6、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为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 寻找解决方案,以期实现各国联动式发展。 “一带一路”的建设( ) 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结盟 体现了当今和平的主题 符合沿线各国的经济利益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A B C D 13、据 1932 年的财富杂志统计,美国有 3400 万成年人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失业人数占当时美国总人 口的近 3 成,这还没有把将近 1000 万的农民包括在内,否则情况还要严重。罗斯福为解决这一问题而采取了 有效的措施,以下能够反映该项措施的图片是 3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三题,第二、非选择题(共三题,第 1414 题题 6 6

7、分,第分,第 1515 题题 1010 分,第分,第 1616 题题 8 8 分,共分,共 2424 分)分) 1414、 (6 6 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 的涂的涂“A”“A” ,错误的涂,错误的涂“B”“B” 。 史 料推 论正确与否 (1)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 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 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 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 是指我国古代的指南针。 (2) 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梦

8、为结 尾,梦中的上海没有外国巡捕,建筑没 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 校。 当时国人的最大愿望是建 立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 (3) 1921 年 7 月 21 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 开 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路军 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开到了!前面有 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 大刀进行曲1937 年 7 月 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七七 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歌曲中“东北的义勇军” 已经从 1931 年开始抗战。 中华全民族抗日民族解放 战争 1937 月 7 月揭开序幕 4 (5)

9、 1687 年牛顿出版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 ,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1689 年 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阐述了生物进 化理论。 二者的成就都有利于人们 摆脱封建神学的精神束缚。 (6) “威胁近在眼前” ,因而“必须不是走, 而是在最短的历史时期内跑完由手工业 和农村村社到发达的工业化的距离” ,因 此, “党不能选择除了加紧实现工业化之 外的另外的历史道路” 。 冯绍雷20 世纪的俄罗斯 工业化是苏联走向强大的 必由之路。 1515、材料分析题: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引发革命。回望历史,可见一次次科技革命,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材料分析题: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引发革命。回望历史,可见一次次科技革命,

10、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引发思想变革,引起国家力量兴衰演变。引发思想变革,引起国家力量兴衰演变。 (8 8 分)分) 材料一材料一 “英国水力资源并不丰富,只有在彭奈恩山脉和苏格兰-威尔士一带,才有河流湍急的地方,其 余地区的河流流速缓慢,不足以作为工厂的动力所以动力问题,又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的问题。”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哪一技术创新成功解决了材料一中所提及“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的问题”?这一创新给人类带来什么影 响?(2 分) 材料二材料二 “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下水道中流 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

11、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 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变成了野蛮人。 ” 1835 年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到访英国曼彻斯特的评价 (2)这段评论反映出托克维尔对工业革命有着怎样的评价?(2 分) 材料三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方面是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的自然科学的发 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先进的。启蒙思想家之相信进步,即来源于此。 ”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3)请列举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归纳材料分析启蒙运动和自然科学发展存在的内在联系。(2 分) 材料四材料四 1971 年,尼克松说:“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

12、友,是的。盟友,是的。 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 5 (4)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这说明了世界格局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促进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 分) 1616、综合探究题:(、综合探究题:(1010 分)分) 在历史上,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历经艰辛与坎坷。今天,在改在历史上,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历经艰辛与坎坷。今天,在改 革开放的道路上,中国仍在不断前行,积极融入世界,努力塑造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结合所

13、学知识,回革开放的道路上,中国仍在不断前行,积极融入世界,努力塑造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问题:答问题: 【古老帝国的辉煌古老帝国的辉煌】 材料一材料一 (1)请写出这条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的名称。为开通这条通道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哪位?(2 分) 【近代中国的探索近代中国的探索】 材料二材料二 败于日本的中国,竟然很快以敌国为师,许多人留学日本,翻译日书,走上了学习日本、变法 图强的道路。历史进入了以变革政治制度为主流的新时期,并掀开了中国政治近代史的进程。 虞平和、谢放中国近代通史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材料二中“走上了学习日本、变法图强的道路”指的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

14、史事件在我国近代化中作用 是什么?(2 分) 材料三材料三 “中国从 1945 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因为到 1945 年中国已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之一。因此,到了 1945 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教授柯伟林 (3)结合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说说 1945 年中国能成为“名义上的大国”的主要原因。 (2 分) 【当代中国的复兴当代中国的复兴】 材料四材料四 中国自由贸易区是指在国境内关外设立的,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 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其力度和意义堪与 80 年代建立和 90 年代两大 6 事件相媲美,其核心

15、是营造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对内外资的投资都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商业环境。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4)材料中“其力度和意义堪与 80 年代建立和 90 年代两大事件相媲美” ,两大事件分别指什么?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在农村我国实行了什么制度?(3 分) 材料五材料五 面对动荡不安、战乱冲突频发的地区和国际形势,我们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面对质疑现 有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言行,我们始终主张在维护中加以改革完善。面对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思潮抬头, 我们始终高举多边主义和开放包容的旗帜。中国外交的这种稳定性和确定性,是大国应有的担当,不仅对冲 了各种不确定性,也充分展示了中国的定力和自信。 2017 年 3 月 8 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答问记者会 (5)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你认为中国应有哪些“大国担当”?(1 分) 7 二模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3 题,26 分) 12345678910111213 CCDDAABAADDDC 二、非选择题 14、 (每题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