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14256 上传时间:2019-04-26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6.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修-复-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口-腔-修-复-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口-腔-修-复-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口-腔-修-复-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口-腔-修-复-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修-复-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修-复-学(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 映 荷,口 腔 修 复 学 (Prosthodontics),口腔修复学的定义: 用人工装置(Artificial Device)恢复各种缺失牙及其辅助组织和颌面部各种缺损,并保持其相应的生理功能的一门临床医学科学。,绪 论,研究内容和理论基础,内容: 牙、颌及颌面部各种缺损与畸形的病因、 机制、症状、诊断、治疗的方法和预防。 理论基础: 医学基础、口腔医学基础、口腔临床医学、美学、 口腔材料学、生物力学和修复工艺学等。,临床内容,牙体缺损、畸形的修复治疗; 牙列缺损、缺失、畸形的修复治疗; 牙周病、颞下颌关节、合异常的修复治疗; 颌面部缺损的修复治疗。,口腔及颌面部缺损的影响,面容美观

2、消化功能 语 言 颞下颌关节 心 理,修复起源,方法、材料 公元前450 218 年 罗马人对 RPD 已有记载; 18 世纪以前,已出现用象甲、龟甲或动物牙齿雕刻成牙的形状,再用丝绒或金属丝拴在邻牙上作成义齿; 我国历史上,早在宋朝已有竹木片作成牙形,以恢复牙间隙的修复方法;,400 BC, Etruscans,方法、材料 18世纪后,修复的方法得到较大的发展; 1746年 Claudo Mouton 首先采用卡环固住; 1756年 德国Philip Pfaff 用蜡取印模,用石膏灌制 模型,并且采用合记录来确定合关系; 1757年 Bernard Bourdet 使用金合金制作基托的方法;

3、 1774 1778年 法国三位医师创作了瓷牙;,修复起源,方法、材料 1906年Herman 提出了冠内固位体; 1925年Kennedy 首次提出牙列缺损的分类,为修复病例的记录、讨论、分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1938年以后,塑料运用于口腔,克服了RPD 在色泽、卫生及技术操作等的缺点,由此修复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修复起源,修复起源,我国 1917年 华西协和大学牙科 1934年 上海 震旦牙科学校 1935年 南京中央大学牙科专科学校 1939年 哈尔滨医科大学牙科学部 1944年 北京大学牙科学系,修复体的要求,保护口腔的硬、软组织; 有一定的解剖外形; 恢复功能、美观和咬合关系。,

4、The primary purpose of RPD therapy must always be the Preservation of that which remains, and not meticulous replacement of that which has been lost.,牙列缺损,定义: 指上、下牙列不同部位、数目的牙缺失,有时伴有颌骨缺损,有余留的天然牙。,牙列缺损的原因,先天因素即先天缺牙: 个别牙或少数牙先天缺失,常见的部位 是上颌侧切牙和下颌中切牙。 多数牙先天缺失,与遗传(外胚叶发育不全) 、 生长发育障碍(营养不良) 、内分泌等疾病有关。,牙列缺损的原因

5、,后天因素: 龋 病:失牙的主要原因; 牙周病:失牙较常见的原因(有局部或 全身因素造成的) 外 伤:易造成牙缺失、牙槽骨或颌骨缺损; 颌面部疾病:颌骨骨髓炎、肿瘤等。,牙列缺损的影响,咀嚼功能 发音功能 颞下颌关节 面容改变 邻近组织的影响,无“齿”之徒或一望无“牙”,牙列缺损的影响,咀嚼功能减退: 个别后牙缺失: 两侧牙倾斜,对颌牙伸长, 造成合障碍。 多数后牙缺失: 咀嚼功能明显减退, 消化不良,影响健康。,牙列缺损的影响,牙周组织的损害: 触点破坏,食物嵌塞,牙龈炎。 牙移位造成合创伤,咬合不平衡。 余留牙负担过重,牙周受损,牙槽骨吸收。,牙列缺损的影响,发音功能的影响: (主要是前牙

6、缺失) 齿音、唇齿音、舌齿音 发音不准 如:W、F、C、SH 等音。,牙列缺损的影响,面容的影响: 唇颊软组织内陷,破坏面容协调。 合垂直距离变短,面容苍老。,牙列缺损的影响,颞颌关节的影响: 颞颌关节功能失调:伸长牙妨碍下颌的前后、 左右运动。 颞 颌 关 节 损 害:后牙缺失,下颌前伸咬合所致。 咀嚼肌张力不平衡:单侧咀嚼引起。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后牙全部缺失,咀嚼肌长期处于 紧张状态。,可摘局部义齿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常规的活动义齿,可摘局部义齿,常规的活动义齿,可摘局部义齿,常规的活动义齿,可摘局部义齿,常规的活动义齿,附着体义齿,圆锥型套筒冠义齿

7、 (Telescope Denture),磁性固位义齿 (Magnetic Attachment),磁性固位义齿,覆盖义齿(Overdenture),反 颌,覆盖义齿,悬锁卡环RPD (Swing Lock Clasp RPD ),全口义齿 (Complete Denture),全口义齿,固定义齿 (Fixed Partial Denture),特点:体积小,舒适, 美观,不取戴。 适用:缺牙少,基牙条件好。 缺点:磨牙多,制作工艺复杂。 受限于:年龄; 牙列缺损的范围; 支持组织的缺失量等。,固定义齿,54 245 缺失 金属烤瓷冠,固定义齿,2 缺失 金属烤瓷冠,固定义齿,全 瓷 冠,嵌体

8、和冠(Inlay and Crown),全瓷冠和全瓷嵌体,冠,全瓷冠,金属全冠,颌面缺损修复 (Maxillofacial Prosthetics),颌面缺损修复 (中空托牙),牙列缺损的修复时间,一般拔牙后一个月后修复; 3个月后是修复义齿的最佳时间; 因工作时间关系,修复时间可提前, 可用即刻义齿修复。,可 摘 局 部 义 齿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概 述,概 念: 利用口内余留的天然牙、粘膜、牙槽骨作支持,借助义齿的固位体和基托获得固位和稳定,用以修复缺损的牙列及相邻的软硬组织,并能维护口腔组织健康、美观、舒适,患者能自行取戴的一种修复体。,可摘局部义齿

9、的优点: 可以自行取戴; 容易清洁、修补; 适用于多个牙缺损; 设计灵活; 对基牙要求不高,磨除牙体组织少; 制作简便,费用较低; 适用范围广,禁忌症少。,概 述,可摘局部义齿的优点 应用广泛: 各年龄段; 各种牙列缺损; 即刻义齿; 牙周病的牙周夹板; 修复缺牙同时需升高垂直距离者; 缺牙伴颌骨、牙槽骨和软组织缺损者。,概 述,概 述,可摘局部义齿的缺点: 体积大; 卡环对美观有一定的影响; 继发龋。,修复的非适应证:,第三磨牙缺失; 缺失间隙太小(近远中或合龈向),义齿强度不够; 基牙过短、过小等,使义齿固位不佳; 患者有严重的全身疾病,如癫痫、精神病等; 口内有未治愈的粘膜病、牙周病或肿

10、瘤等; 对RPD 的材料过敏。,可摘局部义齿的种类,按义齿的制作方法和材料分类,塑料基托式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按义齿的制作方法和材料分类,按义齿的支持形式分类,牙支持式义齿(Tooth support),按义齿的支持形式分类,粘膜支持式义齿(Mucosa support),粘膜、基牙共同支持式义齿或混合支持式义齿 (Tooth and mucosa support),按义齿的支持形式分类,粘膜支持式义齿的缺点,基托下沉,粘膜压痛,牙槽骨吸收,人工牙与对颌牙逐渐去接触,咀嚼不得力,不能嚼食物,使用一段时间后:衬垫,粘膜支持式义齿的缺点,义齿无卡环支持、固位和卡抱作用,义齿在功能时可产生轴向和侧向移位。,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人工牙:塑胶牙、瓷牙、金属合面 基 托:塑胶、金属、塑胶+金属 连接体:常用铸造 固位体:弯制、铸造,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固位体,合支托,连接体,人工牙,基托,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