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416573 上传时间:2019-04-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2018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州市2018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全卷共60分,与物理合卷考试时间14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Na-23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A生产生活中的废水净化后再排放 B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C加高烟囱,将燃烧的废气排到高空 D大量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2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处理伤口时,伤口处会冒出大量的气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催化作用C如果不使用催化剂,过氧化氢就不

2、能分解产生氧气D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3足量的蜡烛在密闭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见左图),用氧气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见右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实验前集气瓶内氧气含量是21%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该实验不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D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只有CO2和水蒸气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海边的铁制品极易生锈C土豆中富含糖类物质 D氧化反应都会放出热量 5下列化学用语的排序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Zn、Ag、CuB溶液pH由大到小:H2CO3、NaCl、Na2CO3C硫元素质量分数由高到低:Na2S、Na2SO

3、3、Na2SO4 D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CO(NH2)2、C2H5OH、P2O56下列关于CO还原Fe2O3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必须有尾气处理装置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 C用石灰水检验气体产物是CO2 D用磁铁检验固体产物是Fe和Fe3O4 7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里反应,质量变化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42020反应后质量/g2待测3226A乙一定是与该反应无关的杂质 B甲是一种化合物C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613 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8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NaCl都是“微溶于水

4、”的物质B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NaCl结晶C20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浓度变大D40时将32g KNO3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9%9下列实验操作,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是A通过点燃,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B通过测量导电性,区分蒸馏水与食盐水C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提纯粗盐D采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线和涤纶线10选用稀H2SO4和NaOH溶液探究中和反应,并借助pH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见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NaOH溶液滴到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B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Cc点所示溶液中

5、含有大量的OHD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11(7分)某矿泉水的水质成分(mg/L)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硅酸(H2SiO3):28.942.9锶离子(Sr2+):0.010.32碳酸氢根(HCO3-):173205钙离子:545氯离子:1.08.0钠离子:4570硫酸根:16.0619.52钾离子:0.52.0镁离子:2.57.5pH:7.8 0.5(1)该矿泉水显弱 性。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2)用化学符号表示:5个锶原子 ;硫酸根 。(3)由标签中的阴、阳离子构成的一种化合物 (写化学式)。(4)取该矿泉水少许注入

6、试管,滴入肥皂水,充分振荡,若出现大量的 ,则属于 (填硬水或软水)。12(7分)早在1754年,英国化学家布莱克就发现了一种重要的气体。他曾这样记载:灼烧白垩后质量减轻44%,说明有气体从中放出;该气体固定在白垩中,所以它是“固定空气”。“固定空气”能被熟石灰吸收,生成不溶于水的白垩。蜡烛在“固定空气”中不燃烧。麻雀在“固定空气”中会窒息而死。请回答下列问题:(1)布莱克发现的“固定空气”是 。(2)白垩、石灰石、大理石与 (填生活中的一种物质)等,主要成分相同。(3)写出资料、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从资料可知,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干涸的深井时,首先要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

7、题包括2小题,共20分)13(11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在B装置中,由无机材料制成的仪器是 (写一种)。(2)实验室收集某气体只能用C装置,说明该气体具有 、 等性质(3)实验室也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若要得到高纯度的氧气,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气体收集完毕,接下来的先后操作是 。实验结束(氯酸钾已完全分解),从残留固体中分离出的 (写化学式)可用作钾肥。(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14(9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久置的KO

8、H溶液,他们对该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查阅资料】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 K2CO3与Na2CO3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 。【猜想假设】假设:没有变质,溶质只含KOH。假设:部分变质,溶质含 。假设:完全变质,溶质只含K2CO3。【进行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甲同学取样品少许,滴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假设 错误(2)乙同学取样品少许滴入过量BaCl2溶液,振荡,静置 假设成立再向上层清液里滴加酚酞试液 【问题讨论】(1)步骤(2)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 。(2)要除去该KOH溶液中的杂质,方法是 (用化学方程式

9、表示)。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15(6分)某化工厂的废水中含有亚硫酸钠(Na2SO3),若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厂的废水处理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提示:Na2SO3 + CaC12 = CaSO3 + 2NaCl;CaC12不与废水中的其它杂质反应)(1)氯化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沉淀的质量为 g。(3)求废水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徐州市2018年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C 3B 4A 5C 6D 7B 8D 9A 10D 二、填空与简答题11.(1)碱 +4 (2)5Sr SO

10、42- (3)NaHCO3、Na2SO4、NaCl、CaCl2、Ca(HCO3)2、MgCl2、K2SO4 等(3)白色垢状物(或泡沫) 硬水(或软水) 12(1)CO2 (2)鸡蛋壳、珍珠、贝壳等(3)CaCO3 CaO+CO2 Ca(OH)2+CO2=CaCO3+H2O(4)检验二氧化碳浓度(或检验二氧化碳浓度是否有害)三、实验与探究题13(1)锥形瓶或分液漏斗 (2)密度大于空气 易溶于水(或能溶于水)(3)加快反应速率(或催化) AE 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KCl(4)CaCO3+2HCl=CaCl2+CO2+H2O B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14【查阅资料】2KOH+CO2=K2CO3+H2O【进行实验】(1) (2)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变红【问题讨论】(1)检验KOH是否变质并除尽K2CO3(或除尽K2CO3)(2)Ca(OH)2+K2CO3=CaCO3+2KOH(或Ba(OH)2+K2CO3=BaCO3+2KOH)四、计算题15(1)111 (2)6 (3)12.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