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414858 上传时间:2019-04-2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4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宝鸡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省宝鸡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省宝鸡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陕西省宝鸡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陕西省宝鸡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宝鸡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宝鸡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宝鸡中学宝鸡中学 2019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 文科综合文科综合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1212 页,其中第页,其中第 4343、4444,4545、4646 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满分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满分 300300 分,考试分,考试 用时用时 150150 分钟。分钟。 2.2.考生一律将答案涂写、书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考生一律将答案涂写、书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第 I I 卷(选择题卷(选择

2、题 140140 分)分) 本卷共本卷共 353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4 分,总分分,总分 140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要求的。 1.西周分封的诸国,主要分布在七个地区:其一为王畿所在的渭水流域;其二为黄河汾水流域;其三为洛阳、 开封、安阳三角地带;其四为成周的近畿;其五为鲁南、苏北一带;其六为豫南、鄂北一带;其七为鄂南、 湘赣一带。这说明西周分封的着眼点是 A. 控制农业生产区 B. 加强对东方的控制 C. 强化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 防止地方离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

3、七个区域和课本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可知,王室封国主要分封在渭水流域、黄河汾水流域及 洛阳开封安阳等地,这些地区都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所以西周分封制的着眼点是为了控制农业生产区,故 A 正确;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防止其离心,但不是分封制的主要着眼点,故 BCD 不选。 2.资治通鉴载:唐初赋敛之法曰租佣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安史之乱) ,所 在赋敛,迫趣(促)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各立色吕,新故相仍,不知 纪极,遂作两税法。上述材料表明两税法的设立 A. 为简化税收名目,保证国家财政收人 B. 为缓解吏治腐败,减轻农民负担 2 C.

4、为建立较为稳定的户籍和土地管理机制 D. 保障农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版籍浸坏,多非其实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各立色吕,新故相仍,不 知纪极,遂作两税法”可知两税法的目的是建立准确的户籍和土地管理制度,保证赋税的征收,故 C 正确; 封建社会税收的依据主要是人口和土地,AB 是两税法的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故 AB 不选;材料与保障农 时无关,故 D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两税法。我国封建社会税收的依据主要是人口和土地,所以建立准确的户籍和土地管理制 度是保证赋税征收的关键。 3.清初,以议政王大臣会议决策军国大事,内阁只是作为议政王大臣会

5、议的执行机构。康熙时,设立南书房,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乾隆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体现了 A. 军机处成为统率六部的最高机构 B. 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满清旧贵族被排除于国家政治之外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以发现,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可以决定军国大事,但随着军机处的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被取消,军国大事的决策权自然集中到皇帝手中,加强了皇权,故 B 正确;军机处并不是统率六部的最高机 构,故 A 错误;郡县制的推行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 C 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满清旧贵族被排除于 国家政治之外,故 D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军机处。

6、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每日接受 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加强了君主专制。 4.剑桥中国隋唐史中认为,隋文帝开创了统一局面,又成功巩固了统一局面。隋文帝致力于提高儒学思 想的地位,以维护统一。他认为治乱世必须用法,同时吸取了北周武帝灭佛引起的百姓反感,倡导乐善好施。 这体现了隋文帝 A. 以儒学作为维护统一的意识形态 B. 厉行节俭,减轻百姓负担 C. 轻摇薄赋,与民休息 D. 注重发挥混合意识形态的作用 3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隋文帝致力于提高儒学思想的地位,以维护统一。他认为治乱世必

7、须用法,同时吸取了北周 武帝灭佛引起的百姓反感,倡导乐善好施”可知隋文帝利用儒学维护统一,利用法家治世,乐善好施增加民众 好感,糅合儒法等多家思想巩固统治,故 D 正确;ABC 都只体现了一种思想,不全面,故 ABC 不选。 【点睛】本题宜采用排除法,材料体现了隋文帝为巩固统治,糅合了多家思想,ABC 都只体现了一种思想, 不全面,所以排除。 5.罗马征服歧视和虐待被征服的凯尔特人,于是强烈的不满弥漫于被征服者全境,统治阶级中有些人已经开 始担优罗马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关系,建议扩大被征服者的权利,这说明罗马法完善是由于 A. 社会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B. 统治阶级对民众权利的关注 C. 被征服者的

8、不满与抗争 D. 扩张而引发的民族矛盾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担优罗马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关系,建议扩大被征服者的权利”可知罗马法的出现是缓和罗马 与被征服者之间的矛盾,是罗马帝国扩张而引发的民族矛盾,故 D 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民族矛盾,不是阶级 矛盾,故 A 错误;统治者的关注是被动的,是为了维护统治,故 B 错误;除被征服者的不满与抗争外还有不 同民族之间的矛盾,C 项说法不全面,故 C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罗马万民法。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 公民法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所以出现了万民法。 6.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

9、,战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 146 个,资本总额 41148205 元;而 自 1914 年 8 月至 1920 年,新注册公司达 272 个,资本达 117434500 元。主要以面粉业和纺织业这两个关系 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最快。上述变化说明 A. 此时轻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B.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受外来力量制约明显 C.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D. 民间投资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欧战后中国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较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 4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推动了民族企业的发展,故 B 正确;材料未体

10、现轻工业成为国民经济 的主导,故 A 错误;材料与经济结构无关,故 C 错误;材料未体现资金来源是民间投资,故 D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战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取得短暂的春天,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暂时 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7.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的经济欠发达国家,依靠自身力量和智慧探索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新途径,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 化提供了全新借鉴。下列现象与材料相符的是 A.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B. 优先发展重工业巩固国防 C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 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在经济欠发达国家,依靠自身 力量和智慧探索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新途径”可知指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故 C 正确;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土地革命时期,时间不符,故 A 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时代, 故 B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建设道路,不是外交,故 D 错误。 8.伏尔泰认为,中国乃是政治和哲学的一种典范,是反对旧制度之下贵族特权的一种崇高旗帜,是投向耶稣 会和一切宗教迷信的一把利剑,因此中国就成为他猛烈地、不

12、倦地抨击旧制度和专制主义的重要武器。他怀 着极大的热情讴歌和赞美中国的体制、文官制度、伦理道德。材料表明启蒙思想家 A. 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欧洲更有适用性 B. 为反对封建专制而曲解中国文化 C. 借助中华优秀文化打击旧制度、旧观念 D. 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更深刻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伏尔泰认为,中国是反对旧制度之下贵族特权的一种崇高旗帜,是投向耶稣会和一切 宗教迷信的一把利剑”可知伏尔泰借助中国文化打击旧制度和旧观念,故 C 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国文化适 用于欧洲,故 A 错误;伏尔泰利用儒家思想反对教会神权,并未曲解中国文化,故 B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伏 尔泰利用中国思想反

13、对旧制度,不是“更深刻”,故 D 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启蒙思想。启蒙思想家称赞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是开明君主制,限制了君权,借用中国儒 5 家思想反对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统治。 9.市场经济要求由独立、明确的所有权,否则无法进入市场交换并获得收益。17 世纪,一系列新的生产组织 形式出现,手工工场、公司都拥有了独立的所有权,要求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1624 年英国颁布世界上第一 部专利保护条例 。这说明当时的英国社会 A. 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 产权意识和专利意识增强 C. 公司制管理模式的确立 D. 试图扩张世界市场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手工工场、公司都拥有了

14、独立的所有权,要求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1624 年英国颁布世界 上第一部专利保护条例 ”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专利保护意识增强,故 B 正确;工业革命出现于 18 世纪 70 年达,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错误;材料表明公司出现,并未表明公司制管理模式确立,故 C 错误;材 料与世界市场无关,故 D 错误。 10.美国第 41 任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于 2018 年 11 月 3o 日去世,他创造了美国最长寿的前总统记录, 退休后的 26 年间,布什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下列现象发生在布什任期内的是 A. 受石油危机影响,美国经济进入“滞胀”时期 B. 美国政府“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政策创造了

15、经济发展的新纪录 C. 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在纽约会晤 D. 美国对苏联实行“超越遏制”战略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第 41 任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的任期是 19891993 年。美国对苏联 实行“超越遏制”战略是 1989 年布什提出的,其主旨是积极同苏联发展关系,加强美苏合作,促使苏联逐渐 实现“自由化“,把苏联拉进“国际大家庭“,使其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故 D 正确;美国经济进入“滞胀”时 期是 20 世纪 70 年代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错误;“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是 90 年代克林顿的政策,故 B 错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

16、脑首次在纽约会晤是 2000 年 9 月,故 C 错误。 11.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以老人与海获得 I954 年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独特的文学创作手法被称为“冰 山原则” ,即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在水面上。 “冰山原则”这种手法 A. 寓含着作者对社会与人生的看法 B. 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强烈批判 6 C. 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简约与自然 D. 彰显了美国社会独有的文学特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冰山原则指的是人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的表达就好像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在水上 面,有八分之七在水下;意思是说人的语言是不足以表达思想的,对于作者而言,也没有必要写得太过于直 露,因为读者是能读懂的,故 A 正确;B 项材料不是表现批判精神,而是创作原则,故 B 错误;C 项材料不是 体现作品的简约而是不直露,故 C 错误;D 项彰显的不是美国而是海明威个人的风格,故 D 错误。 12.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是愚蠢的时代,也 是智慧的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